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文帝霸陵找到了

 云泥望悬 2021-12-15

汉文帝霸陵找到了!

重磅!汉文帝霸陵准确位置找到了 今日(14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汉文帝霸陵所在地确定为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而非史料记载的“凤凰嘴”下。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西汉第三位皇帝。汉高帝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代王。

刘邦未出道时为混混好逸恶劳,常惹事吃闲饭。从未往家里拿过一粒米,因此两嫂子十分烦他。她们恶心刘邦,恨不得刘邦出门一个马失前蹄,倒栽葱掉进坛子口的深井里,她们再扔下一块大石头。这刘邦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打熬身子,一时半会儿死不了。尚未结婚的时候,(其实也没人嫁女与他,嫁他喝西北风吧。)与村里曹寡妇熟悉,这曹氏生财有道,开了个小酒馆,刘邦常去蹭酒并目赊账。  这个女人在乡下的女子私塾念过几年书,肚子里多少也装进去半瓶子墨汁,书写借据,一挥而就。刘邦也没文化,不假三思,就按下这手印可是按在竹简上。刘邦这人有一大帮狗肉朋友常去喝酒,多少也能赚几个秦五铢钱,赊就赊吧。刘邦这人饿急了吃五毒,渴急了喝盐卤,至于还钱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刘邦只是一人独处,茕茕孑立,形影一人,未免凄凉寂寞。于是,静极思动,他就在曹氏身上产生了邪念,巧思玩套路。曹氏虽是快三十好几的人了,可是一条风吹日晒的身子仍然丰满茁实。刘邦挑逗了几次也没见回应,一天夜晚刘邦喝高了,睡在曹氏床上,一个一丝不挂的女人从床脚骨碌碌滚过来,一直滚到了刘邦身边, 502不干胶粘住了他。这502胶水粘上连皮都扯破,刘邦虽然胆大包天,但是这突如其来的一粘,也吓得他一身冷汗。那个女人嘤嘤之音,他听出来是曹氏。立马欲火中烧极尽巫山云雨之欢。这曹氏是天下寡妇中的极品,与皇帝刘邦相好不是极品是啥品?天下事无出其右,生下刘肥。因是庶出,没有被立为太子。刘肥他妈死得早,刘邦对这个没妈的孩子很同情也很关爱,从前的鱼水之欢是刘邦的初恋,刻骨铭心岂能忘记?觉得应该补偿他一些,让这个失去母爱的孩子能够感受到父爱,所以,没经过父亲职责的刘邦对这个儿子的封赏异常大度。高祖六年立为齐王,封地七十座城,是刘邦儿子中封王最早占地最广的一个,孝惠二年,入京朝见皇帝,后妈吕雉对他一点感情都没有,这个吕雉名雉,雉:一种鸟,也叫野鸡。十步一啄,百步一饮。觉得这个野孩子不应该得到那么大的土地,十步一啄功夫了得,给他倒了杯毒酒,哪知毒酒被惠帝拿起来要喝,吕雉吓坏了,赶紧夺下惠帝的杯子,这一举动预示着什么,那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刘肥回到住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心想,这下完了,这后妈不疼我,太后要我死,那还不容易吗?他的内史是个有主意的人,让他把城阳郡作为礼物献给鲁元公主(吕雉的女儿),结果后妈一高兴,才放他回国。到阎王爷那边报了个道,险些被十步一啄,啄得如米粒相似。这不滑天下之大稽,荒天下之大谬吗?

