分享

陈勤:24岁读博士,在美陷困境,38岁一跃而下

 昵称27492377 2021-12-14

2019年,一位成年男子在美国知名巨头的“脸书”总部跳楼自杀,当场死亡。

消息一出,“脸书”企业瞬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媒体报道,这位跳楼的中国员工名为陈勤,是来自中国浙江大学的一名学霸,生前为“脸书”公司的一名员工。

陈勤自小就是“别人家的小孩”,他从小就十分懂事,后来高考结束后被浙江大学顺利录取。

本科毕业之后,陈勤又来到了美国南加州大学继续深造。

24岁那年,陈勤拿到了硕士的毕业证,之后便来到了“脸书”工作。

看起来如此顺风顺水的背后,陈勤在美国究竟是陷入了什么困境,才让年仅38岁的他如此毅然决然地从高楼上一跃而下?

文章图片1

学霸陈勤

陈勤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能给予的物质条件虽然不多,但自小对他的教育非常严格。

陈勤见父母工作辛苦,从小到大也几乎没怎么让父母操心过。

学业方面,陈勤一直都是妥妥的一枚“学霸”,每次学习考试都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别的小孩在玩耍的时候,陈勤都能自己抱着一本书在角落里静静地看一下午。

读书期间,陈勤一路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当地的重点中学。

寒窗苦读十几年,高考冲刺那年,顺利考进了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国内的一流名校,虽不如清华、北大那般声名在外,但院校的师资实力也实在不容小觑。

在当时那个年代,国内的大学生还是非常难得的人才,而陈勤能够考入浙江大学,足可预见其前途定然无可限量。

在浙江大学求学期间,陈勤高超的领导者天赋也在此时逐渐展现出来。

在他的领导下,陈勤在浙江大学创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数学协会,这个协会的人数曾一度达到了六百人以上,这足可见陈勤个人组织能力的出色之处。

文章图片2

随着春去秋来,陈勤拿到了浙江大学的本科毕业证。

除此之外,陈勤还获得了前往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计算机系的博士研究生名额,还获得了这所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是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也是美国西海岸最古老的顶尖私立大学。

对于陈勤而言,这不但代表着无上的荣誉,更预示着他那光明的未来。

然而,陈勤得到的那笔奖学金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昂贵的学费面前,也只是杯水车薪。

为了实现陈勤留学深造的梦想,陈勤的父母可谓是掏光了家底,不但房子卖了,地也卖了,还向银行和亲戚们借了大笔的费用,这才东拼西凑地凑够了他出国的钱。

计算机是当时的热门专业,陈勤对此也称得上“热爱”两字。

上大学期间,陈勤除了读书之外,还会特地腾出些时间去外面做些兼职。

也正是因为兼职的原因,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那年,“脸书”向陈勤抛来了橄榄枝。

入职“脸书”,“天价”薪酬

如果说,当年陈勤的父母砸锅卖铁让他去美国留学是背水一战,那么当陈勤收到“脸书”公司入职通知书的那一刻,证明这一家人先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在陈勤看来,出国留学只是人生的一个开始,他还想在美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等在美国站稳脚跟之后,便能将自己的父母接过来一起享福了。

当时国内的计算机行业才刚刚起步,而美国的计算机行业却发展势头迅猛,“脸书”在行业内亦是如日中天,陈勤自然是非常愿意接受“脸书”企业的邀请的。

陈勤如愿进入了“脸书”工作,对方还给他开出了高达154万的年薪。

在当时的计算机行业,陈勤的这个薪水只能算是“中上等”的程度,比陈勤薪水更高的人也不在少数。

然而这个数字在久经贫寒的陈勤看来,已经算是“天价”的薪酬了,这在他眼里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此时年薪百万的陈勤,称得上一句“年轻有为”,收入对比以前也呈爆发式增长,羡煞旁人。

“天价薪酬”改善了陈勤的物质条件,他一下子便直接在美国加州按揭购入了两套房产,还换了一部新的小汽车。

但实际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陈勤得到如此丰厚的利益报酬,是他背后用无数个加班的日夜换回来的。

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更新换代极快,“脸书”公司作为美国互联网的领军企业,对内部员工亦是要求极高,稍有松懈,便随时面临着企业的淘汰。

陈勤在“脸书”工作兢兢业业的同时,还把父母也接到了美国一起生活。

陈勤在美国的签证一直都是“工作签证”,所以他下一步努力的目标,便是希望能拿到美国的“绿卡”保障。

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陈勤拿到“绿卡”也是迟早的事情。

然而看似功成名就的背后,陈勤身后却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陈勤刚入职“脸书”的时候,就同时肩负着一个小团队的运营和管理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陈勤一个人承担着双倍的压力。

