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云瑶、吕欣泽的作文

 新用户76101Ls1 2021-12-15

新时代需要格物致知精神

王云瑶

格物致知作为古人修身之第一要义,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新世界,仍需实现其创新式转向以服务当下。新时代需要青年发挥格物致知精神。

万事万物都有其固有的本质规律,所谓“天地一气,万物自生”,天地万物看似复杂多样,其实均为一体。若想认识这客观不变的“道”,“格物”无疑是钥匙,通过接触事物,推究事物原理,即可由现象及本质,实现由物到知的转化。

固然时移世异,当今时代的万事万物仍有其“知”,只是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要保存纯粹求知之正心何其困难。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前者带来金钱至上的浮躁风气,后者则导致信息的爆炸性轰炸,真理与谣言并存。置身当下,若不能“正心穷理”“格物致知”,怎能不为物欲蒙蔽双目,误信现象为本质,错把谬误当真理。不能由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格物致知以把握事物本质规律,就大可能以巫术为正道,修炼气功,步放血疗法之后尘,量子速读,使愚昧无知重现今日。可见新时代仍需格物致知的求索、求真、求是精神。

那么,我们该如何“格物致知”呢?

首先,要坚定立志,把“致知”作为终极目的。古人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足可见纯粹坚定的心性对修身功夫的重要意义。“存天理去人欲”,若不能立志笃信,人心被物欲蒙蔽,也就无从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途径在“格”,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方面,对他人的言论不能轻信,另一方面,对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加以推究,括而言之,无论传统的已有的“定论”,或是产生于自身的观念,皆可提出质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通过实践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精髓在“致”,要把握本质规律,警惕守株待兔之困境。信息的多元化往往使现象世界更加复杂,而潜藏在重重现象背后的本质则难以探究,若错把表象当本质,非但致不及“真知”,反倒自误误人。

时代在前进,困难在所难免,但只有发挥格物致知精神,实事求是把握规律,必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引领时代而行。

警惕名实分离

王云瑶

“第一名实至名归。”茶余饭后的闲谈中,名实相副总能成就段段佳话,与此同时,也不乏诸如“德不配位”一类因名实分离而产生的谩骂与质疑。很多时候,名实并非紧密结合,那么,名与实的关系是怎样的?名与实又究竟为什么会分离?

名与实,表与里,本质上,后者是个人自身具备的能力,前者是外界达成相对一致的观点,换言之,后者常常受旁观者立场或视角的左右,前者则不然。当外界出于种种原因不能通过表象看到客观实在,从而给出不公正的评判,或是自身要么夸大自己,要么抗拒名誉时,名实分离就出现了。

名实分离可能带给个人诸多不公平。科研工作者低调做事,领取微薄工资,支撑普通家庭,光鲜亮丽的明星却靠粉丝的喜爱与铺天盖地的营销盆丰钵满,在虚假繁荣中娱乐至死。也许有人会说,境界不同,追求不同,潜心研究的人大多不在乎名誉,然而,所谓“不在乎”并不能作为“不得应得之名“的原因——外强中干者少年成名,默默奉献者籍籍无名,意识到这种不公的群众对之深恶痛疾。因此,袁隆平老先生过世后,降低艺人薪水,还科研工作者应有之名的舆论导向也就不足为奇了。

名实分离不利于社会发展。社会识人用人,就像我们了解陌生人的过程,往往是先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一番,才决定要不要与之交好,若是朋友们的态度是种种鄙夷,”骗子“”小偷“,恐怕不管这个陌生人究竟是不是骗子一类,自己都要避而远之了。同样的,没有名头响誉在外,肚子里再多的墨水大约也无从施展,有名无实者扬名在外,却无法给予正向的回馈,有实无名者胸怀大略,却因没有足够的名声使其得到用武之地。在这种情况下追求社会发展,只会沦为笑谈。

那么,追求名实相符,我们又该如何做呢?

