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怎么可能得抑郁症?

 侨见欧亚 2021-12-16

因为遇到一些所谓打着心理咨询的机构或者人员,轻易就诊断人家是典型的抑郁症状",想来有些可笑。一些人,连基本的医学常识都不知道,却可以那么大胆的替人诊病。公立医疗机构和医院不是慈善机构,但至少也不是100%的商人。 

卫生署、医管局的官网上各类科普知识很多,改善很多后,一边巩固治疗,也系统了解了这个叫做'抑郁症”的的症状和相关问题。期待可以帮助类似的人,尤其不要被某些标榜的咨询治疗师所误导。是病,得看医生。法院也宣判过,心理诊所不属于医疗机构。

常人理解 抑郁症是 简单的情绪低落。其实不是的,真正有症状的时候、不乐意说话,工作可以应对和处理(智商和理智没问题),只是逐渐发现 活力等无法接受和理解 。

治疗后,关键是现在内心的活力和身体的精力能量都恢复了;和情绪低落没有太大的关系。生活中总会有开心不开心的,正常的都可以控制和管理自己的生活情绪。抑郁症,需要吃药的话,就严格遵医嘱吃药,可以缓解和控制的。

然后逐渐体力、精力和动力恢复了,可以继续锻炼,开始就是个会呼吸的人肉机器人,哪来活力去启动这个机器,更别说力气跑步。

大脑里有点故障,吃药缓解,然后稳定巩固 ,保持运动和合理作息才是正道。


连自己都不太清楚到底什么时候有抑郁症的状态,因为没注意这回事,以为是脾胃虚寒的累?至少半年以上,每天都是累的感觉,早晨起来后肩背酸痛,胸口时不时的累;

下班回住所后每天都疲惫不堪,虽然根本没有做什么体力活。虽然不感觉困意,也有睡不够的觉。自己感觉像两个人,上午和下午不一样。感觉没有兴趣热情(不是自己想要的感觉),一些状态和自己真实的内心是像违背的。还有一种自己不喜欢的”懒惰“,每天斗争这种懒惰,更加感觉累。

早晨自己的理智和毅力控制不住自己去做事情,内心灰白、无悲无喜的状态,不是难过、不是低落、不是伤心、也不是绝望或者麻木等负面情绪,也不是开心等正面情绪,说不上来的一直情绪。下午感觉自己的状态与活力和上午完全不一样,是正常的。

但无论上午还是晚上,依然会时不时的经历怎么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感觉很难、很懒,知道要做事,但感觉一个开关需要启动。但启动似乎很难。做起来自己也知道没什么的。但摆脱不了那种懒惰的感觉。

 春节后,明显注意到自己讲话的时候,也是隔三差五的,不知道哪个时刻,说话会短路似的,或者最后要说的一个或两个词什么忘记了,或者就是说不出来。一句话又从头开始说一遍。 这些都没当作不正常的,以为年纪大了记忆自然不好了。(其实是认知障碍)。瞬时记忆力很差。

即便如此也没有想到抑郁症,不希望自己得抑郁症,认为它就不是一个病,直到发现吃药有效果(不是安慰剂)。因为自己一直以来感觉抗压能力很高,并且在那么高度压力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工作那么久也没有说抑郁或者无动力的。 

到自己感觉实在熬不住了,和友人说了感觉自己怎么早晚像两个人,不是自己想要那样的,友人参照其同事的状况,建议去看医生,被人吓得以为会变成精神分裂,才去看医生的。

在医生的诊断治疗下,服药一周就好转,尤其是那个时候逐步意识到它是病,并且可以治疗的,还是有效果的。此前潜意识里一直不认为自己得病,就以为是累,再正常不过了。

开始的时候,没当回事,好了点,就隔三差五的忘记吃药,感觉累,睡不够。有两周异常累,起来就累。上午起来吃了药,吃了饭很累,坐着都无力支撑的感觉,有近两个星期,吃了早饭,然后每天都是睡到11点半左右起来,下午还可以再睡2个小时。

 后面逐渐感觉恢复到了常态,虽然睡觉起来感觉不到自己睡了觉的,胸口也累。.


体力状态基本回复了,没有特别的情绪感觉,喜悦或者难过都没有感觉,不正常的平静。自10月中旬复诊后,胸口累的让人不舒服(不是窒息或者不能呼吸)的感觉已经消失了,在10月中旬到现在没有出现胸口累的感觉。这期间换过药一次,停了丁啥什么的,换新药服药第一天晚上睡觉,不困,眼皮合着,吧嗒一下就会睁开。第二晚上感觉没睡着。之后入睡逐渐正常。

每个人都可能 发生精神疾病。病就是病。大脑生病,和开不开心没问题。

不要抗拒抑郁症,开始几周到头3个月,我还是比较抗拒的,虽然吃药感觉好多了,但不认为它是病,感觉好了就不吃药,或者医生叫我吃2颗,我只吃一颗,甚至不想去复诊看医生。其实开始不乐意去任何医院的,没病的感觉去医院都烦死了现在想来,自己很幼稚,也无知的自大,以为自己扛得住。