陈勤保持自身的优秀本就付出了比别人多倍的努力,而因为他入职的是美国公司的原因,在人情世故中,陈勤更是感到了诸多不顺意的地方。

由于中美文化差异的不同,陈勤管理美国员工的时候觉得十分困难。

再比如说,陈勤一个计算机专业的人,在“脸书”企业却被分到了广告组,这件事让他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极为不舒服。

陈勤曾向上级领导提出过申请调组的事情,当时公司给他的回应是,“你先努力把手头上的项目做好了,然后再来考虑你调组的事情。”

文章图片3

在美陷困境,38岁一跃而下

当时陈勤手上接手的好几个项目都快到了烂尾阶段,但为了确保自己的工作能够圆满完成,陈勤还是努力将这些项目都挽救了回来。

在同事眼里,陈勤是个“业务能力非常厉害的人。”

然后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却即将面临着公司的淘汰。

据“脸书”公司的员工介绍,公司有一套“末位淘汰制度”,这便意味着不管公司内部的员工也多么优秀,也会有部分处在“末位”的员工面临着公司的淘汰。

这种制度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吸收更多“年轻的血液”,以保证公司的高效运营。

“脸书”每年都有大量员工因为不适应公司的高强度工作,而最终被踢出局。

一旦公司某个人的名字被划进这个名单里,便意味着即将被公司淘汰,或者会被开除。

如果陈勤不努力工作的话,那他也随时随地都会面临着被解雇的风险。

曾经在“脸书”公司里风光一时的陈勤也没想到,自己的名字也有上了“黑榜单”的一天。

每天巨大的工作量和无休止的熬夜使得陈勤心力交瘁,特别是在公司苦苦地熬了几年过来,他的精神状态也比刚进公司时那意气风发的时候差了很多,因此后面手里的几个项目都做得不太顺利。

没多久,在一次部门会议上,因为陈勤的季度考核不合格,他的上级领导还当着众多同事的面狠狠点名批评了他。

至此,公司不但以考核的成绩为理由公开批评了陈勤,并且还在没有事先和陈勤沟通的情况下,上级领导直接当众宣布将陈勤调离他目前所在的核心工作组。

这一意外来得太过突然,以至于陈勤一时间都难以接受这个消息。

陈勤在“脸书”已经工作了多个年头,不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努力程度,陈勤各个方面皆表现优异,足以进入公司的管理层面,进而实现愿望,拿到美国“绿卡”。

可结果看来,陈勤却是事与愿违了。

公司如今非但没有提拔陈勤的职位,反而将他从核心工作圈里踢了出去。

在“脸书”,一旦某个人从核心工作组被调出来了,这便意味着这个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受到了公司的质疑。

再过不久,这个人就将被公司边缘化,然后上公司的“淘汰名单”,最后就是被开除的命运,几乎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那段时间,陈勤每日惶惶度日。

如果陈勤真的被开除了,那他失去这份工作,便意味着他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

他背后还背负着巨额的房贷和车贷压力。

那段时间,陈勤似乎还有意无意地听到公司的流言:公司认为给陈勤的薪水太高了,现在想要放弃他。

再者,陈勤一直都没有拿到美国的“绿卡”。

“工作签证”的时间一旦到期,那么陈勤在美国的“合法身份”也将变得岌岌可危。

如果陈勤真的被“脸书”公司开除了,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他必须在两个月之内重新找到一份新的工作,否则就将被遣出境。

而陈勤的家人之所以能在美国停留,靠的也正是陈勤的这层工作关系,因此陈勤背后的压力可想而知。

即便现在离开“脸书”,陈勤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份像现在这样高薪的职位。

另一方面来讲,也确实是陈勤如今的事业高度达到了一个瓶颈期,很难再实现一个新的突破。

文章图片4

从小到大都一直保持优秀的陈勤,他无法想象如果自己现在拖着父母回中国去,这样狼狈的样子该是别人眼里多大的笑话。

对于公司这样的安排,陈勤曾多次找上级领导沟通过,但领导却始终没给陈勤一个合理的回复。

领导还告诉他,“制度就是制度,不管你进来的时候有多么优秀,你工作做不好,也一样会被淘汰的,规矩就是这么残酷,不讲任何的人情味。”

在陈勤看来,自己为公司卖命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最后却落得这样一个不尽人意的结果。

如果陈勤离开美国,这不但意味着他人生的失败,他还要处理好在美国按揭购买的那两套房产的问题,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尽管倾尽全力,陈勤也没能挡住命运的无情的车轮。

