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铁带我去旅行——北京行程第五天

 火车侠 2021-12-16

行走时间:2018.8

游览路径:

D1:丰台西站;北京交通大学

D2:中国铁道博物馆;798艺术街区

D3: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D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D5:青龙桥火车站;八达岭奥特莱斯

D6:西直门火车站

D5:

午餐:八达岭奥特莱斯

晚餐:云峰楼

公交:如家快捷酒店——青龙桥火车站——八达岭奥特莱斯——如家快捷酒店

住宿:如家快捷酒店(北京昌平科技园区水屯店)(价格237元)

虽然孩子不在身边,一个人也不能完全闲着。昌平位于北京西北部。自古为军事重镇,军事必争之地,是北京的北大门,素有“京师之枕”、“甲视诸州”之称。这里有驰名中外的明十三陵,"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以及风景秀丽的十三陵水库......所以在昌平也要走走转转。我没有选择长城,也没有选择十三陵,因为我不是第一次来北京。这次我选择了长城脚下的青龙桥火车站。

酒店出发先到昌平区体育馆换乘919去八达岭的公交车。

昨天一夜的暴雨,一直到今天凌晨都在下,夏日的雨来的快去的也快。被暴雨洗刷的这座城格外的美丽。919路乘坐的游客不少,连走道上都是满当当的游客。公交行驶在与京藏高速相伴的省道上,过南口,公交就行驶在京藏高速之上,一路上路况很好。

我在八达岭森林公园站下车。京藏高速就如同一道彩虹跨越蓝天白云之上。

车在空中“飞”。蓝天白云的好天气,让出游的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

下车步行,这是1905年修筑的京张铁路的涵洞。涵洞不长,但正是一个拐弯处。

过涵洞的一片山岭就是八达岭森林公园的红叶岭从名字就可知这里是红叶观赏精华区,这里最美艳的季节应该是秋季。夏季的红叶岭是嫩绿色的。

沿山岭继续往前就是八达岭陵园,陵园大门的左侧一条石子路向上。

就是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展览入口。

草丛中的指示牌。

一路行走少有行人,山谷中的寂静,青草的清香,蓝天白云的空旷感,令人很舒适。

山岭下一派溜的青砖青瓦的四合式小院是青龙桥养路工区。

“之”字型铁路的指示牌。其实不论是从指示牌,还是现场所见,这段应该被称为"人"字型铁路更形象。

这就是1905年修筑的京张铁路中的一段“之”字型铁路。

小学课本中就学到过詹天佑的“人”字型铁路,现在终于有机会站在这里亲眼所见山岭中的这条一百多年历史的坡度铁路,心里有一种满足感。詹天佑的这条传世之作至今仍是世界著名的铁路工程。

“人”字型铁路的真身。两条铁路交汇,交汇处有岔道控制。

这里就可以更清晰的看到一条上行,一条下行的线路。这是铁路经过八达岭时,为了克服地势险陡,坡度大的难题,詹天佑运用了“折返线”的原理建造了“人”字形路线。一看便知分晓:火车开来时,用前牵后推的办法先开到站,这时走的是这“人”字的一捺,此时再把后推机车改为前牵,前牵改为后推,火车原路退回,因为铁路道岔已搬开,这次则是沿着“人”字的一撇开走,顺利穿过八达岭。

就这一撇一捺的场景百年未变,成为京张铁路的经典画面。随着丰沙铁路的通车,京张铁路的列车大幅度的减少。现为只有延庆火车站开往北京北火车站的旅游专列在此折返。

1905修筑的铁路护坡依然坚固。

历经百年历史仍保留下来的京张铁路39号桥的桥栏杆。

沿着人字形的那一撇起笔继续往前,站房右侧有京张铁路纪念碑及詹天佑塑像。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铁路事业的先驱。

再往前就是青龙桥车站了。行走在铁轨之上拍下这个角度的车站身影。车站保持着建成时的原貌,中西合璧的站房,西式的百叶窗棂之上是中式的女儿墙,雕着中式太极图案的屋顶开着西式的老虎窗,小站融合着中西文化。

在铁路的东侧得以细细端详这座八达岭长城脚下的青龙桥站的正面身份证照。位于长城以东、铁路以北的主站房按三等站样式建造。站房正中央上方设置站名匾,站名匾是由时任京张铁路会办关冕钧所题写,汉字下方配有韦氏拼音写法的英文站名,站名匾上方设置有旗杆。青灰色主体结构,红瓦,红门红窗的点缀让绿色环抱下的小站也如此的美艳。就是这座小站见证了中国铁路百年的发展。1907年7月,青龙桥站正式开始建设。1908年9月,机车第一次驶过八达岭隧道,青龙桥站正式发挥作用。虽然火车站早已不再办理客运业务,显得落寂了许多,但每天列车仍然不断,S2线的和谐号列车和部分普通列车在这里进行技术性停车。