也不要自己轻易给自己用个什么量测表就对照诊断得了抑郁症或者什么病的。

无理由累的感觉基本消失。 现在感觉自己恢复了大部分的正常状,现在做事情没有此前那么困难,逐渐感觉是正常的自己了,早晨起来背部也不那么酸痛等让人不舒服的疼痛感觉。

 睡眠已经基本恢复了常态。10月中旬开始,吃药开始几天偶尔入睡状态不是很好,但每天早晨的睡眠逐渐正常了,都是6点不到自然醒来,没有睡意了,不像以前,眼皮合上就要睡觉。因为那种特能睡的状态,也不是自己喜欢的,虽然可以从前天晚上9~10点就可以睡到次日中午12点或者下午2点。白天哈欠会很多,尤其坐车的时候连续不但的哈欠,但不是困的感觉,哈欠就哈欠了,也许慢慢就没有了。

头顶的木木感觉。有时候头顶右侧上方会木木的一种感觉,有时候两侧都有,似乎是这种抑郁状态就会有这种感觉。在10月下旬,到11月初,这段时间,有时候会感觉到这种“木木的状态,谈不上胀痛,但是可以感觉到有点不舒服在右侧头顶。有时左右侧头顶都有,大部分时候感觉到的右侧头顶。 

瞬时记忆、食欲。记性不好,上一秒记得要做的事情,转身忘记了,要重新慢慢想,有时记得起来,有时候需要场景还原,看见东西提醒才记起来。 以前吃饭都感觉一种负担,而必须做的事情(因为正常人,13顿,不该不吃的)。不太想吃饭,但是逼迫自己拿起饭碗,开始吃后,也可以正常的吃很多。到了11月初,吃饭的感觉好多了,下午没饿,有时也会主动找吃的。 

 经复诊后,开始认真努力记住按时吃药,整体都很好,但是开始害怕不吃药的状态,不知道什么因素会导致反弹或者不好的状态,尤其是类似看医生前的状态,不想也似乎无力再煎熬住那样的状态,生不如死,而且不知道怎么死;那种纠结折磨无力的状态,自己内心里是害怕的;在死与怕死,或者失常与正常的心智之间的斗争着。

尤其现在知道它是病态,害怕它再发生在自己头上。因为这种折磨比割块肉的直接疼痛要难受N倍,无以言表。

不要纠结病因,也许有很多诱因。例如压力,对于压力,自己也无法判断,到底什么是压力?一个事情没做的记在心头要去完成不算压力吧。或者不喜欢做必须得做的,也不能称其为压力吧?再大的压力,也敌不过10多年前在尼国的工作挑战和经历吧,天天像打仗似的。

因为没有不开心的感觉、也没有开心的感觉,一种平静无感觉的感觉。会笑也会流泪,虽然感受不到对应的情绪。

开心或者不高兴的事情,自己只能通过事情本身来判断,这个时候自己应该是开心或者生气/不高兴的诸如此类负面情绪的。能根据事情本身判断,可以表达不满或者开心的状态。但和看医生之前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如同一个人流了十几天鼻涕,然后不流鼻涕不塞一样。现在的身体和大脑的轻松感觉,也类似这样吧。没病症的折磨真好。尤其是当个体出现了状况而自己浑然不知的时候,是两种煎熬。

其他可以检测的器质性的,目前医疗技术水平限制导致大脑的局部不可以检测的病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 靠谱点。

有问题,需要正确寻求专业帮助。专业诊断,才是合理治疗或者帮助的前提。

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轻易否定药 ,或者轻易相信心理咨询。抑郁情绪 和抑郁症 都不能小看了。

因为专业的问题,专业医生帮助更好。好的医生,还是绝大数的。( 我不认为心理咨询师 或者心理治疗师 是医生啊,他们/她们和 医生没有关系,心理的阴暗或者偏激、性格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靠药可以解决的)。

 如果确定是抑郁症,不是心理咨询这么简单的。不是所有精神问题可以所谓的心理咨询可以解决的。心里学的理论和书,我也读了不少,从工作角度,一直在研究和学习行为心理学等。

脑袋这个东西,目前为止,全世界的医生都没搞清楚的。即使靠说话咨询,能治疗的也是个案。

大脑跟身体其他器官一样,也会生病,生病就找医生,不要别讳疾忌医,生病不是心里疏导的那么简单的。专业的事情,专业的职业医生人员处理。 如同 老年痴呆, 心里疏导?鬼话?!有病的需要的话也得吃药。通常, 自己也认为,非专业的医科毕业的执业心里咨询师有用,感觉社会机构的 应该和马路上的算命先生一样

如果是真的是抑郁诊,可大可小。免得误导人,贻误病情 或者没病的带来病情。


在这里只是分享个人案例,共借鉴,希望帮助可以需要帮助的人,希望可以帮助那些精神亚健康 或者抑郁症患者,不要害怕去看医生.( 是药三分毒,说明书那么一大张,遵照医嘱为主)。

It is the feeling that you will never to suffer it again, rather than die.

Believe the doctor's suggestions, and discipline to take the medicine.

They cannot cure it, but can help u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