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时间:2019.2 D1: 行走方式:高铁——南京至苏州;地铁+公交+步行 游览路线:网师园-十全街-可园-沧浪亭-山塘街-寒山寺,枫桥 D2: 行走方式:地铁+公交+步行 游览路线:苏州大学本部-东部校区-相门-耦园-平江路历史街区-观前街 D3: 行走方式:地铁+公交+步行;高铁——苏州至南京 游览路线:西交利物浦-南大研究院-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斜塘老街-金鸡湖湖滨公园 D3: 过春节是中国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不论你身处何方,春节必须赶回家,一家老小团聚。记得早几年我们春节出行时,游客都很少的,景点也是冷冷清清。但现在这样的风俗也在被渐渐改变。人们也会一家大小以旅游的方式共度春节。所以走到哪都是游客,尤其像苏州这种天生的旅游之城。经过山塘街的热闹,平江路的拥挤,我们厌倦了在人流中穿梭。今天依然选择校园游吧!因为校园游是小众爱好。 为了看独墅湖我们特意没有选择地铁换公交,而是选择公交换公交。坐在公交车上行驶在独墅湖大桥上就可以欣赏独墅湖的美景。 车过苏州中学 独墅湖大道两边的城市风光。 到站,仁爱路下车,就在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北校区门口。 马路对面是南京大学苏州研究生院。 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平面图。 正对大门的这栋标志性的建筑是06年建校时的第一个建筑——基础楼。主要用于大一学生数理、英语和人文课程的基础与公共课程教学等。 楼前的广场上一组“先哲的对话”雕塑。有孔子微鞠传道、有伯拉图的沉思、有苏格拉底的散漫……这些中西群圣像矗立在西浦的基础楼前。他们不再是各自为政的,他们组合成自由的群体,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完成了一次“超时空”的对话。这则“对话”雕塑寓意着中西文化在这里交融合璧,这里要培养的是更具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 从地图上看这里是西浦大学的北1门,其实这里没有门,只是一个路口,仁爱路与通往校园的路口。因为西浦没有围墙,也没有很多大学拥有的“护城河”,它是一所融于独墅湖外部环境的开放式大学。路口有保安,很热情的告诉我们校园的整体情况,南北校区的分布之类。我们心里暖洋洋的,道谢之后开始用我们的双眼享受西浦,用我们的心感受西浦。 基础楼东侧的SKEMA商学院,沿着南北走向的马路继续。 基础楼的南面,广场上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全身雕像。基础楼和中心楼中间是一个大广场。广场上通过各种绿化或地面材料的不同进行了分割。 这个大理石的坡度平台上展示了西交利物浦的校徽。 中心楼的北面一艘萌萌哒小船——“苏州利物鸟号”运河船。这是利物浦大学在西浦建校十周年之际送给西浦的纪念船,象征着十年合作、友谊 、为学生创造国际化教育机会的见证。 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中心楼是校园中标志性的建筑之一。该楼的设计概念源于“太湖石”。远观整座大楼如太湖石般切片的空间分割,象征着知识碎片的独立与整合。 整栋大楼似大地上散落的一个“魔方”。 仰望,能深切的感受到设计的灵感“太湖石”。一种碳酸钙石灰岩,因侵蚀风化而形成的不完整、残缺、 玲珑剔透的形态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天然自若的形态代表着西浦对自然的理想化的诠释。 这栋楼有4个功能需求:行政室、校长室、图书馆和学生活动中心。因为暑假这里的楼宇大门紧闭的,但可以从大楼的北侧有楼梯可以直上大楼的平台。 平台上视野开阔,看到的是另一个角度,另一番风景。 与基础楼的深情对望。 远处的运动场 从这个角度往下俯瞰中心楼的内部。大楼设有大学图书馆、行政中心、培训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教务处及学生活动中心,另设雅思、托福、ACCA专用考场.......大楼的通透感让这里成为梦幻般的建筑大楼。 中心楼的东侧一栋栋规整现代又艺术的大楼是理工楼群。 大楼分为ABCD四栋大楼,主要用于生物科学系、数学科学系、化学系、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系,以及语言文化系的教学与科研。 一栋栋粗看相似,细看又不同的建筑。立面使用砖红色与暗红色的长方形拼接墙面。建筑主体面是彩色玻璃窗与透明玻璃窗的拼接。建筑底部白色的柱子将建筑托起,有冉冉升起之感。 理工楼东侧是几栋工科楼 楼群外墙装饰色彩鲜明大胆,采用垂直绿化、生态护坡等方式使整个楼群充满盎然的生机。 西浦大学的设计开放,有设计感,现代感。