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建一镇松树村,有位专门拍土味乡村真实生活的“张同学”火了,他的短视频在某音短短两个月就涨粉1000多万。 火了以后,有变现团队找到他,跟他收购运营权,每年给他500万。 五百万。对一个初中肄业,在社会底层打拼多年依然一无所有,还顶着巨大的养家压力的男人而言,这是一笔梦寐以求的巨资。 可是,如今的张同学,却有了拒绝的底气和自由。 记者采访他,让所有人知道了他的心酸过往。他为了讨生活,四处折腾,不断尝试创业。可却没有一个项目是成功的。 3年大货车,无疾而终;去市里开汽车修理厂,结果厂房着火了,赔了一大笔钱;在市里混不下去,回到村里,开养鸡场,鸡却死了;又去养蚕,结果蚕也养不活…… 最苦的时候,连13块钱的烟也买不起,欠了百货店老板娘900多块钱没钱给,一个三十几岁的大男人厚着脸皮跟年迈的父亲借钱度日,头发都掉没了。村里的人嘲笑过像个要饭的。 兜兜转转,被生活按在地上不停摩擦的张同学越活越压抑。一次次失败就像一个个诅咒,让他的内心开始沧桑,心理开始失调。抑郁焦虑也随之找上门来。他失眠焦虑了整整四年,每晚都要到午夜三四点才能勉强睡一小会。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如今,张同学已经走过那段人生最黑暗的日子,开始迎接人生的光明。 这一切,都是他理所应当值得拥有的。 但是,如果,如果,你也是一个努力向上生活的人,你也有强烈的理想,你也希望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努力,但是却屡屡失败,感到生活不顺意,甚至绝望—— 我们可以以张同学为榜样,像他那样以“不放弃、屡败屡战”的小强精神去活着。 在抑郁的时光里,我们可以尝试按照以下的方式这样去活着,与抑郁和平共处,带着抑郁去成长,去发现更多可能性。 1、正视抑郁,但不被其所束缚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说,不去面对、解决问题,就会成为问题。 我一直觉得,也许是我们误会了“抑郁”。 人一旦抑郁,产生的躯体反应和大脑的负性思维,令人太痛苦了,简直生不如此,是引发自杀行为的最大罪魁祸首。在这些可怕的事实面前,于是我们对抑郁特别的排斥和恐惧。 可,这是抑郁要带给我们的东西吗?它想带给我们的东西,仅仅就只是痛苦,而不是带来意义和对生命的思索?也许你会说,这一份成长的代价未免有点大。 可真相是,代价越大,得到的东西就越多。 这样的感悟,也许在你身处痛苦的时候感受不到。但是我相信假以时日,你回头过来会发现,抑郁给你带来了很多信息,都是为了引导你去尊重天性,尊重生命,不枉走人间这一趟。 有了这样的信念和心态,我们就比较容易去正视抑郁,而不是把它遮遮掩掩。你可以大方承认你正在抑郁着,或者曾经抑郁过。 去正视现实,正视眼前的问题,但是不要被它所束缚,不要被痛苦捆绑,从此不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斯科特·派克说:“你逃避生活的痛苦,就必定会遭受心理疾病的痛苦。”你一旦继续逃避心理问题,那么你自身就会成为更大的问题,一旦陷入慢性的恶性循环,发展到最后,恶化的程度足以摧毁你。 因此,努力带着抑郁情绪去向生活靠近,该干嘛还是要干嘛,把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负担起来。 就像张同学一样,并没有因为抑郁、焦虑和失眠的问题,就放弃他作为丈夫、孩子父亲和儿子的责任,并没有因为多次创业失败就一蹶不振。他选择了站起来,选择了屡败屡战,选择了勇敢面对,这才有了他接下来的励志故事。 2、别懊悔过去的选择和行为抑郁的到来会迫使我们停下脚步,去思考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各种选择和应对事件的模式。 如果我们被抑郁缠身了,说明我们的思考方式或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问题的。或者是我们所做的事越来越偏离真实自我的需求 ,或者是我们已经彻底迷失了。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研究创造了一个概念叫“合法延缓期(moratorium)或心理延缓偿付期(psychological moratorium),”这个概念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如果缺少进行自我探索的缓冲期,个体的自我发展将遇到问题。 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不知道何去何从,就匆匆被动进入社会竞争,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迷茫。 合法延缓期是一个人探索自我非常关键的时期。在竞争激烈,节奏快速的今天,我们陷入抑郁后,也许会因为很多身体和心理的不适导致落下了正常的工作,给经济造成了更大的窘迫,因此感到更多的压力。 但是千万不要因此感到懊悔或谴责自己没用,抑郁来到你的生命,正是希望你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弥补上你所缺失的合法延缓期。 不懊悔,好好安住在当下,给自己放一段时间的假期,寻找你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其次,我们也许会因为抑郁的不良情绪去无意间伤害到自己的家人,在那段特别敏感的日子里,我们要允许自己犯错。 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在人际关系以及和人互动过程中是存在问题的,那么,好好去觉察和正视这些问题,然后用科学的心理学认知疗法去纠正,去建立新的人际行为模式,慢慢去成长。 要相信自己的家人愿意给自己成长和改变的时间和空间。只要你能够努力去变好,你的家人永远不会抛弃和放弃你。 关于这一步,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你进行一些必要的干预。因为自己未必能每次都理智地看到自己身上存在的认知误区和行为的不合理性。 当你告别以往旧的、不良的行为模式,你就相当于让自己获得了重生。 3、大胆承认自己有心理困扰看了好几本曾经的抑郁患者治愈后写自己经历的书,在改善抑郁过程中,他们不约而同做了同样的一件事:让身边的家人朋友知道自己生病的消息。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生大大小小、各种各种的病,每个人的一生在某个阶段,都会遭遇无尽的心碎和痛苦。我们要感知到,这个世界不是只有我们在受苦。对于我们的处境,别人是能够理解并且愿意给予帮助的。 也许朋友家人缺少相关的知识指导,没有给到我们特别有用的帮助,但是对于人性的那份真诚和用心,对我们依然有疗愈的效果。这些人际关系的支撑让我们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有人正在耐心爱着我们。 心理咨询师王宇老师曾鼓励找他治疗社交恐惧的患者,在朋友圈告诉身边的人自己有社交恐惧,这样一来大家都知道你有这个困,在平时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就不用总遮遮掩掩,不用假装自己很强大,很会聊天了。你就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可以做真实的自己的机会。 有心理困扰并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反而那些好了以后的人,都很愿意分享自己曾经走过这样一段黑暗的时光,分享自己的做法。只有当你放下对外界目光的恐惧时,你才是真正的好起来了。 人际关系的际遇对治疗人的创伤特别有效,心理治疗领域还专门有一种疗法是“人际关系疗法”。所以在我们特别难受的时候,也尽量别把自己的心关闭起来,别把自己锁在阴暗潮湿的屋子里,努力让自己进行一些人际的交流和连接,去了解别人的生活。 这样一来,也许别人的经历、对生活的某个观点会给你全新的体验和感受,提前把你从黑暗的隧道里拽出来。多认识一个人,你就给了自己多一个改变自己的机会。 我很认同一句话:
所以,你的经历也许不是最出彩的,甚至显得有些失败,不够强大,但是没有关系,我们这辈子最大的意义,不是为了活得像某个人,而是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和沉淀以后,活得越来越靠近自己喜欢的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