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个错误服药方法,你可能正在用!

 尕蛋亲 2021-12-14

选对药很重要,而为了更好地发挥药品的作用,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同样重要。下文总结四个比较常见的错误的服药方法。

图片

01

图片

把含片当成咀嚼片或普通片

一般做成含片的药物多用于治疗口腔疾病及咽部疾病。含片可大致分为西药类与中药类。西药类含片内主要含有抗菌药、碘等物质,杀菌力强,对口腔黏膜刺激性大,不宜长期服用。

含片在口腔内缓慢溶解,对口腔及咽部能产生持久的药效,用于局部消炎、消毒等。

缓慢溶解,是含片区别于其他剂型的关键。

如果把含片和普通片一样直接口服,局部的消炎、消毒作用大概率是发挥不出来了或功效大打折扣。

含片和糖的口感差不多,有人不等含片缓慢溶解,三两下嚼碎直接吞下去了。缺点有两个:第一,费牙;第二,会有局部的刺激感(口腔及咽喉处会有刺激感)。

正解:含片并不是口服药也不是咀嚼片,如果直接当成口服药吞下或是将其咀嚼服用,势必会失去其局部持久产生药效的意义,不利于病情的缓解。

02

图片

糖浆剂口对口服用

糖浆,虽然味苦,但微甜呀!就有些心大的顾客,把糖浆当成饮料来喝,买一瓶枇杷膏,刚付了钱,拧开仰头就是一大口。

“师傅,糖浆也是药呀,你得按照剂量来,这么喝可不行”

“不碍事儿,我一直这么喝,喉咙干润润喉”

属于药品就得有用法用量,不按照说明书用量来服用,就是对生命的轻视,虽然一瓶糖浆不会要命,但这是态度问题。

另外,糖浆喝一顿万一咳嗽好了,剩下的糖浆只能拧紧瓶盖放在一边,等下次咳嗽再喝。本来开封的糖浆,可能保存个十天半个月没问题。可因为是口对口喝的,所以余下的糖浆已经被污染了,被污染后的糖浆,很容易细菌滋生,不利于保存。

糖浆口对口喝有两个缺点:第一,把握不准剂量。第二,余下的糖浆不利于保存。

正解:糖浆瓶一般都有刻度,按照用量倒在勺子里或其他容器中服用。没刻度的糖浆瓶,倒入有剂量的器皿中,确定剂量后再服用。

03

图片

混悬剂使用前没有摇一摇

喝有果肉的饮料时,瓶身会提醒“喝前摇一摇,口感更佳”。果肉都沉淀在底部,摇一摇更均匀,保证每一口都能吃到果肉。

混悬液的药品和果肉饮料类似,有效成分相当于果肉,长时间静止大部分都沉淀在瓶底,只有一小部分悬在中上层。

混悬液在使用前摇一摇,不是为了口感更佳,而是让上下层的有效成分变均匀,不然上层有效成分少,下层又特别多,易导致用量不准确。

正解:混悬液型药剂中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非均相液体制剂。药物微粒可能出现沉降或絮凝,经振摇恢复均匀后方可使用。

04

图片

肠溶制剂,缓、控释制剂掰开服用

肠溶制剂是在片剂或胶囊剂表面包裹一层肠溶外衣,使药物在胃液中不崩解,而在肠液中能够崩解和吸收的一种剂型。

将药物制成肠溶片是为了满足药物性质及治疗的需要。有些药物在胃液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有的药物只有在肠道中才能够更好地吸收。

服用时不可将药片掰开、嚼碎或研成粉末服用,应整片吞服。

但是,紧急情况下,比如患者突发急性心梗时,阿司匹林肠溶片一定要掰开或嚼碎服用,最短时间发挥药效。

缓、控释制剂,是为了让药物缓慢释放,这个缓慢释放的过程会让你的血药浓度保持在有效剂量之上,中毒剂量之下。不同于缓释片的是,控释片会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

一般情况下,缓、控释片都需要整片吞服,不能掰开,嚼碎或碾碎,会破坏片剂内部结构,导致药物大量释放,增加毒副作用。

但是,有些有特殊说明可以掰开的药物,在需要调整剂量时,或特殊情况时,我们是可以沿着标注的刻痕掰开服用的。

注意:可以掰开,但不代表可以咀嚼或压碎。

正解:虽然肠溶制剂和缓、控释制剂,一般情况都是整个吞服,不可掰开。但不能只知道一般情况,更要了解特殊情况。有些肠溶制剂在紧急情况为了快速溶出,必须掰开或压碎。服用缓、控释制剂之前,要认真查看说明书,再确定是否可以掰服。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