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咱们村‖走进“谷子地”唠唠“小米哥儿”/周吉福(编辑亚静)

 乡愁文学 2021-12-16

​走进“谷子地”

唠唠“小米哥儿”

    文/周吉福

早就想写写他,但不知从何下笔。写他热爱文学,吟诗作赋,但没有著书立说,只是爱好而已;写他能歌善舞,但没走上“星光大道”只是情趣使然;写他厨艺高超,但滴酒不沾,也是淡乏气氛……那就还是写写他的主业吧。

他生活在农村,职业是农民,技能是农活。但他却在自己的黑土地上,干出了一番事业,应了那句经典的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用农村百姓的俗语就是:“龙王爷的儿子没有不会凫水(游泳)的”

初识他是在几年前秋季的一天,我随“龙潭文学沙龙群”去乌拉街杨屯采风,我们走进一家大大的农家院,宽阔的农家院子,坐北朝南的大砖瓦房时尚大气,敞开门的厢房里井然有序地摆放着一摞摞的粮袋子,门前的园子里的蔬菜水果精神着呢:红彤彤的西红柿、绿油油顶花带刺儿的黄瓜、长短均匀的紫色茄子、豆角架上鼓囊囊的“花雀蛋儿”、树上压弯枝的海棠、房前一排盛开着的菊花……无不透着田园生活的诗意。还有那摆放在院落一角的石磨、磨杆、仿佛转动出过去那风风雨雨的故事……在这家正房的后面,是一大片谷子地,满眼的谷子穗儿都低下了头,形成一道道弯弯的金钩儿。我想,那一定是成熟的思索,是丰收的沉默。我们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当然也是小心翼翼地走进谷子地里,留下自己的倩影、留下对谷子地的眷恋……

在这户农家院的内墙上,我的目光盯在一张有关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上,上面的名称是“吉林市龙潭区恕清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的范围大体是“谷物、蔬菜以及相应的深加工”等。原来这家的主人,就是我们的采访对象,也就是这位叫“常恕清”的人,给了我动笔的素材。

初识此人,总不能忽略他的长相吧,既然用“他”作称谓,肯定是男的了。“浓眉大眼、高大魁伟、风流倜傥”等这些词语他根本沾不上边,小个儿、小脚儿、小眼睛是对他高度凝练的概括。他小个儿却结实健康、他小脚儿却健步如飞、他小眼睛却闪烁聪慧睿智,这也应了那句话:“秤砣虽小压千斤”。

他大号叫常恕清,今年52岁了,中共党员。在我们群里,很少有人直呼其名,有人叫他的网名“谷子地”,更多的人,不管年长的和年轻的,都叫他昵称“小米哥儿”。这一切都和他种植谷子有关、和他经营白小米有关。我虽然比他年纪大一些,我也叫他“小米哥儿”,在以下的叙述中,我就用“小米哥儿”作为主人公吧。

小米哥儿家住乌拉街杨屯村,乌拉街曾经是白小米的故乡,乌拉街的白小米熬粥香甜醇厚,捞出的小米饭柔糯蓬松,据说乌拉街的小米曾经是大清朝点名进贡的精品。现在市场上一些经营白小米的商家摊贩,也都口口声声标榜自己经营的白小米是产自乌拉街的,可见乌拉街的白小米是多么令人向往的、舌尖上的美食啊!

可是最近几年,种植谷子的人家越来越少,就连曾经以白小米为傲的乌拉街本地人,也都不愿意种植谷子了。究其原因,现在农家都愿意种植玉米,一来现在玉米的收购价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二来种植玉米省事,播完种,打上除草药,基本上就完事了,不用太多的后期田间管理。余下的时间还可以外出打打工增加点额外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小米哥儿是土生土长的乌拉街人,他亲眼见证了乌拉街白小米的荣辱兴衰,很多小米哥儿省内外的亲戚朋友,都联系他要“整点”乌拉街的白小米,可是总不能拿不是乌拉街自产的白小米去应付吧,这不是小米哥儿的性格。于是乎,小米哥儿萌生了“我要把乌拉街的白小米种植起来,恢复乌拉街白小米昔日的辉煌,也算为家乡扬名,为传统立万”了。

