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有多处与晚清重臣李鸿章相关建筑 11

 我是五片云 2021-12-15

2021年12月15日 

老南京/服务信息 

  稿件来源:金陵晚报  



    今年是晚清重臣李鸿章逝世120周年。1901年,李鸿章去世后,慈禧太后下令在他生活、工作过的十几省份建造祠堂,其中包括江宁府(今南京)。今南京李公祠是十座敕建专祠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经过近2年的修缮,近日,李公祠主体建筑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历史的经典。
  金陵在李鸿章的生涯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南京现今仍有许多跟李鸿章相关的遗址,如位于南京中华门外秦淮河畔由李鸿章创办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旧址、由他重建的江宁府学(今江苏省昆剧院大院。编辑注)、扩建的江南贡院以及一座因他而命名的“李公祠”。

  创办金陵机器制造局

  人们常说,历史容易被人遗忘,好在还有一些古迹,让往日时光驻足在你的面前。而且,这些旧物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就像这金陵机器制造局旧址,2012年被南京市民评选为“金陵新四十八景”之一,2018年被评为“国家工业遗产”。那是因为它是南京至今物质形态保存最完整的近代工业遗产。
  在园区里的古老厂房前面,绿荫丛中有一座李鸿章的坐像,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这个园区的历史:
  1862年,曾国藩的幕僚李鸿章,带着一支从安徽老家招募的队伍,从安庆乘船赴上海。由于这支队伍主要来自安徽江淮一带,被称为“淮军”。此后,这支队伍同戈登的洋枪队夺取了苏州、常州(含今无锡、常州区域),李鸿章由此升任为江苏巡抚。
  清同治四年(1865)李鸿章来到江宁府城(今南京老城),他看到的是“一座空城,四围荒田,善后无从着手……实则无屋、无人、无钱。管葛(指管仲、诸葛亮。编辑注)居此,亦当束手”(李鸿章:《复郭筠仙中丞》,《李文忠公(鸿章)朋僚函稿》卷七,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503页)。
  1865年9月,在江宁府城南门城堡(现中华门景区),李鸿章遥指外秦淮河对岸,命令部下把苏州洋炮局的设备、原材料,包括英国人马格里和所有生产管理人员都带到这里。次年,厂房建设告竣。据《续纂江宁府志》记载:其规模为“委员住房一所十二间;机器汽炉房等八十余间,廊五十余间”,“屋宇形式皆仿造西洋建筑”。标志着近代军工业的艰难起步,更是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理念的直接成果。
  1867年,曾国藩视察金陵机器制造局,“至南门外西洋炮局,观制造各机器,皆火力鼓动机轮,各极工巧。其中如造洋火铜帽,锯大木切豆腐,二者尤为神奇”。1869年,制造多种口径的大炮、炮车、炮弹、枪子以及各种军用品。
  1879年以后开始制造炮位门火、车轮盘架、子药箱具、开花炸弹、洋枪、抬枪、铜帽、大炮、水雷等,供应李鸿章的淮军和本省各防营应用。中法战争中,金陵机器制造局为广东、云南、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等省区定制枪炮,同时也扩建厂房、增加设备,提高了制作水平,尤其是后膛抬枪,在甲午战争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成为该局比较知名的产品。1887年,制造局曾造成有车轮可以动的后膛钢炮一尊,还曾试制过国外新式武器马克沁机枪。
  在当时,就生产规模而言,金陵机器制造局是仅次于江南制造总局与天津机器局的第三大军工厂。

  重修江南贡院等文教建筑

  内秦淮河畔有一座省级文保单位——江南贡院旧址。江南贡院曾经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究其规模之大,应该归功于李鸿章。
  在中国科举博物馆遗址区,有一块立于清同治十年(1871)的碑刻《重修江南贡院碑记》,碑文由李鸿章撰写,上面写道:“五年,余权总督,乃更扩而大之,相院旁地垣而合之,东至平江府,西至西总门,凡增二千八百十二问,厕房八十一所,官房四区,合旧号都为万八千九百奇。自是两省(指江苏、安徽两省,其中江苏省含今上海区域。编辑注)之士,庶无遗珠之憾,既崇既硕,维洁维栗,甲於宇内。”也就是说,用于考试的号舍就有18900余间。
  2017年1月,在中国科举博物馆对外开放之时,我们把碑文的一句话用在影片里,并由三维成像的“李鸿章”向观众自豪地讲述:“两省之士,冠冕半天下,丞相、御史、翰林、学士之属,更仆不能数,而皆出于院中”。
  在今天的夫子庙景区里,还有一块碑刻《优拔贡生朝考盘费碑》,记载清光绪十二年(1886)人们“将李爵相筹捐举人会试经费。发商生息银四千余两,每岁所收息银,存交殷实店铺,略为生息,以作优拔贡生盘费之资,量人为出,每科每人得有三十金。惟此项经费,系以举人公车经费之息银,与店铺情商,暂存店铺,愿存则有息,不愿存则无息”。此处说的“李爵相”便是李鸿章。这些筹集到的捐款所派生出的利息,成为资助那些成绩优秀的举人赴京城(今北京城区)赶考的公车经费。
  与扩建考场相配套,李鸿章还重建了江宁府学、复建了惜阴书院。

  位于四条巷的“李公祠”

  位于四条巷的“李公祠”是李鸿章祠堂的简称,是南京地区同类建筑的代表作。因为以往一直是军事管理区,外人难以进入。加之最南边沿街高耸的照壁,更让它增添了一份古朴中的神秘感。
  1901年,李鸿章去世后,慈禧太后下令在他生活、工作过的十几省份建造祠堂。今南京李公祠是十座敕建专祠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它作为这段历史的物质承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据文物志记载,南京李公祠耗资8000两白银。该建筑群占地面积812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分东西两路。东路为祠堂,前后五进,两侧有厢房;西路为住宅以及花园、鱼池、亭台、楼榭、回廊一应俱全;两路各有照壁,中间有甬道相隔。
  大殿坐北朝南,建筑面积305.9平方米。单檐硬山顶,小瓦屋面,穿斗式梁架。室内从地面到房顶不小于10米,中间兀立八根大红柱,屋顶梁枋雕花描金,抬梁朱漆描金,一对飞凤动感飘逸。明清时期以来,这片古建筑群中散发的历史底蕴从未消散,随着风雨的洗礼,人为拆改、加建,李公祠原貌及价值无法展现,文物自身的安全也岌岌可危。
  2019年12月,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正式开启李公祠文保修缮项目,近日,南京李公祠主体建筑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历史的经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