我最喜欢这样的地方,不远处是游人火爆的八达岭长城,而山谷之下这质朴的小站静静屹立,守候,保持着一份温婉。行走在这样的山谷间犹如身处隔世的世外桃源,心中的那份甜蜜与富足感满满。

小站的工作人员笔直的站在站台上,应该是有列车前来吧?我心中满是期待。

山谷的那头传来了火车的声响,随着声响,在绿色的山谷中出现了一个红色的灯闪。初时总是小小模糊的一点,朦胧的灯闪。

然后迅速地现出钢铁质地的外形,红白相间的衣裳在绿丛中是多么的跳跃。

它不像普通的列车瞬极般的划过,而是操控着稳健的身姿,不急不慢地行驶着。

伴随越来越大的车轮钢轨间的撞击,清晰地看到它身体上的细节,方正的面孔,端庄的身形。

金鹰GC-270,又称马达卡,是专门运输铁路维修人员和维修物质的车辆。

在车站的站台边它停下来。车与车站的邂逅总是充满着期待,犹如一对异地恋的恋人。稍作停留,小做交流又将分离。火车去闯四方,车站就是它永远的家。在这寂静的山谷中,我坐在站台边,目光迎接着火车的到来和渐远,心中揣测着车与车站如恋人般的交流。车站这个有形的空间里,总是传递着无形的情绪。忙碌的车站,来来往往的人流,每一个行色匆匆的人都自带自己的情绪。迎来送往,都传递着彼此的情绪。就算这座静穆,已经不办理客运的车站,车与车站间也传递着一种情绪。

雨后清澈的蓝天白云,碧绿的山,眼前澄清的一切那么的透亮。虽是盛夏,可山谷中的空气是清爽的,没有盛夏该有的燥热。四处扑鼻而来的,是宛如童话世界一般纯净的空气。在繁华的都市还有这样的一片天地实在是一种恩赐,不要辜负,深呼吸,毫无保留地献上自己的肺吧!火车框框的声音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寂静。没有另外的游客,只有我在轨道上,站台上,不同角度去欣赏这里。我就这样呆呆地坐着,享受眼前这一片静好。

偶有护山的工人 ,他们见到我也是满脸的诧异,看来这个季节小站也是游客们遗忘的地方了。休息后,起身继续在小站的青石小砖铺就的站台行走,站台上的站牌也有很多种。这是“T”字型简易站牌。

这种站牌不论大站小站都是标配。从这块站牌上可以知道下一站是三堡站。南口至八达岭段是百年京张铁路保留较完整的一段,在20公里的距离中,分布着南口、东园、居庸关、三堡、青龙桥5座老车站,其中青龙桥火车站是保存最完好也最著名的一个站。

脚下一条条铁路线,或平行而行,或交汇之后离开。

交错的铁轨,分别向远方无限延伸下去,就像是一条条通往神秘与未知的小桥。在这静穆的氛围里,就请旅人慢慢享受这片刻的美好吧!

这是在铁路的东头回头看来时铁路的场景,没有任何事物会打扰你,天空逼真的蓝和变幻的云,远处的青山显出不同层次的各种青蓝色,近景的绿色植被,脚下延展的铁轨。这样的画面一直都是我的最爱,因为它能带来无限的美好和想象的延展性。

始建于1905年的青龙桥车站水塔和水鹤原址所在地,当年是勇于在站内的蒸汽机车的补水。

这里安静的连一个小昆虫的出现都能引起我的注意,它也如我一样自由自在的享受这里。

行走在站房的一侧,细细体会这座目前保护最好的百年车站。在这个拥有历史又一直朴素的行业里,这些房子基本保持原滋原味。

在蓝天的映照之下,绿色丛林的衬托下,整座青砖红瓦的站房,充满民国的风情一砖一瓦,都值得细细品味。三角形的屋顶,屋顶上的红瓦,墙顶的长城造型饰边,充满着迷人的风采。历史,往事,流年,这样一些意味在这里静寂地渗漏出来。

车站一侧青石小砖铺就的院子里摆放着与京张铁路相关的文物,一段铁轨和铁路相关的一些小物件。石碑上的文字很特别,苏州码子。苏州码子原本多用于旧时的商业,手工业,金融业的经营活动和生活中的数字记载以及账务的处理。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首次将苏州码子作为中国数字文化的一个代表,用于铁路里程碑和坡道碑。

转换铁路开通方向的人工道岔。

车站侧影。屋顶的烟囱让我想起可爱的小黄人,古朴的房屋顿时有了些许喜感。站房外的一侧一个绿色的邮箱。邮箱与铁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铁路带人去远方,邮筒捎信去远方,都是一种期待的载体。小屋内现在成为一个小小的博物馆,可惜今天大门紧闭,只能在窗外张望。