当小米哥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一些乡亲们的时候,大家都不同意小米哥儿的想法,理由还真的挺充分:“哥们!现在种大苞米多省事、还挣钱。种谷子你也不是不知道,从种子下地到成熟,中间田间管理老费事了,不但需要几遍铲趟,就说拔草间苗吧,撅腰瓦腚的,多辛苦呀!再说你家就你一个劳力,儿子上学,还要照顾行动不便的姐姐,你能忙过来吗?……”大家七嘴八舌地打着“破头楔”,小米哥儿也知道大家的善意提醒,但是小米哥儿又是一个认准一条道就要跑到黑的主。“我主意已定了,就种一年看看,不行再说,不过到时需要大家帮忙的时候,大家可别看我笑话儿啊!”“那哪能呢,好歹我们也是乡里乡亲的……”

小米哥儿自家房后有半垧地,原来种的玉米,上秋时小米哥儿早早把玉米收到家,把玉米秸秆处理掉,把玉米茬子刨除并移到地外,然后把农家肥用手扶拖拉机运送到地里,购买了经吉林市农业科技部门推荐的谷种等。他作好了备耕的准备,就等开春种谷子了。

春天积雪融化后,小米哥儿用铁锹把堆在地里的农家肥均匀地铺撒开,当能犁地时,小米哥儿用手扶拖拉机把地里的黑土破开成垄,小米哥儿南北打的垄又直又匀称,谁看了都啧啧称赞。

开始播种谷种了,左邻右舍的乡亲们都主动过来帮忙,小米哥儿播种的方法延续了传统的播种方法,手扶拖拉机在垄上用专用犁铧划出一道沟痕,紧跟在后面的是提着点葫芦点谷种的人。说到点葫芦这个工具,想必很多人都没见过,或者没听说过。点葫芦是传统专门用来播种谷种的。其形状和操作方法是这样的:一个成熟的大葫芦在上面抠一个能伸进拳头的窟窿,掏出里面的籽瓤,等葫芦干透结实以后,在底部的一侧再抠一个直径十厘米的方口,把提前做好与方口一样的、一米多长的木筒镶进去,在木筒的顶端用笤帚糜子扎成槽型沟状即可,这就是点葫芦。播种的时候,先把谷种倒进葫芦里,点种的人用一只手提着点葫芦,一只手用木棍儿轻轻地敲着木筒,谷种顺着木筒流进顶端的笤帚糜子里,再从笤帚糜子的空隙里流进犁铧勾出的沟痕里。点种的人是需要一定技术的,木棍敲得重或急,谷种就下的快,容易浪费,木棍儿敲得轻或慢,谷种下的少容易缺苗,而且点葫芦顶端的笤帚糜子距离垄痕的距离还要调整得恰到好处,这个点种的活是小米哥儿亲自干的。点种后边是三个踩格子的人,他们负责把点过谷种沟痕两边的土均匀地划到谷种上,排队踩格子的人依次把前边没踩到的地方用土盖上,保证谷种完全藏身土下,这同样是技术活,土不能盖得过厚或过薄,否则都会影响出苗率。踩完格子还要用石磙压一遍,起到土壤平整和保墒的作用,光播种就是这样的繁琐。

谷子出苗了,在出苗的这段过程中,还要用锄头铲土除草,用犁铧再趟成垄,这不算最难的,难的是拔出谷苗里的草。这需要蹲在地垄沟里,不但要拔出谷苗里的杂草,还要给谷苗间苗,就是拔出多余的谷苗,让谷苗在合适的间距、株距中生长,这是劳动强度特别大的活,长时间地蹲着,那是腰酸背痛的,况且有些草和谷苗极其相似的,整不好会把谷苗拔下来了。小米哥儿在空间发过给谷苗拔草的视频:十来个人顶着如火的骄阳,或蹲或弯腰地在地里拔草……小米哥儿说过,为了小米的质量,是坚决不施任何除草剂等农药的。