建筑采用多样的色彩,体量不同,风格相异。 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园的辅助景观设计将西方现代、时尚、简约的校园风格和中国传统园林山水植物意象巧妙结合,自然而然地融中西方文化于一体,令人心旷神怡。 建筑与建筑中间,有玻璃的空中长廊彼此相连。立面通过墙面的撞色,开窗使这几栋建筑即相似又有不同的特色。 玻璃长廊将他们连为一体。 建筑楼前的广场上,有一个和英国利物浦遥相呼应的亭子。这个亭子仿佛告诉我们,这里也是利物浦的一份子。 南校区的学生餐厅位于地下一层,直接面向通道口下沉广场,周围的咖啡厅、简餐厅,从功能上进一步吸引教师与学生停留,创造交流的机会。 理工楼和工科楼之间的中心区步道和下沉广场。 步道的石头上可爱的佩奇。 这所现代化的大学,推崇自由民主创新的思想,拥有自己的创意产业园地,可惜寒假这里鲜有人迹。 西浦继北校区之后建起了南校区。两个校区之间隔着文景路。为了交通上的规划,在市政道路与河道下方设计了宽敞的南北地下通道供步行和自行车通行,分别与两端的下沉广场连通。 南北隧道是连接南北校区的重要通道,两校区之间因为南北隧道成为一体。 一幅手绘西浦地图 进入隧道,一幅幅涂鸦迎面而来,一边是宫崎骏电影中的动画人物,可爱治愈系;一边又是爱因斯坦科学时空,画风突变……很多中国文化用西方的艺术变现形式表现出来,很有创意也颇具美感。每一幅涂鸦我都希望收在我的相机里。 南北隧道长128米,宽8米,两侧墙壁都是砖墙结构,墙上的涂鸦都是由学生创作而成。 色彩斑斓、活力奔放的壁画。 在我眼里,隧道里明黄色的排风管道都犹如一件艺术品。 充满艺术气息,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意的南北隧道。 除了壁画,楼梯上也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出隧道就是西交利物浦大学的“荣誉广场”,是西浦记录和表彰大学特殊贡献人的地方。 这里是整个南校区的模型建筑,从这里可以清晰地感知南校区的设计犹如一枝盛开的花。 从广场一侧的楼梯拾级而上。 眼前一片敞亮,如此的布局,如此的建筑也是我在校园头一回看到。 南校区采用向心型的总体平面布局,校园中心一个五星形的湖面。湖面上一朵朵犹如花蕊。 各学院建筑围绕湖面排列开来,人文艺术学院、国际商学院,科研中心、中英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国际学术中心和海外交流中心等建筑群犹如一片片花瓣绽放。每一栋都是别致的造型,独特的设计,就像一幅幅艺术品。 高大上的影视艺术学院,建筑的本身就极具艺术气息。 国际科研中心 跨越水面的辐射状通道加强了各学院之间的方便联系。 五星形的中央湖区和周围的花园与草坪、造型丰富的建筑小品和咖啡屋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学习交流环境。 水中造型别致的慧吧 假期这里也是大门紧闭,只能透过玻璃饱饱眼福。 透过玻璃看接待中心 假期静穆的校园里只有我们,偶有送外卖的骑手出现。可惜的是我们也没法进入教学楼去更好的体验这所学校,只能在美丽的校园建筑中去欣赏,揣测校园更多的东西。 设计楼 新兴科学楼 偶遇了一栋建筑敞开着门,我们有几分迟疑,但还是冒昧的进去,有保安迎了上来。我们说明了一下我们的目的,这个保安很热情的允许孩子在大楼里参观。保安很热情的和我聊了起来,我们从学校聊到城市,再聊到他的工作,家庭。哈哈,我是不是一个很啰嗦的人。但他的热情还是让我感受到西浦与其他学校的不同。我们聊天的功夫孩子楼上楼下仔细的参观了,能对西浦有个详细直观的了解是利于孩子在几个月后高考他面临选择时最好的说服。其实校园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校园文化,校园的面貌的。你喜欢这所学校吗?你适合这所学校吗?来校园走一走是最直观的体验。 南校区面积不大,与北校区不同的是,整体以环形排列,以水景为中心彼此相连。与北校区的纵横排列相比这里更显得艺术气息浓郁。 穿过这条最美隧道回到北校园。 这就是有着英国大学一半血统的西浦。他的骨子里就透露出浓浓的国际范,开放而自由的精神体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没有围墙的校园包容力十足。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与西浦不分你我的并肩合作。 仁爱路上的西交利物浦国际会议中心。 这就是西浦,苏州的另一所高等学府。苏州的两大高等学府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都是著名的高等学府但带给了我完全不同的体验。一座是百年老校,悠久的历史,中西合璧的建筑,严谨的管理做派让人崇敬中心生敬畏;一座是新型的中西合作的现代化校园,设计感十足的建筑,开放式校园,接纳与自由的理念给人们一种宽松亲切的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