刘邦与吕雉新婚。“爱哭吗?” 刘邦小声问道。“你要是不想让我哭,我可以不哭。”吕雉回道。“你可以哭。但是只能跟我哭。”刘邦将吕雉头发理了一下。“爱生气吗?”刘邦又问。“爱生气,”吕雉笑道。“你可以生气。但是不能跟我生气,” 刘邦摸了吕雉脸一把。“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吕雉就势依偎刘邦怀中。吕雉早年称得上是贤惠的女人,她为了刘邦历尽艰辛,九死一生。她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只是沛县的一个泅水亭长,但勉强也算个“公务员”吧,由于这等差事非常地悠闲,所以整天无所事事到处蹭吃蹭喝,当地有家比较出名的狗肉店,就是其经常吃“霸王餐”的地方,那老板一见到刘邦来了,想躲都躲不掉,因为每次刘邦吃狗肉都是赊账,每次总能找到借口吃上几块熟狗肉,但刘邦也不是吃白食的,定期内也能如数还清欠款。而缘分就是如此,再后来,这位卖狗肉的,就是后来为汉室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军樊哙。一天,沛县来了一大户人家,主子人称吕公,据说是从山东而来,在沛县有亲戚,为了躲避仇家的纠缠不休,举家南迁江苏沛县。而刘邦不知从何处打听到的消息,据说吕公有一女儿,名叫吕雉,长相极美,琴棋书画都略懂一二,刘邦被其名气所吸引,就慕名前去拜见,正准备进入府中时,却被吕公家奴拦住不让进,而刘邦可是出了名的“无赖”之人,不闹个天翻地覆誓不罢休。就这样,吕公得知刘邦的来意后,便勉为其难的带吕雉接见了他,刘邦对吕雉可谓是一见钟情,觉得这就是自己心中所要爱的人,一定要娶到她。但因为刘邦出身卑微,吕公又是大户人家,这又谈何容易,但命运就是这么的机缘巧合,吕公是个迷相术之人,善于看人富贵之相,吕公看到刘邦气质非凡,具有大贵之相,因此非常欣赏他,而且自作主张答应了亲事,把大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其后刘邦和吕雉喜结连理,但嫁给刘邦之后,吕雉就开始了自己苦逼的生活,刘邦虽然是一个亭长,但是那点收入,养家糊口尚且不够,就更不用说刘邦又爱和狐朋狗友瞎混了,所以吕雉嫁给刘邦之后的日子,过得颇为艰难,而刘邦又经常不着家,所以吕雉就只能依靠自己。后来刘邦成为皇帝,吕雉变为吕后,而后来等到刘邦过世,太子继位,吕雉作为皇太后权势更大了,所以后来就有了吕雉将戚夫人幽禁甚至做成人彘,到了这个时候地吕雉,恐怕心地已经大变样了,如今的吕雉变化是歹毒非常了,为了排除异己不择手段。而当时的皇帝汉惠帝刘盈身体不是特别棒驾崩了。吕雉在后期就开始了自己的专权生涯,大肆的启用吕家外戚,巩固自己的统治,吕雉坦然肆无忌惮,而毕竟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虽然吕雉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比较长远,但是人却总有死去的那一天,而等到吕雉死去,刘家的皇室开始誓死反扑,最终吕家破灭,吕雉虽然一生作恶多端,但是最终还是和刘邦葬在了一起,但是吕雉身后的吕家却是遭了殃,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亲薄姬与管夫人和赵子儿两位美人一同在秦末原为魏王魏豹妾,楚汉之争初期,魏豹附汉而叛汉,乃为汉将韩信、曹参败俘,后被汉将周苛所杀。因此,三人俘虏变为汉高祖的妾。薄姬因貌一般,送入织室织布。后来刘邦见她还有些姿色,也就纳入后宫,岁余不得宠幸。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初,刘邦坐在河南宫内成皋台上,管夫人和赵子儿两位美人相伴,她们在一起谈笑当年与薄姬的约定。汉高祖听到后,问她们笑什么,两人将事情全部告诉了汉高祖。刘邦内心感到伤感,怜悯薄姬,当天就把薄姬召来并与她同房。薄姬说:“昨夜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肚子上。”汉高祖说:“这是显贵的吉兆,我为你促成这件好事。”这一次同房,薄姬就有了身孕。汉高祖与薄姬仅仅是一次同房。汉高祖四年,在河南宫内成皋台生下儿子刘恒。 自薄姬生下儿子刘恒以后,就没有机会再见到刘邦。或许这真是天命,古代人是很讲究天命的,尤其是女人,都特别迷信算命、易经卜卦那一套。这魏媪也不例外,为了窥测女儿薄姬的前程,她特别领着自己的女儿找到当时颇负盛名的相士许负,请他来观测薄姬的命运前程。许负看了薄姬的命相之后,断言薄姬一定会产下天子,魏豹自从得知薄姬要产下天子之后,天天宠幸薄姬。他老人家天天在床上汗流浃背,在薄姬的肚皮上演戏,上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无奈苍天无眼,魏豹先生只有劳动,一无所获。相反,高祖刘邦一生只偶尔过薄姬一次,就生下了皇子刘恒。这证明,一次有用的势力比一千次无用的势力要有管用得多,一根几把四两势力,看来,高祖的床上功夫了得。魏豹与薄姬发生荷尔蒙无数次,终无所得。高祖只向薄姬的石榴裙下发射过一次榴弹炮,轰轰之声震耳欲聋,就诞生出了汉文帝刘恒这样的伟大帝王,考虑到冲击波的余震,汉文帝诞下的儿子汉景帝刘启,汉景帝诞下的儿子汉武帝刘彻,这三个人都是由薄姬一脉相传下来的。那么,汉高祖和薄姬的那一次床第游戏确实极大地改写甚至是创造了大汉王朝的历史。没有那次鱼水之欢,大汉王朝不会有那么光彩夺目,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天作之合。