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2日 15:24:19 应上场直播观众的期待和呼声, 我们准备了这场直播, 这一次的嘉宾是——余秀华。 我们会去余秀华的老家横店村, 与她一起聊聊写作与爱情。 2014年,时任《诗刊》杂志编辑的诗人刘年,在博客上发现了一位特别的女诗人。 她的文字饱满如谷粒,而又泥沙俱下,带着血污,冲进中国女性诗歌世界, “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 ” 9月,《诗刊》发表了她的九首诗,三个月后又邀请她参加了一场朗诵会。此间除了“伯乐”刘年,大概没有人能预料到她会在网络上爆红,并在社会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 她就是余秀华,那首“惊世骇俗”的成名作,叫《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余秀华就这样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带着对爱欲的渴求,对世间万物的理解,对伦理教条的反叛与不驯…… 无论你是否喜欢她的诗歌,都无法否认,这是一个女人从沉重生活里抬起头,发出的一声呐喊。 想要读懂余秀华,便要走进她的生活。她出生在横店村——不是拍戏的那个横店,而是位于湖北钟祥的小村庄,一个在中国地图上几乎看不见的地方。在这里,因出生难产导致脑瘫, 余秀华从小 行动不便,语言表达亦不流畅,度过了寂寞的童年和青春期。 《摇摇晃晃的人间》 高中毕业后,她赋闲在家。尽管不能走向远方,但有从小喜欢的诗歌作陪,也拥有小小的快乐。通过她的诗,可以想象到背后的乡村女性,怎样 在那一小方天地间安安静静地坐着,写父亲,写小狗小巫、打盹的猫,写阳光和清风,也写谷场里的麦子、白杨树、红高粱…… 阳光照着屋檐,照着白杨树 和白杨树的第二个枝丫上的灰喜鹊 照着它腹部炫目的白 我坐在一个门墩上 猫坐在另一个门墩,打瞌睡 它的头一会儿歪向这边 一会儿歪向那边 阳光从我们中间踏进堂屋 摆钟似乎停顿了一下 继续以微不足道的声音 摆动 (《感谢》) 如果说村庄是她生命经验的开始,乡间的自然风景带给她无尽的创作灵感,那么后来的她,面对的东西更加现实和残酷——婚姻。 19岁那年,考虑到余秀华身有残疾,生活不便需要照顾,父母将她嫁给了大她十几岁的男人。两人不仅年龄有差距,还毫无共同语言,这成为余秀华日后的痛苦之源。 《摇摇晃晃的人间》 唯有这一种渺小能把我摧毁,唯有这样的疼 不能叫喊 抱膝于午夜,听窗外的凋零之声:不仅仅是蔷薇的 还有夜的本身,还有整个银河系 一个宇宙 ——我不知道向谁呼救 生命的豁口:很久不至的潮汐一落千丈 许多夜晚,我是这样过来的:把花朵撕碎 ——我怀疑我的爱,每一次都让人粉身碎骨 我怀疑我先天的缺陷:这摧毁的本性 无论如何,我依旧无法和他对称 我相信他和别人的都是爱情 唯独我,不是。 (《唯独我,不是》) 爱情,人性和欲望,肉体与灵魂的统一,是她诗歌的重要命题,也是她在现实生活中求而不得的东西。婚后的20年,两人并不幸福,矛盾愈发激烈,余秀华于是做出了一个的决定: 离婚。 离婚在小小的村庄里是一件大事,更何况,此时的余秀华已因诗歌走红,她的一言一行都暴露在大众视野中。最终,她还是毅然离了婚。离婚后的余秀华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看起来更自由,穿鲜艳的裙子,养植物,写写诗。 如今,再回顾这一切,好像已经过去里很久很久。后来我们又通过媒体认识了许多人,他们有的田野里写诗,有的在车间读书,有的自学数学、哲学,每当这时,总会有人想起那个倔强的余秀华: 她现在在哪?在做什么?过得好不好?这位获得过鲜花与掌声,也经历过审视与暴力的女诗人,如今怎样看待写作、生活与爱情? 下周二(12月14日)晚20:15-22:15,凤凰网读书主编魏冰心将在余秀华位于横店的家中,与余秀华聊聊她的近况,也带读者看看现在的她。 如果你有想问余秀华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也许在直播当天,余秀华会在镜头前与你互动,给出回答。 并且直播当天,直播间里会为大家准备惊喜礼物哦! 这场直播同时也是腾讯视频号“八点一刻”系列直播之一,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下周二晚,不见不散! |
|
来自: 嶅山村夫 > 《现当代文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