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埃及,中东就不会发生战争,五次中东战争埃及做了什么?

 翠竹明月 2021-12-15

中东战争是自二战结束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战争。战争的起因并没有很麻烦,仅仅是因为以色列人要在中东地区获得生存的土地。

二战之前,移居在欧洲的犹太人,遭受到了反犹主义的迫害,很多人决定回到2000多年前祖先居住的地方,即在犹太教中上帝'应许之地'巴勒斯坦地区。

二战之后,因为纳粹的残酷迫害,更多的犹太人来到巴勒斯坦地区,他们想要结束犹太人的漂泊生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民族的国家。

而在犹太人还在世界各地漂泊之时,阿拉伯人已经成为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主人,所以犹太人的建国要求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反对。

就在两个民族发生冲突时,英国人点燃了两族的怒火。巴勒斯坦地区在二战之前就被英国发展为殖民地,在英国人的统治下,这里的阿拉伯人并没有建立国家。

后来在二战中,英国人为了获得犹太人的支持,承诺在战争结束后,允许犹太人在这个地区建立自己的国家。于是在二战结束后,犹太人便迫不及待的开始建立自己的国家。

1948年,准备充足的犹太人宣布成立以色列。在以色列正式建国的第二天,中东的阿拉伯国家为了巴勒斯坦地区生活的阿拉伯人,便纠集军队发动了对以色列的战争,这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

后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又陆续爆发了4次战争。在几次战争后,一名埃及人说出了这样的话'没有埃及,中东就不会发生战争'。埃及并非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为何埃及人这么说?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埃及人为何将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归结于埃及。

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正式建立以色列国家。在正式建国的第二天凌晨,中东的阿拉伯国家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沙特、埃及等纠集4万军队从三个方面向新建立的以色列进攻。

刚建国的以色列并没有多少军队来抵挡阿拉伯国家的进攻,他们东拼西凑,才拿出3万人的军队来防守,然而匆忙凑出来的军队并不能抵挡阿拉伯军队的进攻,很快就被阿拉伯人打到了耶路撒冷。

在亡国之危的面前,以色列决定发动国内民众,全民皆兵,并发动所有运输车将预备兵员输送到前线。

另一方面,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救援。他们寻求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帮助,成功让联合国介入了战争,得到了几个星期的停战时间。

在这些时间里,以色列一方面不断增兵前线,一方面联系全世界的犹太人。很快参加过二战的诸多犹太人纷纷来到以色列拿上武器,到达前线。

几个月后以色列的军队人数增至10万人,成功抵御住了阿拉伯国家的进攻,甚至在埃及方面以色列还发起反攻,成功占领其阵地。

1949年2月至7月之间,打了败仗的埃及、约旦、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纷纷与以色列签订停战协议。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联合军之所以吃了败仗就是因为,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领导。

埃及在第一次战争中,仅仅选择从埃及方面配合其他阿拉伯国家向以色列进攻。而在以色列进行反攻并取得优势后,埃及便选择了谈判。

此时的埃及虽然名义上是一个独立国家(埃及在1922年经过英国承认获得了独立),但实际上却处在英国的控制下。

埃及的统治者在1936年曾与英国人签订了《英埃二十年同盟条约》,根据此条约,英国可以在苏伊士运河驻扎陆军和空军,并由英国军事代表团负责训练埃及军队。掌握苏伊士运河的英国人相当于掌握了埃及。

苏伊士运河是连通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通道,也是东西方最快和最直接的交通要道,谁掌握了它,就相当于掌握了东西方的贸易。

同时,苏伊士运河也是埃及与其他主要阿拉伯国家联系的通道。英国人为了能够彻底掌握苏伊士运河,于是诱使当时的埃及统治者法鲁克王朝与其签订了二十年同盟条约。

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之所以出力不多,更多的是因为英国的干预。

在第一次战争结束后,埃及的民族主义者迅速崛起,他们要求英军撤出埃及,政府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1951年,经过埃及民族主义者的努力,埃及议会通过决议,废除1936年英埃条约。然而英国人并没有将军队撤走,这彻底点燃了埃及人的民族情绪。

1952年在纳赛尔的领导下,埃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革命,一举推翻了腐朽的法鲁克王朝统治,建立了埃及共和国。

