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石学问深 | “四要四不”鉴精品

 乐府石集 2021-12-16

图片

◆ ◆ ◆


赏石学问

——“四要四不”鉴精品


大家都知道,诗、画、音乐这类艺术作品,都是作者按照自己的艺术构思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还可以复制出若干个完全相同的艺术品,我们称这种艺术品为人工艺术品。美石是大自然造化的、经过人发现与包装的、具有观赏价值的天然石质艺术品,我们称其为天然艺术品,也可以称其为天人合一的特殊艺术品。

图片

赏石艺术品的美学特征与人工艺术品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点。其相同点是两者都具有“在静态中见动态、在凝固中见变幻”的审美特征。所不同的是早在人类诞生以前,石头就形成于大自然之中。因此,美石没有雷同,更不可能有人工的痕迹。正因为观赏石具有如此独特而珍贵的自然美,所以,被誉为天赐瑰宝,自古以来倍受人们的喜爱与珍藏,而且其价格会越来越昂贵。

图片

俗话说,玩石头就是玩文化。没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与实际经验,是玩不出大名堂,也藏不到好石头的。赏石、藏石,看起来很简单,入门也容易,其实,这一行的学问很深,要做到看准、藏珍是很难的。石界经典藏品“戈壁石·龙龟”、“戈壁石·萝卜”等名石从数千到数十万甚至百万求购的传奇历程,充分说明精品美石的好坏与贵贱、价值与价格,不仅在石头上,更重要的是在赏石收藏、鉴赏家们的眼光里,也就是在他们的眼力上!无论赏石爱好者、收藏家,必须要知道什么是好石头,什么是精品,又如何鉴别精品!对此,笔者悟出了“四要四不要”的体会。

图片

第一,要先看综合指标,不要只看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说,要先看质、色、形、纹、韵这几方面融合在一起的总体水平。不要先在石体上找局部的、个别的景点。要先看大局,抓总分,总分如能在60分以上,就是好石头。对总分的理解决不是平均分数的综合。其中神韵是最主要的。有时色彩或形态也很重要,这要视石而定,服从石韵。精品是好石头,但好石头不等于都是精品,精品是在好石头中挑选出来的。

图片

第二,要坚持全天然,不要有新破损。即使总分很高、形象很美,如有人工痕迹,也不是精品。有人说,天然的东西,不能要求十全十美,有点画龙点睛的人工成分,也无关大碍。笔者认为,在天然的问题上,除在石头的根底部可以允许有人工痕迹,在其他部位就是要十全十美,不能含糊。即使有老损,也要看损在何处?如有影响大局的老损或破裂,也不可视为精品。

图片

第三,要有神韵动感,不要景观死板。有景点还要有相适应的环境,奇石也有死活之分。在有些石头上,仅仅有个像太阳或月亮的景点,而无阳光、云彩或其他能够形成有意蕴、意境的画面,则毫无动感、神韵可言,我们称这种石头为“死石头”。如果带月亮的黄河石画面再有几根简介的柳枝垂挂,还有点风动之感,使这块石头就有了“月上柳梢头”的韵味,也就活起来了。还有,当石头画面或形体具有了动态往往视觉冲击力更强也更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比如,石上静态的马不如动态的马传神,奔跑的马仿佛让人能够听到“马蹄奔跑的声音”,昂首扭头的马能给人“骏马嘶风”的动态美感。

图片

第四,要有主题与个性特色,不要抽而不象。凡是主题鲜明的石头,一般说都是个性比较突出的。有主题就会有个性特色,没有个性特色的石头,也就没有主题。有人把没有主题、个性的石头,都说成是抽象石或禅石,这也是不妥的。因为抽象石和禅石都有各自的审美特征,不能随意乱说、乱定。再说,有些构图、造型简洁的石头,恰恰很符合美学的韵律,也应是精品。此外,凡是象形石,不能停留在“似象非象”上,而是越象越好。

图片

笔者认为:“天然完美”是衡量奇石精品的原则(标准)。神韵是奇石的灵魂,是自然美的集中体现,是精品石必须具备的条件。但还必须保证是“纯天然”,严防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石头混入精品的行列。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