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菜是我国八大名菜之一,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因浙江省地处我国东海之滨,水产资源丰富,所以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使得浙菜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以江河湖海众多的河鲜海产为源,以良田沃土的时鲜果蔬为本,浙菜得物产丰博之利,采碧海青山之秀,清鲜、细腻,像淡雅脱俗的茉莉,幽香可口,沁人心脾。 
自古繁华终不衰江南的美,不仅美在“东南形胜”,也美在“自古繁华”;不仅美在“春来江水绿如蓝”,也美在江河之外的“商贾云集,酒肆林立”。如果说灵山秀水是出自大自然的丰厚馈赠,那么美味佳肴便是点缀于山水间的饰物,彼此辉映、相得益彰,这同时也造就了浙江菜系独特的文化底蕴,品一口,暗香浮动,回味悠长。 
吴越大地,自古以来就是无数文人墨客笔下的“鱼米之乡”。丰富的自然资源,繁荣的商业经济,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浙菜醇正、鲜嫩、细腻、典雅的菜品格局。技艺之精、品种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浙菜分别由杭州菜、宁波菜、绍兴菜、温州菜四大流派组成,如果以诗歌作比。 杭州菜如柳永的诗,温婉隽永:以制作精细,清鲜爽脆,淡雅细腻为特色,是浙菜主流。 宁波菜则如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以海鲜居多,讲究原汁原味。 绍兴菜最神似陶渊明的诗,朴素自然:崇尚清雅,表现朴实无华,并具有平中见奇,以土求新的风格特色。 温州菜则如李白的诗,清新飘逸:口味淡而不薄,烹饪轻油、轻芡、重刀工。 博采众长特色明
很多人说,浙菜的口味南北交融,此皆因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带来了北方的烹饪方法,南料北烹是浙菜的一大特色。浙菜的主流——杭州菜更有“京杭大菜”之称,此名一直沿袭至今。京帮擅长制作难度较大的菜,如山珍海味类的熊掌、燕窝、鱼翅、海参等。强调吊汤、重火劲、重入味,菜品味醇、香厚,这对后来浙菜的发展影响重大。在杭州就有不少老厨师来自京帮菜馆,杭州菜中不少高档风味的菜肴,如清扒鱼翅、稀卤海参、蟹黄鱼肚等,其烹调方法与京帮大致相同。 
在口味上,浙菜既不像粤菜那么清淡,也不像川菜那么浓重,而是介于两者之间,采双方之长。注重口味纯真,烹调时多以四季鲜笋、火腿、冬菇和绿叶时菜等清鲜芳香之物辅佐,同时讲究以绍酒、葱、姜、糖、醋调味,借以去腥、解腻、吊鲜、起香。如东坡肉用绍酒代水焖制,醇香甘美。清汤越鸡则衬以火腿、嫩笋、冬菇清蒸,原汁原汤,馥香四溢。雪菜大汤黄鱼以雪里蕻咸菜、竹笋配伍,汤料芳香浓郁。 
在烹调上,浙菜擅长以炒、烩、炸、熘、蒸、烧,炒菜以滑炒见长,力求快速烹制;榨菜外松里嫩,恰到好处;烩菜滑嫩醇鲜,羹汤风味独特;熘菜脆嫩滋润,卤汁馨香;蒸菜讲究火候,注重配料,主料多,需鲜嫩腴美,烧菜柔软入味,浓香适口。这些烹调方法大都保持主料的本色与真味,适合江浙人喜欢清淡鲜嫩的饮食习惯,在某些方面也受北方菜系的影响,为北方人所接受。无怪乎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盛赞:“天下酒宴之盛,未有如杭城也。” 
在选料上追求“细、特、鲜、嫩”。浙菜选料精细,取用物料之精华,达高雅上乘之境;其二,菜品皆具地方特色;三讲鲜活,保持菜肴味之纯真;四求柔嫩,使菜品食之爽脆。凡海味河鲜,须鲜活腴美。 
注重本味口味注重清鲜脆嫩,保持原料的本色和真味。〈清〉杭州人李渔《闲情偶记》中曾认为“世界好物利在孤行”,意思是要吃上等原料的本味。但是烹饪的发展证明,所谓突出原料本味,并非原料经合理的科学的烹饪,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去其糟粕,即除用熟处理外,还需要用葱、姜、蒜、绍酒、醋等调味品,达到去腥、膻,增香的功效,驱逐原料的不良之味,增加原料的香味。 
