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啤酒行也诞生了一个龙头企业——麒麟控股,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中持续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回报。日本啤酒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啤酒——发泡酒——第三啤酒——无酒精啤酒四个阶段:1970年代以前,日本啤酒行业就已经形成龙头稳定格局。日本啤酒企业很早就实现了行业寡头垄断地位。早在二战结束时期,麒麟、札幌就占据了市场上的较大份额。在1950-60年代,宝酒造、三得利、朝日啤酒等行业新星开始逐渐扩大份额,并且与麒麟、札幌等共同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1970年代至1990年代,伴随着日本消费规模的提升,龙头开始采用多样化策略推出产品。1994年日本的酒类销售许可缓和,叠加超市和便利店行业的发展,部分龙头开始拓展新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推进了产品多样化。1990年代至2010年前后,为了降低税收政策影响日本啤酒企业开始推出发泡酒。由于日本政府1994年至2003年间多次针对啤酒、发泡酒调整税率,三得利首先开发出了发泡酒,随后札幌、麒麟等其他龙头也迅速跟进。最终催生出麦芽比率为0%的第三类啤酒。2010年后,日本社会的消费欲望降低,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发生变化,无酒精啤酒开始逐渐发展。 行业格局长期稳定及政策变化是日本啤酒行业形成寡头龙头的主要原因。早在1900年代之初,日本的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就已经在市场上一家独大。二者结束后,大日本麦酒被分拆成日本麦酒(包括札幌、惠比寿等品牌)和朝日麦酒。此后麒麟、札幌、朝日和三得利一直是日本啤酒行业的龙头,行业地位长期稳定。在1990年代日本的酒税政策发生变化时,龙头企业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迅速推出能够将影响化解的新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地位。 下面我们分析龙头企业麒麟控股。麒麟也是日本啤酒行业龙头之一,2018财年麒麟实现销售收入1156.91 亿元,净利润98.40亿元。公司旗下业务包括酒类、软饮料和制药业务。日本综合饮料部门从事制造和销售啤酒,气泡酒和新酒精饮料产品,以及制造和销售葡萄酒,进口酒精饮料,以及汽车运输和食品工业相关工程业务。大洋洲综合饮料部门生产和销售啤酒,牛奶,乳制品,矿泉水,果汁和调味品。海外其他饮料部门参与软饮料的制造和销售,如可口可乐。制药部门涉及制药和销售医药产品,以及药品的研发。 麒麟的竞争优势在于有竞争性爆品及多样化策略。竞争对手朝日“Superdry”推出三年后,麒麟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一番榨”以抗衡朝日。一番榨一经推出就成为麒麟史上最成功单品。然而,一番榨由于推出时间较晚,最终还是没能将朝日产品取代。因此麒麟选择了多样化策略。除了啤酒之外,饮料、葡萄酒、啤酒机等都是麒麟的新业务收入来源。此外麒麟还大力发展海外市场,以此来减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 业绩方面,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最近12个月主营业务收入为19.48千亿元,较2018年全年增长0.89%;最近12个月净利率为6.93%。估值来看,公司2020年2月9日的PE值为35.64。 公司股价从 1974 年 144 日元上涨至 2019 年 2390 日元,涨了 16 倍。每股收益从 1992 年的 0.36 美元上涨至 2019 年的 0.62 美元,涨幅达 74%;市盈率从 1992 年的 16 倍上涨至 2019 年的 35 倍,涨幅为 1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