共和国建立后,埃及最要紧的就是督促英国撤军以及归还苏伊士运河的主权。于是在纳赛尔的默许下,埃及人不断对驻守苏伊士运河的英军发动小规模袭击,导致英军损失惨重。

1954年,英国被迫与埃及签订了《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此协定规定英国军队须在20个月内彻底从埃及撤离。然而在签署了协定后,英国并没有放弃对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权。

1956年,在英国军队撤走的一个月后,纳赛尔突然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这一声明,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强烈不满,尤其是英国。

长期以来,苏伊士运河在英国管理之下,已经成为波斯湾石油运往欧洲的主要通道,英国借此不仅可以收取过路费,还能够最大程度上获取国家所需的石油资源。

在纳赛尔宣布消息的当天晚上,英国首相就立即联系苏伊士运河的另一个管理者法国,商讨对策。最后他们达成协议,要不惜一切代价,即使发动战争也要保住对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权。

实际上在发动战争之前,英法也想过,通过经济制裁让纳赛尔屈服。他们说服美国等西方国家,撤走对埃及的援助资金,并裁撤大量运河领航员,让苏伊士运河无法正常运行。

然而,纳赛尔仅凭借40名埃及海员和11名希腊海员的支持,就重新使苏伊士运河恢复了正常运行。

在经济制裁失败后,英法决定发动战争。但是两国在二战后,并没有多少军事力量来参与这场战争。于是他们找到了美国和以色列。

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为了获得即将到来的大选,同时为了避免与苏联的直接军事冲突,拒绝了英法的邀请。与阿拉伯有仇怨的以色列倒是非常干脆地同意了英法的邀请。

1956年10月,以色列军队在法国空军的掩护下,首先向埃及的西奈半岛驻军发起了进攻。

随后英法向埃及发出最后通牒,在被拒绝后,开始以空军为主突袭埃及的重要港口、工业基地以及在西奈半岛上作战的埃及军队。

战争持续到了11月,埃及军队仍在顽强抵抗。英法联军在取得优势后,开始登陆作战,向埃及的塞得港发起了进攻。

与此同时,在国际社会上,诸多国家对于英法以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很多国家认为这是殖民主义的复生。

苏联在解决了匈牙利事情后,对英法以发出声明,如果还不停止对埃及的进攻,苏联将对英法实施核打击。此时,就连同为资本主义阵营的美国也督促英法尽快撤军。

在世界各国和联合国的压力下,英法以与埃及达成协议,英法撤军,并将苏伊士运河管理权交还埃及,埃及放开对以色列在蒂朗海峡的封锁。

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埃及没有受到其他阿拉伯国家的直接援助。埃及用全部国力来直接面对英法以三国,虽然最后输掉了战争,但在政治上赢得了完全的胜利。

战争过后,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到达顶点,很多阿拉伯国家开始以埃及为领导来对抗以色列。纳赛尔也开始以阿拉伯世界的领袖身份自居。

1967年,在以色列与约旦不断发生冲突时,纳赛尔宣布接管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联合国管控地区,并对以色列进行海上封锁,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此后阿拉伯国家在纳赛尔的领导下,又主动挑起了对以色列的第四次战争。此时的埃及已经成为了战争的发动者。

然而,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失败后,纳赛尔心力交瘁,郁郁而终。他死后,新继任的埃及总统选择与以色列和解,并签订和平条约。

曾作为阿拉伯世界的领导者的埃及率先与以色列和解,使得很多国家看到了解决中东冲突的希望。然而在埃及同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的几年后,中东第五次战争打响。

在中东战争中,有4次与埃及息息相关,尤其是第四次中东战争,是由埃及主动挑起的。然而即使如此也不能将战争的全部责任推在埃及身上,虽然埃及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就开始扮演着阿拉伯国家的领导者的角色。

中东战争之所以能够打响五次,且在如今仍一直爆发小规模冲突,这主要是因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存在在宗教文化、生活习俗和政治制度中,而这些又是很难短时间去调和的。

所以中东的短暂和平是来之不易的,埃及能够突破阿拉伯人的界限率先与以色列和解,也是开了一个好头的。

所以那位说出'没有埃及,中东地区就不会发生战争'的人,下一句话就是:'没有埃及中东地区也不会得到和平',这是十分正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