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鲁人文||马西良:探访滕州东史村玉皇殿

 微湖渔夫 2021-12-16

                                          马西良/文图

    文物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文化遗存的多少,说明这个地方对历史文化厚重的程度。

   滕州市高铁新区建设中一直重视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新区开发之始,就对所辖区域内的古树名木,桥梁,石碑等遗址遗存逐一登记入册,并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在开发建设中,文物遗存等都得到全面保护。

    高铁新区东沙河街道南部有两个殿,一直成为当地百姓十分信仰的场所。一个是王母殿村的王母殿,供奉着王母娘娘。另一个就是原镇政府南面东史村的玉皇殿,供奉着玉皇大帝,据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重修玉帝碑记:“治东八里许刁庄旧有玉帝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七年(1270年)傍村舍……”可知史村元初已有,早年亦有刁庄之名。后史氏祖族迁此,族支日繁,更名史村。因有重名,1982年更名为东史村。因此说东史村玉皇殿已有近千年历史。

     东史村地势低洼,东部是一个大岭,村里史姓居多,过去村里河沟纵横,一到下雨,村里道路难行。在村中间一条大路直通南北,几十年来,一座小庙居于路中间,庙前一株古槐匍匐余地,虽然树已枯竭,但每年还是虬枝勃发,郁郁葱葱。

    前几年村民史成军等有志之士,集资操心,对村中已有几百年历史的玉皇殿进行了修复,玉皇殿重见风采,对玉皇爷重塑了金身,建起了一处四合院落。现今大殿方正严谨为四合院形式。主殿祀奉玉皇泥塑一尊,四座侍像,威严庄重。东西厢房,供奉送子观音、财神爷,寓意神灵赐福百姓多财多福多子孙。对古树进行了保护,修建了围栏,对歪倒的树干加固支撑。说也奇怪,就在古槐的根部,这又生产出两棵楝子树,现在已有五六米高了,让村民对这处玉皇殿和古槐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史村在滕州高铁新区和墨子湖中间,墨子湖隧道基本修建好了。这次东沙街道党工委经过反复调研做工作,制定完善拆迁补偿政策,村民以大局为重,很快完成拆迁任务,为打通高铁新区到市区的道路清除了障碍。

   过去在东沙河镇工作,多次到东史村看到玉皇殿和古树,没有仔细考证。昨天去东史村考察玉皇殿,只见到原来的村庄全部夷为平地,墨子大道正抓紧建设。只有玉皇殿还巍然矗立在老村中间,几个师傅正在对玉皇殿围栏保护。走进玉皇殿,勾檐斗角,雕龙画凤,十分气派,特别是屋顶上的瑞鸟祥兽,显示出这出古建筑的久远和庄重。 据史村老教师史成俊介绍,东史村史氏祖先乃江苏栗阳侯史崇之后,元时因兵乱由顺天府(今北京)迁鱼台县庄里避难。后来又有微山湖边由原双井村迁滕东史村安居乐业。

    据史氏族谱记载 ,嘉靖年间村民史信甫为使村民免遭每年夏秋之水患,在村南挖土筑台,筹建玄帝之庙,镇水灾。玄帝庙落成后,香客络绎不绝,这一善举备受人们尊崇。此乃引兄长史道安夫妇不悦。每每回家,夫人常叨叨絮絮:吾家与老二风雨同舟十几载,同受人恭敬。老二建庙后,倍受人尊敬,村民都尊敬老二两口子。史道安听之,老二善举受人尊敬,我亦不能旁观,遂建庙之情油然而生。曰:吾若建庙,必超老二,花钱多少咱不能低于老二。天皇、地皇、人皇,均不及玉皇;若建,必建玉皇之殿。

     此后,史道安始筹建玉皇大殿。选址于村首,居玄帝庙东北200米处。为使玉皇庙宇气势轩昂,胜之玄帝庙,亦在庙东北向50米处挖土筑台,庙基地势突兀,夯实后,又从小宫山、万年村开挖巨石,运来加固地基,巨石(长2-3米,宽1米,厚0.2米),锻打砺平作基石。

    大殿屋顶采取硬山顶式风格,殿脊突兀,煞是惹眼。殿脊上点缀着若干仙人走兽,砖雕上也刻有许许多多不知其名的仙物,精致绝伦。两边垂脊均装饰着形态各异的神物,有龙有凤,有狮子有天马等;东西两边垂脊相对而称,给肃穆的大殿增添无穷的古色古韵。 大殿采用框架式整体结构,阔三间,十六根粗圆杉木作柱,每柱下有石鼓作垫,防雨水潮湿浸蚀。其殿横梁粗大,皆为实木,上置椽木,做工十分精细、匀称;后墙东西横梁中间暗处置木牌一,刻建村建庙之始末。请来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建设结构合理,坚固耐用,柱梁连接皆用扣榫,无一钉凿,牢固无比。

    大殿外墙皆取明代建筑风格,青砖、方石间隔而成;其墙砖虽没有长城、故宫之砖硕大厚实,但小而坚固。屋顶采用陶制灰色小泥瓦,正反相扣,滴水不漏,其虽没有孔庙琉璃瓦之精美,但亦具有古朴庄重之气,令人肃穆。

     玉皇殿峻工之后,成为十里八村之美谈,且一村二庙实属罕见。乡亲们无不夸赞史氏兄弟的善举,史氏兄弟亦皆出名。且随着史氏人口蕃衍众多,村名亦有南刁村,逐渐演变为史村。村中二庙亦有官家赐土地若干,供和尚、道士等主侍所用,常年驻有和尚道人看庙护殿,香火十分旺盛。后因事故变迁,玄帝庙一直由道人看守主侍,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后一道士孙恒,卒于七十年代末,庙遂荒废。玉皇大殿相传至光绪时,由李氏看管,入社后,作生产队仓库所用,保留至今。

      随着高铁新区建设村庄的拆除,远远望去,恢宏的大殿愈加气势如虹。经风沐雨,几经修复,玉皇大殿方成今日之格局。历经近千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世代的历史更迭,时事变迁,仍不失其神圣威严,护佑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传送着史氏兄弟修庙建殿祈福百姓的善举。

     历经千年风雨,玉皇殿护佑着一方百姓,成为当地百姓一种精神寄托和信仰追求的场所。到底是元朝初建,还是史氏兄弟后来续建,至今还是一个谜,有待后人继续考证吧。

    玉皇大殿默默地注视着众生,记叙着人生百态,成为高铁新区一处文化地标建筑,昭示着这片土地的古老和文化的厚重。

--------------------------------------------------------------------------------------------------------------

  马西良,山东滕州市人,作家、地方文化学者。山东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学会会员,《齐鲁晚报》副刊签约作家。在海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通讯、散文、随笔、小说作品300万字,出版了散文集《眷恋》《沉香》和文化读本多部。几十篇散文获国家省市大赛奖励或选入国家年度散文作品集。

壹点号山东马西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