谷子成熟的时候,小米哥儿他们把成熟的谷穗儿用镰刀割下来,在自家宽敞的院子里,铺上大大的帆布,把谷穗儿平铺在上面,用手扶拖拉机拴上石磙,不停地在谷穗儿上面转圈儿碾压,直到把谷粒儿完全脱粒下来。然后把谷粒儿攒堆过风去屑,就这样金灿灿谷子装进袋子送进了仓房。这样脱粒的谷子是参不进半点沙子的。

这一年,小米哥儿的谷子获得大丰收,磨出的小米又白又整齐,去了送给亲朋好友,还卖掉一些。买主基本上都是亲自上门的,小米哥儿在家用锅分别煮了小米粥和捞了小米干饭,凡是来买白小米的,都让他们先尝尝,吃过的人都说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小米粥和小米干饭了。这一年,小米哥儿连同他的小米出名了。交了人了,挣了钱了,有些买家甚至拿着大把现金提前一年订购。有些乡亲看见小米哥儿种谷子有利可赚,也跃跃欲试,也想种谷子了。

小米哥儿看到一部分人想种谷子的积极性,便有了更大的想法。他于2011年4月份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吉林市龙潭区恕清种植专业合作社”,办理了经营执照,自己任董事长,注册资金100万元,种植面积300余亩,主营白小米杂粮等。

从他创办合作社至今,小米哥儿的合作社已经运作了10个春秋了,在小米哥儿辛勤的、智慧的领导下,在参与社员的努力下,他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4年,他们注册的“穷八家”白小米商标被评为“吉林市知名商标”。说起“穷八家”白小米商标的命名,这里还蕴含一段历史传说呢:清朝康熙大帝微服东巡打牲乌拉(乌拉街)时,偶感风寒,虽有御医跟随诊治,却不能立即痊愈,此时又腹中觉饿,适逢来到一处只有八户人家的小村落,进入一户人家,只见其家家境不好,看来比较穷,正赶上屋内村妇在锅中熬点小米粥,康熙要了一碗喝下去,顿觉粥香醇厚,柔糯可口,一碗粥下肚,风寒即好。于是龙颜大悦,便封此小米为“穷八家”,并作为贡品上献朝廷……小米哥儿巧妙地利用历史传说作为商标的命名,足见其匠心独到。

2017年,江城日报以“优秀农业带头人”对其作了报道,江城日报还把他这里作为实践基地。吉林市电视台也对其作了跟踪报道。这一年,中央电视台“生财有道”栏目、“粟稷中国”栏目、2018年央视“农广天地”栏目都为小米哥儿和他的合作社录制了宣传节目。

2018年吉林省乡村频道也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这一年他被评为“吉林市打牲乌拉皇室贡品加工技艺传承人”

2021年7月他被评为“吉林省乡村人才农产品加工高级农技师”“吉林省乡村振兴优秀人才”。

小米哥儿取得的成就除了源于他的勤劳和悟性,也在于他不断地学习积淀,他于2019年曾参加了吉林省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并以优异的成绩结业,这对他来说如虎添翼。省城举办的几届农博会,小米哥儿的摊位总是被大家热情关注的对象。

小米哥儿是一位有超前眼光的人,他在继承发扬传统的同时,也大胆科学地创新,他把自己从种到收的过程,都通过视频介绍给大家。在主营的项目上,又发展连带经营,让效益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扩大化,他推出了小米煎饼、粘豆包、玻璃叶饼、小米白酒等熟食和酒水,很受大众的青睐。大米、高粱米、大黄米相关的杂粮以及土豆干、黄瓜钱、蘑菇、蕨菜也都堂而皇之地走上了柜台,同样好评如潮。

小米哥儿空闲时间还写诗作赋、唱歌跳舞、扭秧歌、登山赏景、研究面案菜肴,也是一位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小米哥儿和他的合作社成功了,当然以小米哥儿的性格,他还会有更长更远更好的打算,我们期待着,丰收“谷子地”再唠“小米哥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