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民国民居建筑(三)

 新用户8287dExv 2021-12-16

《南京民国民居建筑》目录

注:目录中红色部分为本文《南京民国民居建筑(三)》所述内容,黑色部分是《南京民国民居建筑(一)》所述内容(详见本微信公众号《建筑传奇》),灰色部分是《南京民国民居建筑(二)》所述内容(详见本微信公众号《建筑传奇》),蓝色部分为续期《南京民国民居建筑(四)、(五)》所述内容。

      白下路273号近代建筑

  百步坡1号民国建筑

  百子亭19号、33号民国建筑

  板桥华兴村民国建筑

  北极新村民国建筑

  北京西路3号民国建筑

  常府街30号民国建筑

  成贤街民国建筑

  赤壁路3号、5号民国建筑

  慈悲社民国建筑

  大方巷民国建筑

  大锏银巷民国建筑

      颐和路上的民国建筑

  大树根13号民国建筑

  邓府巷民国建筑

  豆菜桥民国建筑

  多伦路民国建筑

  峨眉路民国建筑

  复成新村14号民国建筑

  复兴巷民国建筑

  傅厚岗32号民国建筑

  傅佐路民国建筑

  干河沿前街民国建筑

  高家酒馆民国建筑

  高云岭民国建筑

  牯岭路10号民国建筑

  鼓楼区老菜市8号民国建筑

  鼓楼四条巷民国建筑

  汉府街民国建筑

  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北园民国建筑

  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南园中山楼

       汉口路9号民国建筑

       汉口路30号民国建筑

        汉口路38号民国建筑

      汉口西路民国建筑

  合群新村民国建筑

  厚载巷民国建筑

  花家桥民国建筑

  花家巷民国建筑

  华侨路81号民国建筑

  慧园里民国建筑

  江苏路4号民国建筑

  金汤里民国建筑

  金银街2、4号民国建筑

  匡庐新村民国建筑

  昆仑路8号民国建筑

  廊后街民国建筑

  琅琊路9号、13号民国建筑

  乐业村民国建筑

  利济巷民国建筑

  莲子营民国建筑

  灵隐路民国建筑

  芦席营民国建筑 

      珞珈路5号、46号民国建筑

      马家街民国建筑

      莫干路民国建筑

  南冬瓜市20号民国建筑

  南京大学斗鸡闸4号民国建筑

  南秀村民国建筑

  宁海路2号、14号民国建筑

  宁夏路2号民国建筑

  宁中里民国建筑

  浦口区东门左所大街228号清末民初建筑

  普陀路10号、15号民国建筑

  七一里民国建筑

  青岛路35号民国建筑

  青石街民国建筑

  人和街9号民国建筑

  仁寿里18、20、22、24号民国建筑

  三山街民国建筑

  三省里民国建筑

  三条巷民国建筑

  上海路民国建筑

  申家巷民国建筑

  沈举人巷26、28号民国建筑

  水佐岗民国建筑

  四卫头民国建筑

  太平北路民国建筑

  太平南路民国建筑

  桃源村民国建筑

  陶谷新村民国建筑

  天目路18号民国建筑

  天山路民国建筑

  天竺路3号、15号、25号民国建筑

  卫巷15号民国建筑

  文昌宫民国建筑

  文昌巷民国建筑

  五条巷民国建筑

  武夷路4号民国建筑

  西康路民国建筑

  西流湾8号民国建筑

  校门口民国建筑

  玄武湖内民国建筑

  扬州路18号民国建筑

  雍园1号民国建筑

  雨花巷民国建筑

  云南路民国建筑

  镇江路民国建筑

  中山北路40号民国建筑

  中山东路民国建筑

  中央路民国建筑

  钟岚里民国建筑

汉口路9号民国建筑

汉口路9号之一民国建筑

        金陵大学陶园南楼建于1933年,坐东朝西,高二层,底部为城砖,上面为青砖,屋顶正中有一特殊造型,风格为大屋顶宫廷式建筑,气势宏伟,建筑面积1062平方米。

汉口路30号民国建筑

汉口路30号

      该建筑坐北朝南,普通风格,楼高两层,青砖灰瓦,建筑面积168平方米。现为南京大学职工住房。

汉口路38号民国建筑

汉口路38号

       位于南京大学的西侧,坐北朝南,普通风格,一层旧平房,青砖灰瓦,面积为86平方米。

汉口西路民国建筑

汉口西路71号

汉口西路71号

       原留美博士、金大第一位中国人校长陈裕光的住宅,始建于1920年。该建筑坐南朝北,大门向东,西式风格,砖混结构,楼高三层,另有地下室一层,计有房24间。

