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柳宗宣:词处在了高处、供奉的位置

 置身于宁静 2021-12-15

[转载]柳宗宣:词处在了高处、供奉的位置

       词处在了高处、供奉的位置 

              ——关于江帆的《青海集》

                                                           柳宗宣

诗在写作者江帆的精神空间处于什么位置,在读江帆近作时细想的事。十五年前,江帆的诗歌读的多,可以说那些年,曾介入过他的语词的建设中,见证他语词的转型。这个从事三十多年的诗歌写作者,我和他交往时,他开始重拾书写诗歌的纸笔,在广州他的公寓的书房。这个早年在军营爱上诗歌的人,在统一制服阵营里排列他个人的诗行。我见过他和著名诗人曾卓的照片:他穿着军服站立,老先生坐着。这可能是他文字生涯中遇见的最好老师。我与之相识时,他的诗歌写作受到感染另起炉灶,从阅读到写作来了一次大的逆转与更新。

那些年他和诗的关系遥远又切近,如同初恋的女人重新唤醒他的记忆和对美的感应;江帆很快写出了于我刮目相看的诗篇。在《青年文学〉杂志上曾力荐过他。他的诗多为组诗,每首近四十行的体制,诗句偏长,每行诗句大致五六过音步,舒缓的叙事加入切入的片断的粘贴,内在的语调将其统一在轻淡独白式的语晕里。全然不同于他早年的诗行建构。短短的几年,可以说他完成了对九十年代诗歌技艺的认知与实验,完成长诗《白沙洲》和《词语中的往事》。长诗加组诗的写作共同呈现这个时期江帆诗歌创作的新气象:形式的恣肆汪洋,大量细节的纳入以及随之而至宣叙调的加入,写作获得前所未有的语言的快乐——

这组近作,也可以感知那个年代他的语词实验的痕迹,保留在了他的诗句的组织与语调的显露中,只是诗的型制发生了变异,断片意识得以加强,诗的型制类似于绝句和俳句;诗行的音步格局与其中期写作相似但语调更显内敛:诗句语调的平缓与绵长,主体化融于外物的描写中,沉默与神思在诗句里荡漾——


在山间,留下湖水和一间小屋

时间倒退,时间不期而至却要避开幽暗的晦气

把野烟留给雀鸟,微雨留给明润的山风

那时你不在山中,那时艳阳正照彻屋顶


 这组短制建构从外在物象与内在精神触觉得到了相互间的感染与交融,心象的重塑来得比他中期的写作更见功力。笔者曾多次提及给他来自现象学的观念的支持和理悟:诗如何呈现,心象如何于诗境里熔铸;诗的震颤性体验如何成为必须;当代诗如何营建其多重空间。江帆有着他的多年揣习,这些年他孤独地进行相关的诗学实验。据我所知,2009年江帆从广州到了西部城市青海工作:这地理的位移、风物的变化以及人事的变异和新的人事交结,令他的词语世界发生又一次的新变。从《秋葵,秋葵这首元诗中,可以窥探他的语词变化的迹象:你试图谅解这窄小的天空让它们在词语中,更具深意\每天都有好几只危险的动物在根叶间穿过一-\你已习惯这人为的伤害,并极具耐心浇灌,整理枝叶,偶尔看看大海就像写作,你种养它们,直至今年九月——这个时期,他在自己诗中种养了他的秋葵。诗行间,常见飘着雪的羊群,挤在一些词的后面。看见细如粉尘的白雪还有雪中飞远的一只小鸟一一的断章中出现了沉默的一截马桩、两个喇嘛的对话以万物隐忍的孤寂,还有中年之所到来的体悟性的洞察:人世间的白里,也储有无尽的黑一一从不说话的雪只让你低头,辨认余生与羞耻。这惊心动魄的诗句插入意象的描写中有着打击人心脏的力量。在这微凉尘世,你能点燃什么——内心的薄雾,虚脱的马,寡言的佛陀默默无声的痛——诗在江帆近期作品中被处在了高处,供奉的位置。在他内心深处隐秘的歌谣里,在他的诗章加入自然神和本土寺宇的瞻望维度,被染上黄金与宗教的颜色这是他中期写作的审美的延展或加入,是他的无可救药的对诗歌美学的追求获得的集中显形;也是他的长诗写作新形式的开拓:这短章片断的组合共同构成其新体长诗《青海集》。

 

                             (柳宗宣,当代诗人,现供职于某大学新诗研究所)


[转载]柳宗宣:词处在了高处、供奉的位置                                                          1987年冬 江帆与曾卓大师于武汉。







图片:杨叶琴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