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写过很多类型的骚扰。 今天这则新闻一出来,再次刷新我们的三观。 事情发生在9月末,单亲妈妈张女士打算在上海买一套二手房。 她接触了几家中介公司,第一家,我们简称A中介公司吧,一位侯姓工作人员就带她看了位于青浦的房子。 但是张女士觉得A中介公司提供的房屋价格和中介费都超出心理预期了。 并且觉得A中介也没有努力帮助买房者谈价格。 这时候第二家中介就通知她说,房东降价了,中介费也更优惠。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何况在上海这种地方买房,优惠一点点也是很多钱。 这位单亲妈妈自然就选择了和第二家中介合作。 12月6日,房子过户手续办完,只等原住户搬走以后,就可以入住了。 张女士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新房。
紧接着,张女士就接到了还没有搬走的原住户的电话。 原来房门的锁孔被人给堵住了。 张女士报警,但是警察说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是A中介做的,只是拍照录像之后就走了。 而在这位单亲妈妈新发布的抖音之下,阴阳怪气的评论还在继续: 一个网名“终结者”的人留言问她,“这套房子买得不愧疚吗”? 此外,他还对张女士单亲妈妈的身份进行了侮辱:
![]() ![]() 看到这些留言,张女士表示自己当时很害怕,“手都在抖”。 ![]() 但她也猜到了是谁干的——上一个中介。 于是张女士直接联系了东方网的记者找到了最初的中介侯先生。 中介也痛快承认了堵门锁的事。
![]() 并且说了,自己的目的很简单↓ ![]() ![]() 好家伙,光天化日之下敲诈勒索呢。 而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因为,侯先生认为张女士只花298万就买到了房子,是利用了自己这边的底价。 简单说就是,中介侯先生认为张女士跳单了,所以心中有怨气。 所谓跳单,指通过中介获得相关信息后却绕过中介人直接与对方交易。 但实际上,这套房源根本就不是独家房源。 而原房东陈先生也证实,这套房源并非与某家中介独家合作。
这样一来,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是公开房源,不排除多家中介进行相互间的竞争,这就不构成跳单。 那也就是说,同一套房子在不同人手中,谁都会选择最优惠的价格。 而这个A中介,不是明摆着想抬高价格多收钱,说白了,还是他们自己贪。 贪心就罢了,拿着钥匙去别人家要中介费,这不是骚扰➕人身威胁吗?? 在现实中,伤害别人的成本太低了。 前段时间有两个刚毕业的女孩,也遭遇了这样的事。 她们因为租房联系了中介杨某。结果在沟通过程中,女孩发现这个中介不专业。 于是就换了另一家中介,租下了这套房子。 没过多久,杨姓中介就找上了门,指责女孩跳单。 开始是给女孩发消息,女孩不予理会并删除了微信好友。 然后中介开始在晚上带着两个陌生男性敲女孩的门,不停地辱骂威胁,还问女孩出不出台。 等到警察赶到,这位中介还理直气壮反问女孩“为什么换锁”? 实在让人害怕。 更可怕的是,在这个信息爆发的时代,网暴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惯用手段。 前有举报辛巴卖“假燕窝”的女孩张红,自从在网上公开辛巴卖“假燕窝”的视频后,一直在遭受网络暴力。 后有那个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成都女孩。 只是因为确诊了新冠病毒,她就成了众人口中的“毒王”、“会玩”。 她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被编出来的故事,在网上被各种疯转。 然后是今天的张女士,因为和中介的矛盾,买了新房被骂到不敢住,所有的信息便被尽数查出。 万一,对方再没点底线,后果不堪设想。 ![]() 而且这些事件中,一旦发酵成舆论,便没有人关心事情的细节,全部集中在仇富、职业、身份上。 真理就此越辩越暗。 这必然给了很多人可乘之机,也成了作恶的泛滥之地。 我们再回到开头的新闻。 很明显中介在说:“我们从下午一点就带她看房子,一直看到晚上十点……”他们觉得一单生意谈个10小时没谈成,就是很大问题。 那很多行业谈单子谈几个月、好几年都是经常的事情,人家都要去威胁、恐吓客户,撬门锁进家里吗? 还是说买房就是特殊一些,是不是利用了房子是刚需的心态? 是不是欺负单亲妈妈没有家人撑腰? 就像《门锁》中白百合说的那句话,“你以为对我使用暴力,我就怕你了吗?” 最后的最后,还是希望这件事情不要这么轻易的过去。 毕竟从中介看到钥匙,就想要进别人家威胁一把的心态来看,已经是实打实的犯罪了。 ![]() ![]() -完- 图片及资料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