汉口西路132号

汉口西路132号

汉口西路132号

汉口西路132号

合群新村民国建筑

       合群新村位于广州路北侧。东起上海路,西通原北东瓜市。

合群新村6号民国建筑 张道藩旧居

     位于上海路的西端坡上,是一幢独立的院落建筑。该建筑为西式楼房,砖混结构,地上三层,另有地下室一层。青灰色墙面,平顶,一楼有立柱外置阳台,二楼则有露天阳台。总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院落内还有雪松、法国梧桐等巨树数株。环境颇为宜人,一幢极为适合人居的地方。

上海路合群新村7号秦景阳公馆

        主楼西式风格,坐北朝南,砖混结构,假3层带老虎窗,黄色外墙。1楼、2楼均有外置式阳台,另有附属用房小楼1幢,平房1幢。建筑面积443平方米。

合群新村8号 秦汾旧居

      该建筑为一处独立的别墅式院落,其主楼西式风格,坐北朝南,假三层,第三层有老虎窗,砖混结构,黄色外墙。一楼和二楼均有外置式阳台。另有附属房间,院内有巨树两株,另有其它花木等。建筑面积443平方米。

合群新村9-11号邓树仁旧居

      上海路合群新村9号与11号原为同一个院落,两座建筑基本是同一风格,均为西式楼房,假三层,带壁炉,有老虎窗,坐北朝南,屋顶为“人”字形坡架,黄色水泥外墙,青色大瓦。二楼有小型外置阳台。总建筑面积562.2平方米。

合群新村13号丁志磐旧居

      为西式楼房,坐北朝南,楼高两层,建有壁炉、老虎窗,屋顶为“人”字形坡架,黄色水泥外墙,青色大瓦。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

厚载巷民国建筑

厚载巷36号-1

厚载巷36号-1

厚载巷36号-1

       厚载巷36号-1建筑坐北朝南,高两层,带阁楼和老虎窗,门前一楼有四方立柱,二层有阳台,青色墙面,红色大瓦,坡顶,西式风格。


花家桥民国建筑

花家桥7号

       原下关区花家桥7号。主楼为3层砖混结构,坐北朝南,楼梯设在外,有后院;另有附属建筑2座。

花家桥8号 石库门


       现存建筑二栋,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小楼。二栋建筑东西一字排开,中间共用一院门,院门上有“锦庆里”字样。

花家巷民国建筑

华侨路81号民国建筑

华侨路81号民国建筑位于华侨路81号大院内,占地23679.1平方米。

华侨路81号

华侨路81号

慧园里民国建筑

      素有南京“石库门”、城南“颐和路”之称的慧园里民国时期建筑风貌区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占地0.94公顷,位于太平南路西侧慧园街北侧,原为民国时期政商人员住所。风貌区内400米的巷子两旁现存22幢建筑,包括联排式和独立式花园住宅,类型多样,风格统一,反映了民国时期建筑群的典型风貌。

慧园里

慧园里
慧园里

慧园里

慧园里

慧园里

慧园里

慧园里

慧园里

慧园里

慧园里

慧园里


江苏路4号民国建筑

江苏路4号

       印度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原为高仰全于民国25年(1936)年所建,占地1719.7平方米,建有红砖,红瓦,砖木混凝土结构的西式两层楼房1幢22间,其主楼坐北朝南,高三层,红砖外墙,人字顶,青瓦带壁炉老虎窗,建筑面积约330平方米,西式平房3幢7间。

金汤里民国建筑

      金汤里位于淮海路中段北侧,与淮海新村相对,房型类似下面介绍的树德坊联排住宅。民国《首都志》即载有此里名。传交通银行一金姓行长最早在此建房,初名金香里。后汤姓资本家也在金香里边建房,并和金行长家结成儿女亲家,遂改名为金汤里。2006年因建设淮海路变电站,金汤里建筑被全部拆除。

树德坊

树德坊

树德坊

       树德坊,位于南京淮海路中段北侧,原与金汤里相邻,现东临双塘巷,南临淮海路,西临淮海路变电站,北临游府新村。民初,有绅商在此建房赠送给军阀陈调元作住宅,以“树德”二字加通名“坊”字命名,寓“树功立德”之意。

       树德坊1号至22号建筑群建于1931年。原有5幢老式二层石库门楼房,每幢4个单元,每个单元均为形式统一的独立院,砖木结构。每个单元楼上下建筑面积约80平方米。共占地2441.4平方米,合计建筑面积1998.5平方米。2006年,前面1幢楼房于淮海路拓宽时拆除。

