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美好,但无人可完全占有。 因为人有自身的局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要正确地评估。 当找到自己的路时, 对于外面的诱惑,保持适度的钝感,减少关注度。 精力和时间宝贵,专注一件事。 钝感敏觉是生命的本能。 缺乏警觉性的生物,早就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淘汰了,遗留下来基因深处都预警的信息。 万事相辅相成。 保留有好的一面,也要相应承受不好的一面。 太敏感了,精力难以支撑。 会很累。 很多时候,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还是精疲力尽,就在于此。 不同于体力的消耗,精力的消耗能量更迅猛,更需要长时间的修养来调节。 要保持一定的钝感。 不让自己分心,踏踏实实的工作,安安心心的生活。 人是需要希望的。 每一分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每一分的汗水,都有回报;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选择太多,会让人没有办法专心。 不能用压倒性的时间投入,很多事情,只是泛泛执行,进步就无从谈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 不要试图弥补所有的不足,而是要适应在困难和曲折中前行。 有点不舒适, 有点诱惑, 有点开小差, 都是正常的,稍微迟钝一些,不要去消耗稀缺的精力资源。 时间人们通常认为聚集,就是集中力量。 其实这不够。 应该找一个可行性强的路径,切入进去,还需要拒绝无数的好想法。 想法太多,会令人摸不着头脑,哪一个都不想放弃。 多即是少。 因为抓得太紧,太重,会流失,会掉落,把握不住。 无论是做事,还是与人相处,都是如此。 关键是什么? 时间。 所有的事情,最终可以转化成时间,有效时间的分配尤为重要。 一天 24 小时, 除去 8 小时睡觉, 剩下 16 小时可以精力充沛的活动时间,很少超过 8 小时, 绝大多数不超过 6 小时。 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上班摸鱼,学习开小差,都是不可控的,就是没有能量支撑了。 一鼓作气。 一股精气神,消耗完,立马懈怠下来。 感知到身体的能量流动,有效的分配才开始准确。 不必太过苛刻。 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才会更珍惜宝贵的时间,更集中精力,积极地行动。 面对选择,不好判断, 一切都可以用时间来考量,基本不会有问题。 选择时间相对消耗低的。 优化“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这个定律,只存在于几何学的理想场景中。 真实的世界,最短距离,很少是直线;有山有河,绕个路才是最快的路径。 社会的规律往往也是如此。 在曲折中前行。 即使前面有灯塔,还是要摸着石头过河。 细微的不同,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景下会无限放大差别,只能自己摸索着往前走。 学习也好,读书也罢, 或者是有师父手把手地教,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说起来总是容易的。 开始的时刻,总是艰难的,后面会越来越难,看着一样,细微的差别,只有深入进去才能略有体会。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不是不想多前进,而是在进三步退两步,退的两步,就是犯的错。 弯路也是前行的一部分。 只有走过弯路,才知道是弯路,才能不断调整,找到正确的路。 过程中的优化。 把一件事情做好,要在执行中完善,微微调整,触碰到适合的地方。 人生路,该认输得认输,该花冤枉钱的花冤枉钱。 都是成长的一部分。 多读书、多思考、多琢磨琢磨,才能找到更优的路。 今天是持续写作的第 235/300 天。 |
|
来自: sunflowerw386w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