因为那三个皇帝都为大汉王朝的辉煌做出过自己的伟大历史贡献,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女人薄姬。当然还有高祖,他老人家不但亲手缔造了大汉王朝,而且“一榴弹炮定乾坤”,延续了大汉王朝的辉煌。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在亲征平定代地诸侯陈狶的叛乱后,册立八岁的刘恒为代王 ,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 其后刘恒在他就藩代地的十五年间,与民休息,发展生产,恭俭作则,代地由是大安。另一方面,汉初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母亲的悉心教导,养成了谨慎沉静的性格。更重要的是,这为即位后成功应对功臣问题与施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汉惠帝刘盈天不假年24岁就驾崩了、在位7年。惠帝死后,吕后看谁都不顺眼,让谁做皇帝都不放心,结果扶持了野孙子做傀儡,自己做了8年的名副其实的女皇。刘邦第四子是代王刘恒,也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的母亲是薄姬,在跟随刘邦之前是魏王豹的女人。所以刘恒母子也不怎么受刘邦喜爱。正因为如此,吕后才没有对他们下手。刘邦死后,刘恒母子老老实实在代地待着,不理朝堂纷争。直到陈平、周勃等人平定诸吕之乱,刘恒才被拥立为帝。刘邦太过于大器晚成了,因此他死了之后,刘姓诸侯并没有成长起来。这在历朝历代来讲,是很危险的,比如后世的宋太祖赵匡胤的“点检做天子”故事。因此吕后的强势崛起,有力地弥补了汉室的这一块短板。她在威压刘氏江山的同时,也压制了功臣集团对财富和权力的掠夺、和他们有可能夺权篡位的野心。因此,回过头去看刘邦晚年的权力布局,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吕后的强势临朝,导致了功臣集团不得不和刘姓诸侯一起联手抗衡吕氏;而等到吕后病老交加的时候,刘姓诸侯也成长起来了,刘家的天下也就稳了。反正不管是哪一位刘姓诸侯做皇帝,都是刘邦的后代子孙,并不亏。太史公对吕太后的评价还是相当正面: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但吕太后为了坐稳摄政之位,她就要用自己的人,这在哪里都一样。而在古代什么人最亲,当然是自己的亲人最亲,所以也导致了吕氏亲族无功无劳却大量封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但天下的财富也就那么多,吕氏拿多了,当然就有人拿得少了,特别是功臣集团。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憎恨吕氐外戚势力强大,称赞薄姬的善良坚韧。于是拥戴代王刘恒为皇帝,即汉文帝,薄姬则被尊称为皇太后。薄姬去世后,被追尊为文帝太后,史称薄太后。            ·                                                                                                                                                                          刘恒被迎奉入长安,担任了帝国的皇帝。从汉文帝登基开始,诸侯国问题就是他的一大心病。汉文帝时,贾谊指出当时的重大问题是什么? “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 这就是推恩令。汉文帝先用迁移诸侯王的方式,减弱了诸侯王在某一地的势力,达到削藩的目的。这种方式成功之后,汉文帝一鼓作气,采取了贾谊的手段,也就是在诸侯王去世后,将诸侯国封地均分给诸侯王的儿子们。此后,贾谊当初对汉文帝的进言,对西汉帝国起到了重要作用。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登基。公元前155年,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发动叛乱,帝国又将陷入兵乱之中。汉景帝任命太尉周亚夫,率领汉军,最终平定了七国之乱。正是汉文帝时期采取的迁移诸侯王,和将诸侯王土地分给自己子弟的政策,已经大大削弱了各个诸侯国的势力,因此吴楚叛军实力并没有那么强。周亚夫才能如此顺利地平定七国之乱,才有了西汉王朝后来走向强大。贾谊先于主父偃,提出了“推恩令”这种政策,为解决西汉诸侯王问题,打下了基础。汉文帝采取贾谊的建议,率先削减了一些诸侯王的势力,让吴楚七国的实力被削减。从汉文帝登基,重用贾谊,贾谊提出狠辣计策,采取“推恩”的方式,削减诸侯国的实力。到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25年时间后,发现贾谊真的很高明。贾谊用自己的才识,挽救了国家危亡,他真是有大智慧。推恩令,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注意这个“允许”的含义,不是说你可以自己决定分不分,而是你不分,皇帝帮你分。这样的后果就是一个大诸侯国被分为多个小诸侯国,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这样就能巩固中央集权了。

