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甘草汤甘温之剂 在经方运用史上,有一本《经方释例》的著作影响很大,对经方的化裁加减也有比较深刻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医家的欢迎,这本书的第一个方就是甘草,把甘草作为所有方的源头,非常有意思。 干姜甘草汤:甘草(炙)四两 干姜(炮)二两 甘草与干姜 在甘草的基础上加药物,可以合成很多不同的方,这些方疗效也非常直接,非常明显。 比如我们知道的芍药甘草汤,治疗因为肝气疏泄太过导致的静脉舒张等问题; 还有大黄甘草汤,主要针对的是餐后出现呕吐,有很好的疗效。 这些方的组成只有两味药,如果再加入一些药,就变成更为经典的方剂。 比如甘草大黄汤加入芒硝,就变成了小承气汤,治疗因为胃部有实热导致的阳明热证。 干姜这味药是非常特殊的。 一般来说,干姜用来治疗的疾病非常多,很多医家认为干姜“守而不走”,所以在使用附子的时候,需需要干姜来守住,不然的话辛窜太过,气不能留。体内水液丧失太过的时候,也会使用干姜。 不过,生姜与干姜其实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 生姜可以祛痰饮,所以胃中有寒饮,一般就会用生姜,干姜事实上跟生姜的作用是差不多的,但是干姜温中效果会更好。 一般情况下,使用干姜,就是利用其守而不走之性。所以出血了,一般用炮姜; 小便太多了,也会用干姜; 如果是大便溏泻,泻得太厉害,也需要使用干姜。 临床应用 在此基础上,干姜甘草汤就是非常好的收津液之方了,《伤寒伤寒论》首次使用干姜就是在汗出太过的条件下,使用干姜甘草汤,以复其阳。 《金匮要略》中也用了干姜甘草汤,所谓的干姜甘草汤治疗的是口内多津液,大便溏泻,小便清长,以体内寒饮为主的肺痿。 干姜甘草汤可以说是扶阳的一个特殊方剂,跟桂枝甘草汤不一样,桂枝甘草汤主要针对的是心液丧失太多、心悸等症状为主的误治证; 干姜甘草汤治疗的是因为全身性津液丧失,特别是以肺气虚导致的上下不能收,以干姜甘草汤收之。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张仲景在治疗寒饮导致的咳嗽时,一般都是加上干姜、五味子,或者干姜、细辛、五味子。 干姜为收涩肺气之用,而五味子将肺气下降,收归于肾,细辛主要的作用还是将肾气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美的循环。 干姜甘草汤是一个经典方剂,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所以中医人,特别是想用经方治疗疾病的同道,都应该好好地了解一下。 因为不管是后面的四逆汤,还是理中丸,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