小院内,青山下还有1922年树立在车站的詹天佑的铜像。铜像后面的台阶拾级而上是詹天佑和夫人的合葬墓。铜像的东侧有一碑亭,安放着詹天佑的纪念碑。

碑文是1922年大总统徐世昌颁给的。碑文简述了詹天佑的生平事迹,高度评价了他对人民和国家的不朽功勋。

“1905京张铁路”的石雕碑,介绍了青龙桥火车站。

“京张铁路南口段至八达岭段”纪念碑。

崇山峻岭顶间,巍巍长城下,北纬40度21分0.95秒,东经116度1分6.96秒这一点就是万里长城与京张铁路青龙桥站线段交汇点。这是古代与现代,传统与科技的交汇点,特竖立石碑让更多的人知道。

在这里环顾,铜像,纪念碑,站台,车站,铁轨.......这里是百年京张铁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站点,也是保护最完整的一座百年车站。

山岭下护铁的工区

山岭上巍峨的长城顺应山势而行,形如展翅欲飞,山巅长城与山谷的铁道相伴,铁路在谷底,长城在山巅。

这段长城是八达岭长城东段,是明长城的遗址,由抗倭名将戚继光督建,距今有四百余年历史,因修建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的京张铁路而截断。

虽然成了今日的断痕残壁,却仍可感受到它的坚硬无比,就算是带点历经沧桑的惆怅,依旧展现出坚忍不拔的气势。

脚下就是中国人自主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它起自北京,经过京郊的昌平,南口,过居庸关,穿八达岭......终到塞北名城张家口。此刻这里一切静好。在这静静地小站我逗留了几个小时。我接近它的身体,我一睹它的真容。我脚踩着每一根枕木,想象与感受岁月交织带给它的迷人风采和历史的沧桑。

不舍也终将离开。原路返回到公交车站。涵洞上的排水口也做成龙头状。这里到处都有着皇家气息。

今天的天空令我醉了。站在高架桥下等879路公交,下一站八达岭奥特莱斯。

坐上879路行走在G6辅路进入G6京藏高速八达岭段,一路上就是车上旅游,崇山峻岭间一路的风景。山谷中,八达岭高速公路与京张铁路隔河相望,偶尔山岭间一辆白色“长龙”——长城号列车,运行的是北京市郊铁路S2线,它往返于北京北和延庆,路过我刚刚去的青龙桥站。这种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现代交通的美感。高速公路上匆匆而过的一辆辆大巴,小车,京张铁路上不急不缓而过的火车仿佛穿越了时空,淡定悠然超脱于世外。

依山而建的居庸关长城巍峨雄壮。山谷中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茂密,游人攒动,绚丽风景。

第二站:八达岭奥特莱斯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陈庄村

这个购物的小镇就位于京藏高速边,公交车下来步行一公里左右就可以。在步行的途中有当地的市民卖自己果树上结的李子,一看就是天然食品,红的发紫的李子只需要2元钱一斤。入口那份清爽脆甜,是印象中我吃的最好吃的李子。

全国的奥特莱斯小镇的模式大多相同。精心的设计规划,心醉的环境布置,整个小镇就是一个大型主题购物公园。

欧美小镇建筑风格打造了最纯正的美式奥莱商业街道,各商铺之间紧密相联,形成一个集购物、文化、娱乐、休闲的超大型、超完备的商业空间。这里众多的品牌,不同层次的折扣,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的。

对我来说,购物是其次,我喜欢这里的环境。奥特莱斯小镇大多也是比较偏远之地,加上面积大的原因,所以游客显得不多,走到哪里都有一种闲时漫步的感觉。

小镇的配套也很棒,随处就有咖啡甜品店供你坐下来。COSTA COFFEE我个人感觉比星巴克的好喝。这家的位置又特别的好,前面有一个宽敞的平台小院,外围有一个大大的广场,视野很开阔。坐在室外有很好的空间感,大屏幕上一只只胖胖的绵羊配着温馨的音乐,看着就有一种甜甜的幸福感。

女人与甜品有许多相似之处,有吸引人的外表,有令人爱不释手的味道,或精致,或优雅,或性感,或甜美。甜品真的是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安抚剂。

就在这里等小巴,小镇有小巴在定点的时间与地铁站接驳。

眼前的画面一定格就是美景。

这个光景还要发车去地铁站,可以看出摆渡车司机的不乐意。地铁站旁就是北京大学昌平校区的一个校门。

酒店边有几家餐厅的。这几天我就在这家云峰楼吃了好几顿。菜品丰富,分量也足。家常小炒很舒适。店里的服务员都是年纪不大的小女孩,有些害羞但一点不妨碍她们的熟练度。

爆炒羊肉是最好吃的,味道香,分量足。

羊排,也超好吃。

杂酱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