金银街2、4号民国建筑

金银街2、4号

       民国建筑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金银街2号、4号,有两幢花园式别墅,这就是日本战犯冈村宁次曾经居住过的寓所。现为南京大学教职工宿舍。

       金银街2号建筑,始建于1937年,系周惕勤的私宅。坐北朝南,砖混结构,三层小楼。金银街4号建筑,始建于1936年,系丁得心所有。主体为西式花园风格。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为三层小楼,正门开于西侧。

匡庐新村民国建筑

  

昆仑路8号民国建筑

       一座隐藏在湖南路闹市区附近的小院,这里是我国无线电事业的奠基者、民国时中央大学著名教授倪尚达先生的故居,已被列为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房子兼有中美两种风格,绿化不亚于玄武湖公园的一角,其设计师是当时中央大学建筑系主任刘福泰。

廊后街民国建筑

琅琊路9号、13号民国建筑

瑯琊路8号
      建于1937年以前,其院落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附属小楼1幢,平房数幢,建筑面积809平方米,原产权人为葛敬思。

琅琊路9号

       整个宅院占地面积1525.6平方米。西式铁制大门,坐西朝东。公馆主楼建于宅院西北部,为尖屋顶别墅式三层洋楼,砖混结构,钢门钢窗,黑色平瓦屋面,米黄色灰粉外墙,淡雅和谐,宛如画境。院内松杉棕竹,梅兰菊桂,花树繁茂,生气盎然。院内还建有附属建筑六幢25间,总建筑面积698.2平方米。

琅琊路13号

       宅院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015.9平方米。公馆主楼为西式二层楼房,砖混结构,钢门钢窗,青色平瓦屋面,青砖清水外墙,白漆勾画砖缝。院墙与主楼外墙,色调一致,冷峻整洁,院内另有西式平房三栋,为辅助用房,共计四幢20间,总建筑面积349.2平方米。楼前大片草地郁郁葱葱,树木茂盛,小院宁静安详。

琅琊路14号


      澳大利亚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建于1937年,其院落占地面积94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2幢,平房数间,建筑面积543.9平方米,原产权人为韩文焕。

琅琊路16号

琅琊路16号

琅琊路16号

琅琊路16号

       戴端甫公馆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街道颐和路社区琅琊路16号,路北段街东侧,西康路与珞珈路之间。该建筑建于1935年,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有砖木结构西式楼房1幢,平房3幢,建筑面积571平方米,其中主楼为329.2平方米。原产-权人戴端甫。

乐业村民国建筑

鼓楼区乐业村15号,即原中山北路84号。

鼓楼区乐业村15号,即原中山北路84号。

鼓楼区乐业村15号,即原中山北路84号。

鼓楼区乐业村15号,即原中山北路84号。


       建筑原系丁福成于1930年购置土地,翌年建成,作为礼和洋行南京办事处使用,和外交部大楼一南一北,望衡对宇。其主体建筑坐北朝南,西式风格,清水外墙,红砖嵌线,大门原向西,南侧也有开门,现大门朝北。原占地面积近2亩,建筑面积454平方米,有西式洋房1幢11间,中式平房3幢10间,计有各式房屋4幢21间。原建筑周围尚有花园,主体建筑南侧尚有一水塘,现两处设施均不复存在,现仅余主楼与东侧附设平房。


利济巷民国建筑

利济巷2号

利济巷2号

利济巷2号

利济巷2号

利济巷2号

利济巷2号

利济巷2号

利济巷2号

利济巷2号

利济巷2号

利济巷2号

利济巷2号

      原由国民党中将杨普庆于1935年至1937年间建造,名为“普庆新村”。共保存有7幢房屋约2000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也是唯一一处被在世慰安妇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

莲子营民国建筑

       莲子营44号建筑是民国教育家姚文采先生的旧居,称“姚公馆“,建造于上世纪20年代,2007年被强行拆除。后又在在南京长乐路与平江府路交叉路口东侧,仿建了一个,称“文采书屋”。

莲子营44号

莲子营44号

莲子营44号

莲子营44号

莲子营44号

莲子营44号

莲子营44号

莲子营44号

灵隐路民国建筑

灵隐路8号

       建于1937年以前,其院落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附属二楼1幢,平房2幢,共计建筑面积426.5平方米,另有防空洞一座,原产权人为温应星。

灵隐路13号

     陈剑修旧居,建于1933年,其院落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3幢,总计建筑面积394.6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面积303.8平方米。