刘恒的第二个问题是解决功臣集团把持朝政的问题。博弈的天平之下,可以调整的砝码只能是自己人。当年刘邦和吕后实行无为而治,充分对老臣们放权,可是刘邦和吕后的无为乃主动的无为,也就是道家所说以“以无为求有为”,一旦他们要过问什么事就可以一竿子插到底,到了汉文帝这儿,无为就是真的无所作为。汉文帝在陈平和周勃等一干老臣这里得不

到的东西,功臣集团一问三不知,其实只有一个原因:以周勃,陈平和灌婴为代表的开国功勋老臣并不希望汉文帝过多参与政事。在陈平对汉文帝的一番对话机锋中,暗示汉文帝不要了解太多,在龙椅上安心坐好,朝廷的事由他们这帮老臣来办。汉文帝在贾谊这里得到了。贾谊有才干,又是汉文帝的自己人,汉文帝当然要启用他。汉文帝建了班子,可是,关键部门还是老臣们把持。为了杜绝老臣们一问三不知的情况发生,贾谊先从法律规章,流程制度和礼仪入手,建立皇帝的权威,他向汉文帝提出:主主臣臣,礼之正也;威德在君,礼之分也;尊卑、大小、强弱有位,礼之数也。不仅如此,贾谊还设计了各种君臣级别分明的仪仗,服饰等制度,还提出了重塑礼制,要求重塑君臣的上下尊卑关系,加强皇帝权威,目的就是要加强皇权。贾谊做出的加强皇权的改革,没有人提出异议,也没有人敢异议,接下来,贾谊又来了更猛的一招,他要求各列侯离开长安,前往各自的封国,即提出“列侯就国”的建议。