对于有名无实者,盲目宣扬名声,只会飞得越高跌得越惨,要脚踏实地,一步步稳扎稳打的提升实力,最好听的赞誉不是“有名“,而是”实力配得上名气“。对于有实无名者,要积极为自己正名,绝不姑息外界对自身名誉的诋毁,名与实相辅相成,有了名,实才能更好发挥。而对于旁观者,要学会知人识人,做有智慧的伯乐,勿使千里马落得常马之名,埋没于马厩之中。

当然,有实者无名也许是无可奈何的注定之事。缉毒警察扫黑除恶,以一己牺牲争中国数万万人民之安宁,以一家破碎换天下数万万家庭之幸福。然而,他们的名字只在亲人口中屡屡念起,同事心里常常提及。名实本该相符,这些鲜活的生命只是因为现实原因不能得到应得之名。

名实分离是常有之事,但绝非理应之事,警惕名实分离,追求名实相符,我们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苏格拉底的“至死不渝”

吕欣泽

阅读周国平《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后对“苏格拉底选择不越狱值不值得赞赏”这一问题进行了再思考。

我赞赏苏格拉底的态度。如我第一次思考所述:正义的标准具有时代性。那么既然要“评判”苏格拉底的选择,就不应该主观上以一个现代人、一个受中华文化熏陶而长大的人的眼光来看,因为无论如何,单凭个人来看,这种罪名、判决放在今世是无比荒唐的。而如果以这种方式进行思考,虽做到了辩证客观,可实际永远无法理解历史人物深邃的思想。“我是否赞赏”这一问题本就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因此更要进行一番代入具体环境的思考才能更有所收获。

在我看来,“不敬神明”只是一个借口,一个市民表达对哲学家不满不解的理由。即使没有“不敬神明”,也会有其他的罪名,人们只是需要一个理由来“教训”这个与大众理想相悖的家伙。这个叫苏格拉底的“坏家伙”,成天到大街上教唆年轻人“反抗”,宣扬自己与主流思想不甚相匹配的理论。而追求更好物质生活的一般人,尤其是已经为此奋斗了许多年的中年人怎会容忍他这样传播“歪风邪气”给下一代人?于是他被捕了,被安上一个甚是随意的不正义罪名。

可苏格拉底自始至终都如他所宣扬的哲学一样,保持正义。但他也深知自己在法庭上所面对的都是什么人:一群根本不信他的哲学并且对他抱有成见的人。与这些人争辩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他选择接受罪名,不仅如此,还要把自己推向死刑。因为一旦他做出了任何妥协,比如以对妻儿负责的名义为自己辩护减刑,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了向非正义的屈服。在我国革命时期,无数革命烈士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毒打下咬紧牙关,决不泄露关于革命的任何信息,直至被这股非正义力量打死、杀害,走向死亡。他们的死亡是对非正义的最大声反抗,是对正义的最大声守护。西方也有科学家,因与教会对同一自然现象解释不同,就被处以酷刑致死,但至死都坚持真理、正义。苏格拉底接受死刑,是对正义的不渝恪守,也是对其他人的嘲弄、忠告。像他这样坚守正义、维护真理的人是无畏死亡的,他的死亡是对世俗非正义的反抗,是对世人的教育,也是他对实现心中理想的一次尝试:与其和一群永远无法理解哲学的人纠缠,不如去另一个世界中寻找心中真正的“乌托邦”。

个人拙见,这个不正义的罪名,如果他辩解、妥协、做出让步,恰恰才是屈服于不正义,如果他这样做了,苏格拉底不会有今日之影响力。不正义的一方目的在让苏格拉底承认自己理论的荒谬,无论用何手段,为的是摧毁他头脑中的思想之树,让他活在一个非正义的世界中。苏格拉底坚定地选择保护正义,以一种最壮烈,也是最刻骨铭心的方式。表面上他“接受”了不公的罪名,但实质上他是在反抗非正义。罪名是人们定下的,死刑是苏格拉底选择并一步步推进的,为的就是让所有人知道,他苏格拉底至死都不会背叛正义,背叛哲学,用死亡宣告了它们的永恒:肉体消亡了,但精神永存。跨越两千多年,来到如今的世界,在我们死亡后,又将继续传承,永恒不朽。

我赞赏他,并为他正名:他不是欣然接受非正义的罪名,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用死亡坚守正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