例如,浙江名菜“东坡肉”以绍酒代水烹制,醇香甘美。由于浙江物产丰富,因此在菜名配制时多以四季鲜笋、火腿、冬菇、蘑菇和绿叶时菜等清香之物相辅佐。原料的合理搭配所产生的美味非用调味品所能及。如雪菜大汤黄鱼以雪里蕻咸菜、竹笋配伍,汤料鲜香味美,风味独特;清汤越鸡则以火腿、嫩笋、冬菇为原料蒸制而成,原汁原味,醇香甘美;火夹鱼片则是用著名的金华火腿夹入鱼片中烹制而成,菜品鲜合一,食之香嫩清鲜,其构思真乃巧夺天工。 
此类菜品例子举不胜举,足以证明浙菜在原料的配伍上有其微妙独到之处。在海鲜河鲜的烹制上,浙菜以增鲜之味和辅料来进行烹制,以突出原料之本。 制作精致浙菜的菜品形态讲究,精巧细腻,清秀雅丽。这种风格特色,始于南宋,《梦粱录》曰:“杭城风俗,凡百货卖饮食之人,多是装饰车盖担儿;盘食器皿,清洁精巧,以炫耀人耳目”。据南宋人笔记载,赵宋偏安江南,都在临安(今杭州),宫廷中就设有“意思蜜煎局”,专制各色雕花蜜煎以供御用。 
意思蜜煎局的厨师,或以木瓜雕成“鹊桥仙故事”,或“以菖蒲或通用草雕刻天师双虎象于中,四周以五色染菖蒲悬围子左右。又雕刻生百虫铺子上,却以藓、榴、艾叶、花朵簇拥。”由此可见南宋时期厨师食雕技艺之高超。 纵观当今浙江名厨综合运刀技法之娴熟,配菜之巧妙,烹调之细腻,装盘之讲究,其所具有的细腻多变幻刀法和淡雅的配色,深得国内外美食家的赞赏,均体现了浙江厨师把烹饪技艺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创造出了一款款美馔佳肴。 
如传统名菜“薄片火腿”,片片厚薄均等、长短一致、整齐划一,每片红白相间,造型尤似江南水乡的拱桥;南宋传统名菜“蟹酿橙”,色彩艳丽,橙香蟹美,构思巧妙,独具一格;创新菜肴“锦绣鱼丝”,9厘米长的鱼丝整齐划一(足见刀工底之深厚),缀以几线红绿柿椒,色彩艳丽和谐,博得广大食客的赞许。 许多菜肴,以风景名胜命名,造型优美。许多菜肴都富有美丽的传说,文化色彩浓郁是浙江菜一大特色。 浙菜代表菜:东坡肉 东坡肉(滚肉、红烧肉)是杭州名菜,用猪肉炖制而成。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东坡茄子 东坡茄子是从东坡肉演变而来的一道江浙地区汉族传统名菜。颜色枣红油亮,茄子软嫩鲜香,口感鲜甜适口。比肉更好吃的一道菜,也更适合夏日。此菜仿东坡肉做法,做菜的关键在于茄块要切大块,炸成枣红色。 
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也称为叔嫂传珍,是浙江杭州一道传统地方风味名菜。此菜通常选用草鱼作原料,烹制而成。烧好后,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鲜嫩酸甜。 
龙井虾仁 龙井虾仁因选用清明节前后的龙井茶配以虾仁制作而得名,是一道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杭州名菜。成菜后,虾仁白嫩、茶叶翠绿,色泽淡雅,味美清口。 
荷叶粉蒸肉 荷叶粉蒸肉是一款享有较高声誉的传统名菜。在清末,相传其名与“西湖十景”的“曲院风荷”有关。它是用当时杭州的鲜荷叶,将炒熟的米粉和经调味的猪肉裹包起来蒸制而成,其味清香,鲜肥软糯而不腻,夏天食用很适合胃口。 
宁波汤圆 宁波汤圆是浙江宁波著名的汉族小吃之一,也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据传,宁波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脂肪油、少许白砂糖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 
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大多数中国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嘉兴粽子 嘉兴粽子是浙江嘉兴特色传统名点,具有悠久历史。嘉兴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而著称。尤以鲜肉粽最为出名,被誉为“粽子之王”。嘉兴粽子因其滋味鲜美,携带、食用方便而备受广大旅游者厚爱,有“东方快餐”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