贾谊这一招非常厉害,自古以来,留在京城做京官都是保证仕途的重要条件,离开京城就是远离政治中心被边缘化,这个规律,从秦王朝到清王朝从来没有变过,而且从王子到大臣无一例外。贾谊将这一招祭出,就是公开向老臣们手中的权力伸手,对汉文帝来说当然是好事,把一帮不属于自己的人赶走,正好可以用自己人填补,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政令相通,也才能做真正的皇帝。于是,汉文帝准备提拔贾谊,让贾谊做公卿。公卿乃通常所说的“三公九卿”,是真正的国家级高层,一旦贾谊坐上这个位置,在级别上就可以和老臣们平起平坐,可以参与高层会议,讨论核心问题。意味着以后汉文帝和老臣们的对话中,就会增加很多话语权。可是,这次汉文帝对贾谊的提拔,遭到了丞相绛侯周勃,太尉颍阴侯灌婴等人的强烈反对,因为以贾谊建议,他们离开京城去封国是首当其冲,一旦执行,他们将面临政治权力和既得利益的巨大损失。绛侯,颍阴侯,东阳侯等一干侯爷们以离开京城恐怕有乱为理由,请求留在长安,同时,直接针对汉文帝没有和贾谊谈国家大事,只是问了一些神鬼之事,为此还引出后人对汉文帝的诟病,最典型的就是李商隐那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是,在汉文帝和贾谊两人那一夜的见面之后,汉文帝对旁人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好久不见贾谊了,我自以为比他强了,谁知还是比不过他。” 可是,同样耐人寻味的是,再次承认贾谊才华的汉文帝,此时却依然没有启用贾谊,而是让他做了自己宠爱的少子梁怀王的太傅。这样的任命,说明汉文帝还不敢留贾谊在京城,更不敢让贾谊担任高位,也就是说在博弈的天平上,贾谊还在继续被牺牲。可是,贾谊虽然在职位上被牺牲,他的头脑依然被汉文帝采用,因为他虽然不在长安,可是他一直和汉文帝直接有书信来往,两人互动不断。此时汉文帝手中的皇权还是有限,因此他对贾谊的使用还是很矛盾,不敢正大光明地用,只能向贾谊借脑。理解汉文帝的贾谊,虽然本人不在京城,却再次向汉文帝献出了一个更为激进的巩固皇权的策略,就是那篇以削藩为目的的著名《治安策》。《治安策》中最著名的就是那句“众建诸侯少其力”,这个思想,也成了后来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基础。建立汉朝之后,刘邦和大臣们讨论过秦朝灭亡的原因,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秦朝没有实行分封制,秦始皇想自己一个人独霸天下,实行唯我独尊的集权,结果六国蜂拥而起,使得大秦朝最后孤立无援而败。刘邦也想一人说了算,可是有秦始皇的前车之鉴,他手下又有那么多功臣,他不敢学秦始皇。可是刘邦是个聪明人,他的目的一定要达到,为此他可以用时间来换。于是,刚建国时,刘邦慷慨地拿出大量的土地进行了分封,产生了很多异姓诸侯王,稳住这些诸侯王后,刘邦和吕后开始有计划地诛杀功臣,废除异姓诸侯王,并大肆分封自己的子弟。刘邦认为刘氏天下的保障还是要靠刘姓诸侯王。刘邦的战略在汉文帝时期基本达到了,可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刘姓诸侯王的势力开始坐大,这个现实,被具有高度战略敏感性的贾谊看到了,他提出了一个策略:推恩令。贾谊的《治安策》刚上给汉文帝不久,恰好遇上了淮南王刘长的叛乱。汉文帝平息刘长的叛乱后,将他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开始了“众建诸侯少其力”的试点。可是,历史的遗憾就在于,年轻的贾谊等不到这个时候,他在三十三岁时就死了,他的策略在汉文帝一朝并没有被完全使用,可是在汉景帝和汉武帝两朝却搞得轰轰烈烈,最终以他的《治安策》为蓝本的推恩令得到了全面贯彻执行。汉文帝用贾谊这个自己班子的人,用得淋漓尽致,既调动了贾谊的积极性,让他发挥出了全部的能力,又没有引起开国老臣集团和刘姓宗室集团的抗议反弹,最终的结果,汉文帝从没有实权的光杆司令,逐步收拢天下大权,终于实现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汉朝四百江山汉文帝功不可没。贾谊展开了攻势,指责贾谊的目的是企图专权并制造混乱,即“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周勃等人的反对,就让汉文帝面临二选一了,一方是自己人贾谊,为自己出谋划策冲锋在前,另一方是和自己针锋相对的开国老臣集团。双方的博弈天平之下,汉文帝到底保贾谊,还是向老臣们妥协?此时实力在老臣们一边,老臣们可以诛杀吕氏势力,废除吕后立的少帝刘弘,拥立汉文帝,自然也可以废了汉文帝另立新帝。贾谊没有实力,他还要靠汉文帝庇护。在博弈的天平下,汉文帝放弃了属于自己人的贾谊。汉文帝的选择让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原本汉文帝要让老臣们离开京城,之后大力启用自己人,结果反而是把自己人的贾谊外放到长沙去做了长沙王的太傅。长沙王乃是异姓的吴氏,国内户口数还比不上一个侯爷,因此对贾谊来说,是非常厉害的贬谪。这是汉文帝以对自己人贾谊的强烈打压,向老臣们表示自己的重大妥协和让步。汉文帝是一定要夺回皇帝权力的,因此他虽然把贾谊外放,可是他却用了贾谊的脑子,他留下了贾谊提出的“列侯就国”思想。外放贾谊的第二年的十一月,汉文帝直接向周勃提出,让他做个表率,带头去封国。这次汉文帝的态度比前次要强硬得多,个中原因,一来因为时间已经过了一年,汉文帝的地位有所稳固,二来汉文帝贬了贾谊,算是给了老臣们一个交代,而老臣们不能事事都占便宜。因此汉文帝显得理直气壮。在汉文帝的理直气壮之下,本就不善言辞的周勃无话可说,他不得不交出丞相之位后去了封国。之后汉文帝又将掌握军权的太尉灌婴升迁为了丞相,也就剥夺了灌婴的军权。

