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街

 zhb学习阅览室 2021-12-16

作者:李贞琴

老街真的很老,老得没有人能说清它的年纪。

在我记忆里,这条老街,曾经拥有大城市的繁闹。

老街狭而长,街两旁是一家挨一家的店铺,如一条黛青的长廊。各家大门是片片木板排立起来的。木板原木色居多,讲究一点的人家,会刷上朱砂紫漆,这样看起来比别人家显得庄重气派。早上开门,主人在屋里一块一块卸下厚重的门板,叠放在一旁,于是,外面街上的热闹,便蜂拥进入各家店铺。晚上,外面漆黑的时候,主人再一片一片插上门板,关上了老街一天的喧腾。

周鑫 摄

做买卖的乡下人喜欢赶早。天刚蒙蒙亮,他们就肩挑扁担,扁担两头的箩筐里是跟着节令生长的蔬菜瓜果,春天有韭菜、香椿、笋子;夏天有苦瓜、丝瓜、茄子;秋天有茼蒿、莲藕、小白菜;冬天有萝卜、芋头、山芋等。在没有乡村公交车的年代,乡邻们都是靠双脚量地,有的一走就是四五公里路。他们三三两两,说说笑笑,聊着聊着,就到老街了,寻一块空地,放下货物,或蹲或坐,眼巴巴地等待买主。天,越来越亮堂,老街两旁渐渐拥挤得再无空位。迟一点来的,只能担着货物往老街深处走去。随着太阳的升高,明晃晃的一天,在各种吆喝声中蒸腾起来。油锅里的油条、麻团兴奋地翻来滚去;豆腐脑水汪汪、白嫩嫩地在大钢精锅里氤氲着诱人的香气……买菜买物品买农具的人潮水般涌向老街,他们挤挤挨挨,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儿时,家里菜地的韭菜长得又好又多,吃不了,隔壁婶婶就让母亲割了去街上卖。母亲羞于站在街上卖东西,就让我跟着婶婶一起去。年幼的我挎着装有五斤韭菜的竹篮,开心地跟着婶婶来到老街,找了一块空位,地上垫上薄膜,再将菜摊开放好。我的韭菜很快被一位阿姨看中买走,这是我没有想到的顺利,也是婶婶没有想到的。买菜的阿姨临走时对婶婶说:“赶紧让孩子回家读书吧!”这句话,还有阿姨和蔼可亲的笑容,连同老街弥漫的淳朴善良,如迎春花,瓣瓣都是金黄的灿烂。

时光悠悠,岁月一天天向时间的深处渗透。在一个冬日午后,我独自走向老街,街上有着另一番尘世的热闹。宽阔的马路,林立的高楼,琳琅满目的超市商场门前,流行音乐大分贝地吼着。这些,让我恍若隔世。我继续往老街深处走去,几栋老房已风化紫黑,铜锁锈迹深重,青砖上已涂了“拆”字。抬头,乌青的屋脊上,几株枯萎的草叶,在冬日的黄昏低头沉默。

一株蜡梅花,从荒废的墙角探出脑袋,温馨着这个寒冬,温暖了这条老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