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货币 布币是中国古代货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铲状工具曾是民间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现的铸币铸成铲状。 铲币:铸行于黄河中游农业发达的周、晋(韩、赵、魏)、纪、郑、宋等地,燕、楚二国亦有铸行。铲币可分原始布、空首布、平首布三种类型。 三孔布:战国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最为珍贵的品种,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名珍之一。 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 ![]() 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位于大冶市城区西南约4km的金湖街道办,发掘出自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至西汉末(公元1世纪)的采矿井、巷360多条(个),古代冶铜炉7座。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明)宋应星 宋子曰:首山之采,肇自轩辕,源流远矣哉。九牧贡金,用襄禹鼎,从此火金功用日异而月新矣。夫金之生也,以土为母,及其成形而效用于世也,母模子肖,亦犹是焉。精粗巨细之间,但见钝者司舂,利者司垦,薄其身以媒合水火而百姓繁,虚其腹以振荡空灵而八音起。愿者肖仙梵之身,而尘凡有至象。巧者夺上清之魄,而海宇遍流泉,即屈指唱筹,岂能悉数!要之,人力不至于此。 ——选自《天工开物》 来源:哈尔滨博物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