汉文帝接受了贾谊的思想,却没有采用贾谊激烈的方式,而是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地收权,结果成效显著。汉文帝又将贾谊召回了长安,两人谈了一夜。从记载上看,这一夜汉文帝没有和贾谊谈国家大事,只是问了一些神鬼之事,为此还引出后人对汉文帝的诟病,最典型的就是李商隐那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在汉文帝和贾谊两人那一夜的见面之后,汉文帝对旁人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好久不见贾谊了,我自以为比他强了,谁知还是比不过他。” 可是,同样耐人寻味的是,再次承认贾谊才华的汉文帝,此时却依然没有启用贾谊,而是让他做了自己宠爱的少子梁怀王的太傅。说明汉文帝还不敢留贾谊在京城,更不敢让贾谊担任高位,也就是说在博弈的天平上,贾谊还在继续被牺牲。他的头脑依然被汉文帝采用,因为他虽然不在长安,可是他一直和汉文帝直接有书信来往,两人互动不断此时汉文帝手中的皇权还是有限,因此他对贾谊的使用还是很矛盾,不敢正大光明地用,只能向贾谊借脑。汉文帝处于功臣集团与刘姓诸侯王做大两线作战。         汉文帝的第三条战线就是匈奴问题。由于国力问题只有慢慢恢复。暂时利用和亲政策。解决这个难题终于在汉武帝时期得到了解决。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重大消息,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即为汉文帝霸陵,引发各界关注。 “霸陵”并非指汉文帝很霸气,而是因陵墓靠近灞河而得名。事实上,汉文帝是一个仁慈低调、勤俭有为的明君。他开创了“文景之治”,使得汉帝国生产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稳定。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庶子,他的登基之路相当曲折。汉高祖刘邦去世后,传位给了八子中唯一嫡子惠帝。惠帝生性忠厚,但相当懦弱,所以其母吕后主持国政。惠帝死后,吕后连续立了惠帝的两个幼子恭和弘为帝,二人在位各四年,依然由吕后临朝称制。据说这两位傀儡皇帝,实际上都是外人之子。吕后对母家吕氏子弟加以提携,委以重任。不仅封她的父亲吕公、哥哥吕泽为王,还封吕泽的儿子吕台为吕王,吕氏势力日增,政治权威甚至压倒了周勃、陈平等开国功臣派。吕后死后,遗诏以吕禄统辖拱卫都城的“北军”,吕产统辖禁卫宫廷的“南军”,吕产为相国。周勃、陈平对诸吕暗加防备,最终联合刘氏宗亲讨伐诸吕,将吕氏进行夷灭。政变成功后,功臣们认为傀儡皇帝和惠帝其他几个封王的儿子,实际上都是吕后取外人子而立的,怕他们将来为吕氏复仇,因而决定另立皇帝。最终决定立高祖的庶子代王刘恒为帝,即后来的汉文帝。汉文帝生活俭朴,勤政爱民,重视农业,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等政策,国家实力不断充实。汉文帝还虚心纳谏、重用人才,他积极采用明士贾谊提出的改革建议,最终解决了帝国内政、外交、社会、法律、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例如,他采用贾谊“众建诸侯”的主张,逐步将大诸侯国分成几个小的,使他们力量不足以与中央抗衡,最终减轻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消除了潜在危机。汉文帝的后代人才辈出,他的儿子汉景帝和孙子汉武帝都是叱咤风云、名震千古的人物。从这一点来看,汉文帝对后辈的教育相当成功。汉文帝还是历史上风流韵事最少的皇帝之一,他一生钟情于窦皇后,两人相伴度过了一生,最终合葬于霸陵。霸陵的现世,必将引发更多人对汉文帝的悼念和追思。汉文帝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近两千年后,依旧光彩照人。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文帝一共在位23年,从没有扩建过一座宫殿,没有添置过一件衣服,也没有多养一只狗或一匹马。一次,汉文帝本想建造一座露台,并事先向负责修建此台的工匠询问价格。对此,工匠答道:“修建此台大概需要百余金。”听了工匠的话,汉文帝立即打消了修建露台的打算,并说: “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除此之外,汉文帝还不好享受,他专门下达命令,不准郡国向中央进贡珍宝,以免扰民。对待自己的女人,汉文帝以“吝啬”至极。他的皇后——窦皇后,每天都只能穿粗布织成的衣服;他所宠爱的妃子慎夫人也不能穿拖地襦裙。两人的穿着甚至还不如民间普通的富户。汉朝人一向讲究视死如生,强调厚葬。然而汉文帝死前却立下遗嘱,不得厚葬,不准树陵,以免伤害百姓。随葬物品,不过一些不值钱的瓦器和马车草马而已。西汉末年,赤眉军为了珍宝,大肆挖掘历代汉朝皇陵,却偏偏放过了汉文帝的霸陵。说白了,汉文帝的陵墓,确实没有什么珍宝,所以才幸免于难。由于汉文帝的节俭和爱惜民力,让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地恢复。仓库里的粮食和钱堆积成山,人民安居乐业,人口迅速增长,为文景之治开了个好头。由此,汉文帝也被后人称为是“三代以后绝无仅有之令主”。                                             

    汉文帝在位二十多年,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汉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是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

                    段春林写於二〇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