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灵川文物古迹

 探秘桂北 2021-12-14

   “八办”路莫村军需物资转运站 

       1963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又名“八办”招待所。地址灵川县路莫村(今定江乡路西村)。是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 秘密办事机构。1938年11月建立。龙王庙等旧址于1990年由上级拨款进行维修。


   海阳山 

       位于海洋圩东北1里。有宋代壁刻“湘漓二水之源”、“海阳山灵泽庙之记” 等4面,清代壁刻1面,民国璧刻3面,灵川县人民政府壁刻1面;昔有范成大奏请宋孝宗诏赐 御书之“灵泽庙”庙额(已佚)以及明代徐霞客投宿之海龙庵遗址。1983年灵川县人民政府发 文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岩

        位于青狮潭乡岩背村。相传为唐龙朔年间岩溶局部袭夺形成,长200米,宽60米。岩内有宋刻、明刻、清刻多面,字迹多漶漫难辨。宋周去非在其著《岭外代答》中列“灵岩” 条,极赞此岩之胜,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读书岩位于海洋乡岩口村,有宋刻、清刻多块。相传宋高宗建炎(1127)年间有士人曾在 此读书。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桥 

        位于大圩镇东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之后多次重修,为典型的 明式石拱桥。桥拱高8米,拱跨16米,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门 

      位于三街镇。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明正德年间(1506)修建5座石拱城门, 即东胜门、西化门、拱北门、镇南门、小南门。今存北门(拱北门) 、东门(东胜门) 、南门 (镇南门)。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下窑村陶瓷器窑址位于灵川镇属上、下窑村。始于宋代,解放初期停业。两窑皆为 龙窑,呈长形梯状,坡度约30°,窑长42米,宽2米。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莲祠 

      位于九屋乡江头洲村。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是典型的清末祠居,为五进建 筑,今存二、三、四进。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家会议旧址 

      位于灵川镇吴家村。为吴腾芳家宅,属砖木结构平房。1947年6月下旬, 中共广西省工委桂北特派员和中共桂林市工委负责人在此召开了桂北武装起义工作会议。次 月中旬,又召开了第二次会议。两次会议对桂北武装起义的有关事宜作出决定和部署。是县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它胜迹有:新岩古人类活动洞穴 位于定江乡聚田村后。目前洞 内发现古人类活动的遗物有磨制石斧、青铜兵器铸模、铁制残片、印纹陶、宋碗、炭木等。
     三街古驿道 

          位于三街镇留田村北约100余米处,中心路面宽约1米,用黄糖砖镶砌;两 边各加附道30至40厘米,用河卵石的侧面进行编排挤压铺砌;此古驿道往北穿过甘奢铺、上 花坪、凉风桥、溶流上村、小溶江等村庄,迄至河口,全长3370余米。据考,黄糖砖一般乃 唐代烧制。其砖体窄小,状如黄糖片,故俗称黄糖砖。
   金山院遗址

     位于潭下镇金峰山上。据民国22年《广西各县概况》载:“金山院,建于 元朝”。原为四进建筑,内设金刚殿、罗汉殿、三宝殿、寿佛殿、观音殿、武圣官等。毁于 “文革”期间。今存建筑遗址、历代碑刻、推米石、龟缸等。
   岑孝子坊 

      位于定江乡源头村长蛇岭山腰。1902年,清光绪皇帝为旌表两广总督岑春煊 之子岑德固孝行而立。该坊为四柱三门,坊刻岑德固生平、皇上谕等。两侧各列石人石马10 尊,怪兽2尊。距牌坊200米处,有岑德固及其母墓葬各1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