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门 >> 薯蓣科 >> 薯蓣属 >> 薯蓣 块根切片干品即中药材山药,以河南省所产铁棍山药为最好。 其珠芽俗称山药蛋,与山药有同等功效。 两广、福建所产山药品种,中药名广山药,学名山薯,潮汕俗称淮山,药食效用与山药同。 山药是深受喜爱的药用食品,味道甜润,性平和,归肺、脾、肾三经。主要功效为补脾止泻,养肺宁嗽,固肾益精,养阴止渴。主治范围为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肾虚尿频,遗精,带下;外可治疗痈肿、瘰疬等。 ![]()
![]()
![]()
![]()
![]()
![]() ![]() 山药(淮山)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山薯)的根茎,鲜品供食用,干品供药用。 【性味】平、甘、无毒。 【归经】入肺、脾、肾、胃。 【功能主治】健脾、厚肠胃、补肺、益肾。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遗精带下,小便频数,消渴,子宫脱垂。 【注意】感冒、温热、实邪及肠胃积滞者忌用。 【备注】淮山富含淀粉和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优良食品,同时又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如皂甙、多糖等,对某些疾病具有极佳的治疗作用,被誉为药食同源第一药。普通食用如淮山米粉、淮山粥、淮山面、淮山猪骨汤等,药膳如淮山蛋黄粥、参苓淮山汤圆、淮山茯苓包子淮山药枸杞炖乌鸡、淮山百合炖白鳝、淮山圆肉炖水鱼等等,补益脾胃的同时,又能对肝肾肺等同时进行调治,何乐而不为。需要注意的是,淮山有健脾、厚肠胃之功效,容易引发雍堵,所以中堵或食积伤中者忌用。《神农本草经》称其主伤中,那是因为以前的胃病多是饿出来的,如今的胃病多是吃出来的。 【附方】 1、每晨煮食淮山120克,治子宫脱垂、遗精、脾虚泄泻、消渴。 2、淮山适量,生的及炒熟的各一半,共研细末,米汤送服,每次服6-10克,每日二次,适用于心腹虚胀、不思饮食等症。 3、固肠止泻:淮山20克,粳米30克,共研末煮成糊状食用。适用于脾虚泄泻。 4、治虚劳咳嗽:清代名医张锡纯,善治阴虚劳热,在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录有十一方,皆用到山药,其中有一方名一味薯蓣饮,原方如下:治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泻,及一切阴分亏损之证。生怀山药四两切片,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 5、治脾胃虚弱之不思饮食,泄泻,久痢:配伍党参、白术、薏苡仁、扁豆等健脾燥湿药,如参苓白术散。 6、脾虚湿注,带下增多:配伍黄柏、乌贼骨、茜草根、车前子等清热利湿止带药,如清带汤。 7、治脾肾两虚,肾关不固所致的精神不振,不思饮食,滑精、遗精、尿频、遗尿:配伍熟地、山莱萸、菟丝子等健脾固肾涩精药,如无比山药丸。 8、治肺脾两虚所致的咳嗽,喘息,痰少,精神不振:本品配伍沙参、麦冬、杏仁、车前子等药同用,如益肺止咳汤。 9、降血糖:淮山15克,黄连6克(或用天花粉15克),水煎服用。可治口渴、尿多、易饥的糖尿病。 10、治消渴病:配伍天花粉、黄芪、葛根、知母、生地黄等药同用,如消渴方。 [用量用法〕 10~30 克,大量可用 60~120 克,丸散酌减。破切片晒干生用或炒后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