灵隐路5号

       徐怀永旧居,建于1937年以前,其院落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附属二楼及平房各1幢,建筑面积454.7平方米。

芦席营民国建筑 

       芦席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中央路西侧,原南起马家街,北至黑龙江路。芦席营本是明代军营留下来的名称,现在也只留下门牌号。

珞珈路5号、46号民国建筑

珞珈路3号

       建于1937年,其院落占地面积748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1幢,建筑面积340平方米,其中楼房建筑面积284平方米,原产权人为刘绍远所有。

珞珈路5号

珞珈路5号

珞珈路5号

       原主人是林宛义。1946年7月汤恩伯以其妻王竟白之名,从姓林的手中购得。小院占地748平方米,主楼为一西式三层砖混结构的楼房,有客厅、书房、卧室等房间12间。小楼外观是红瓦红色拉毛水泥墙面,院内绿树成阴,曲径通幽。

珞珈路7号

       建于1937年以前,其院落占地面积1008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栋,附属小楼1幢,平房3幢,建筑面积643.1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面积296.7平方米。

珞珈路9号

珞珈路9号
珞珈路9号

       卓君卫公馆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珞珈路9号,路东段南侧,建于1935年,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有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平房各1幢,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其中楼房建筑面积约290平方米。现存主楼坐北朝南,高2层,局部3层,红砖外墙,木制门窗,四坡顶,人字顶交错,红瓦、青瓦,南侧三楼为露台,具有闽南地区的现代派洋楼风格。

珞珈路13号

       建于1935年,其院落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附属楼房2幢,平房1幢,建筑面积336平方米,原产权人为萧缉亭。

珞珈路21号

       刘士毅旧居建于1937年以前,其院落占地面积945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附属楼房1幢,平房1幢,建筑面积462.7平方米,原产权人为蔡吉卿。蔡吉卿(身份不明),将该产卖给岑德广。岑德广据记载为汪伪政府重要职员,抗战胜利后该产被没收,后由刘士毅居住。

珞珈路38号

       院落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数间,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原产权人为戴坚。

珞珈路40号

       建于1937年,其院落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班牙风格的楼房1幢,附属楼1幢,平房3幢建筑面积661.6平方米,其中主楼476.4平方米,原产权人为张淮明。

珞珈路46号,原瑞士公使馆旧址。

珞珈路46号

       于1936年购地1146平方米兴建的住宅,主楼为西式三层楼房,砖混结构,房间共有12间。另有平房2幢4间。

珞珈路48号

        竺可桢旧居建于1935年,其院落占地面积1083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3幢,建筑面积456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233.8平方米,原产权人为竺可桢。

珞珈路52号

       建于1937年,其院落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楼房1幢,平房数幢,建筑面积279.8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面积为199平方米,原产权人为冯铁裴。

马家街民国建筑

莫干路民国建筑

莫干路1号

      建于1935年,占地面积504.3平方米,主楼平房各一幢,西式风格,原产权人为张帆。 
莫干路4号
莫干路4号

      建于1934年,其院落占地面积为9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附属小楼1幢,平房3幢,建筑面积374.6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面积为227.4平方米,原产权人为张耀五。
莫干路6号

      范汉杰旧居建于1937年以前,其院落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3幢,建筑面积394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面积346.4平方米,原产权人为许擀方。许擀方,伪立法委员,解放前夕逃往香港,1946年许将该处出让给范汉杰居住,直至解放前夕。
莫干路8号

      建于1935年,其院落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2幢,建筑面积390.1平方米,原产权人为宁雨天。

莫干路10号

      建于1935年,其院落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附属楼房1幢,平房2幢建筑面积482.04平方米,其中楼房建筑面积279.9平方米,原产权人为陆殿杨。

莫干路14号

      建于1937以前,其院落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2幢,建筑面积为407平方米,其中楼房建筑面积为320.2平方米,原产权人为程中行。
干路15号陈逸凡公馆
莫干路15号

       陈逸凡公馆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街道颐和路社区莫干路15号,路中段街南侧,建于1931年,占地面积890平方米,有西式风格主楼、平房各1幢。主楼坐北朝南,假3层,米色拉毛外墙,青瓦人字顶、四坡顶、尖顶交错,带壁炉,南侧正中开拱形门,东南侧2楼带露台。主楼北侧一排附属平房,中部联廊连接主楼,均为米黄色拉毛外墙,青瓦人字顶,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房屋造型优美,为典型西式花园洋楼,原产权人陈逸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