他曾是一家人的骄傲,也是公司同事赞扬的对象,他实在无法忍受自己以这样的方式结局。

陈勤的体面,就这样毫无预兆地坍塌了。

38岁,人到中年的陈勤突然对生活迷茫了,也对公司彻底失望了。

从领导办公室出门之后,陈勤深觉自己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压力,于是一口气跑上了公司总部的楼顶一跃而下,就此结束了他年仅38岁的生命。

曾经带给陈勤荣耀的“脸书”公司,最终也成了葬送他生命的刽子手。

文章图片5

陈勤自杀后:华人组织声援和抗议

陈勤自杀的事情很快便四处闹得沸沸扬扬,过没几日,大批的华人聚集在“脸书”公司的总部门口表示抗议,要求公司公布关于陈勤自杀的事实真相,“脸书”也应重新审视自己公司企业的文化,同时对陈勤的跳楼事件进行公开调查。

文章图片6

经过美国警方的调查之后,很快便将陈勤跳楼事件定义为“自杀案件”,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

此外,“脸书”公司也对外证实了陈勤跳楼的消息:

“很遗憾,我们得知公司里有一位员工在位于门洛帕克的总部去世了。

公司正在与各方面积极合作,会配合警方的一切调查,并为员工提供所需要的帮助。

在通知其家人时,我们没有任何可告知对方的信息。

希望我们从相关部门了解更多的信息后,再向大家提供更多最新的消息。”

根据陈勤家人的说法,陈勤在“脸书”公司的工作强度非常高,最近半年的时候也是经常在忙项目,加班加到一两点都是常态,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公司里,有时候回家不到半天又被叫回去加班了。

在硅谷,因工作压力或裁员而跳楼的员工大有人在。

据美国媒体报导,因不满“脸书”公司如此敷衍与公式化的回应,有将近200名左右的华人聚集在“脸书”总部门口,为陈勤“伸张正义”。

有些志愿者手上的横幅写着几个大字:中国人的命也是命。

其中有一位组织抗议的志愿者说:“'脸书’公司有责任告诉我们事实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陈勤是否真的如他的同事所说的那样遭受了职场霸凌?我们需要一个真相!”

在这些志愿者当中,还有一些是和陈勤生前熟识多年的好友,他们至今都不太愿意接受陈勤离世的消息。

“陈勤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不是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他绝对不会就那样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

志愿者们表示,这场抗议活动的诉求,一是为了给工程师们改善工作环境,再来就是为了帮陈勤的家人争取更多物质上的帮助。

此外,有华人指责“脸书”公司控制了媒体和舆论导向,且有意封锁关于陈勤自杀事件的消息。

“在陈勤跳楼事件发生后近一周的时间里,美国当地几乎没有媒体报道这件事情。在'脸书’的官网上也几乎找不到任何与该事件有关的文字。”

甚至有一位与陈勤同在“脸书”公司工作的员工尹伊,也因为参与了抗议活动而被公司开除。

尹伊在网络上的个人账号里写着,“在参加抗议、以个人名义接受采访和要求公司公布真相之后,目前已被公司正式开除,恢复了自由身。”

随着时间流逝,陈勤自杀的事件已逐渐湮灭在尘埃里。

陈勤死了,只徒留他的父母还在这世上活着。

而另一边,“脸书”公司因为如此极端的管理方式,也逐渐将自己一步步从“顶流”的地位圈拉了下来。

除了陈勤跳楼的事件之外,“脸书”公司接二连三地还发生了不少丑闻,而“脸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对这些丑闻的处理方式却是令人大跌眼镜。

扎克伯格曾对外宣称,“要辞退那些对外泄露公司秘密的员工。”

这对一向以公平和公开自称的公司来说,无疑是个出尔反尔的做法。

为了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今年十月份,扎克伯格又在媒体会上宣布,将公司名称从“Facebook”改名为“Meta”。

有网友笑称,“'脸书’公司如今也只能搞些这样的动作来吸引眼球了。”

对此,扎克伯格解释,“我们是一家连接技术的公司,改名是为了反应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未来将建立什么。”

而就在“脸书”公司改名的这一年,据媒体统计,该公司今年还历经了一场高管离职大潮,至今为止已经先后有18位高管离开“脸书”。

如今“脸书”公司虽拥有数万名员工,但因为接二连三的丑闻和严格的公众监督,再加上本就竞争激烈的科技市场,诸如此类种种因素,都给“脸书”公司的人员管理和招聘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文章图片7

官方参考文献:《世界财富网:脸书员工总部跳楼 陈勤自杀原因曝光令人愤怒》《杭州城事:华人学霸为何从脸书总部跳楼?前同事讲述:工作8年没拿到绿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