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突然脾气暴躁、丢三落四...可能是这种疾病的早期信号

 成靖 2021-12-16
2021-12-14 14:28·蓝生脑医

现在,请闭上眼睛,沉浸式地想象一下:

假如,有一天,你走了几十年的回家必经之路,突然茫然起来,不知所措,因为你不知道哪条路可以带你回家......

假如,有一天,你摸着日夜陪伴你的手机,心中充满焦虑,因为你不知道该怎么使用了......

假如,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家,面对一群等你回家而焦急万分的家人,你却不知所措,因为你已经不认识他们了......

这时的你,心中是不是满是恐慌、孤独、痛苦?

我们只是在想象,其实,患者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和痛苦。

这种记忆的丧失,可能就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表现。

当听到阿尔茨海默病时,你是不是觉得,这个疾病离自己很遥远,自己一定不会有。

其实,AD患者无处不在,可能就在我们周围。随着年龄的增长,AD的发病率也会相应地增加。谁都不能保证,AD永远都不会找上自己。

只有全面认识AD,我们才能尽可能地去预防和远离它。

警惕!突然脾气暴躁、丢三落四...可能是这种疾病的早期信号

先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故事1:

“你是不是偷我的退休金了?还有我的玉手镯是不是也被你偷走了?你这个不孝之子,我要报警,我要去法院告你!”这是母亲第五次发难,周女士伤心又无奈地摇摇头。

眼看母亲脾气一次比一次暴躁、歇斯底里,周女士感到深深地自责:如果平时多关心关心母亲,早点发现病情,也许不至于这样了......

周女士回忆母亲这段时间的变化:母亲之前一向温柔贤淑,从没大声说过话,更没跟人红过脸。前段时间,母亲却很反常,时常一个人哭闹,脾气也大。

她以为母亲年纪大了,难免孤独,需要多陪伴,于是回家去看望母亲,还不忘带着母亲平时最爱吃的食物。

结果,却反遭母亲劈头盖脸地骂,还怀疑是自己偷了母亲的钱和首饰。

看着母亲对自己的疏远,周女士痛苦极了,她非常怀念跟母亲亲密无间的时光。

要不是母亲患了AD,她们母慈子孝的关系,是谁也动摇不了的。

警惕!突然脾气暴躁、丢三落四...可能是这种疾病的早期信号

故事2:

这天,李阿姨实在忍受不了,逃离了东家,她发现:被她照顾的李大爷越来越古怪。

退休时,李大爷每天下下棋,喝喝茶,遛遛弯,自由自在。直到有一天,李大爷竟然失踪了。

家人花了一天多的时间,最后在离家二十多公里的派出所找到。

见到焦急的家人,李大爷却一脸的茫然,他记不起自己当时为何出门。

之后,这种迷路回不了家的事情越来越多,家人不得不找个保姆专门照顾李大爷。

可是,面对着照顾自己的保姆,李大爷脾气坏透了,总是无缘无故恶语相向,保姆受不了,选择了离开。

家人都很无奈,只能送李大爷去了养老院......

后来,李大爷进展到了AD的中晚期,几乎完全失忆。

但是,唯一的,他只记得自己的父母,父母的照片被保存在他的床头,不许任何人动。

警惕!突然脾气暴躁、丢三落四...可能是这种疾病的早期信号

AD患者会逐渐失去智力和记忆

这对于患者的家属,是非常残忍的。他们眼睁睁看着昔日的亲人忘记了所有的一切,还有日渐衰弱的身体。

不仅如此,照顾AD患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财力、体力,患者对此并不会理解,反而经常会与家人产生矛盾和冲突。

这些无疑都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在中国的老年人中,AD的发病率是5.56%,每100个老年人中平均有5~6个AD患者。

AD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AD的发生是由基因、生活方式和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确切的病因至今不明,AD的病理变化是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元纤维缠结

最终,患者大脑中的神经细胞逐渐萎缩甚至死亡,或者是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出现异常,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语言、计算、行为等。

警惕!突然脾气暴躁、丢三落四...可能是这种疾病的早期信号

发生AD的风险因素

下面这些因素可使AD的患病风险增加:

1、年龄,是最大的危险因素。据2017年的统计,在所有的AD患者中, 65 ~74 岁的人占16%,75~ 84 岁的人占44%,85 岁及以上的人占38%,而65岁以下患者仅占4%;

2、有AD家族史,如果父母或者是兄弟姐妹中有患AD的,那么患此病的风险会更高;

3、唐氏综合征,许多唐氏综合征患者同时患有AD,且发病时间比普通人群早10~20年;

4、性别,女性患病率更高,一方面可能与女性平均寿命比较长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女性绝经后激素水平改变有关;

5、轻度认知障碍,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人进展为AD的风险会增加;

6、有头部外伤史

7、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

8、不良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吸烟(包括二手烟)、长期睡眠不足、高盐高脂饮食等;

9、教育水平低(低于高中)和较少的社交活动。

警惕!突然脾气暴躁、丢三落四...可能是这种疾病的早期信号

AD的防治

至今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治愈AD,或者能逆转病情进展。目前的治疗目标主要是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所以AD重在预防。

针对前文所述的危险因素,预防AD,我们要做到:

1、尽量接受更多的教育,多参与益智的活动,多读书,多学习,多动脑;

2、尽量避免听力下降,如果有听力障碍,尽早佩戴助听器;

3、随时注意安全,避免脑外伤;

4、控制血压;

5、戒酒;

6、控制体重,体质指数BMI控制在18.5~23.9之间,男性腰围不超过90cm,女性腰围不超过85cm;

7、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抑郁,有抑郁症的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8、戒烟;

9、多参与社会活动,多与同龄人交流,避免社交隔离;

10、坚持运动,运动可改造大脑;

11、控制血糖;

12、尽量避免去空气污染的地方,如少去车多的马路边,雾霾天少外出。

警惕!突然脾气暴躁、丢三落四...可能是这种疾病的早期信号

不可忽视AD的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的前提是:早期发现!

AD最主要的症状是:记忆力减退,尤其是对近期的事物容易遗忘。同时,还会有语言障碍、情绪波动、容易迷路、忘记时间等症状。

如长辈突然脾气变得暴躁、经常忘记回家的路、词不达意、丢三落四等类似现象,千万不要觉得“年纪大了,是正常的”,需要尽早带他们去医院检查,及时干预,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举报
评论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