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时间:2018.4 一座村庄——西柏坡 地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西柏坡村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包括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石刻园,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西柏坡廉政教育馆,领袖风范雕塑园,五大书记铜铸像,纪念碑等丰富的内容。围绕着西柏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革命传统教育体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高高耸立的西柏坡纪念碑建在众多景点的中轴线上,苍松翠柏之中。纪念碑的一侧是大停车场。 我直奔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这里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块神圣,神奇之地。对它我充满了好奇。为什么河北不起眼的西柏坡,这个位于平山县中部的小村庄,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运筹和指挥了包括三大战役在内的一系列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 说是旧址,其实1958年因修建岗南水库,旧址被淹没,原有建筑和西柏坡村迁到村北的山坡。现在我们所见的“旧址”其实是基本保持了旧址的原貌的复建后的建筑。景区一进门的这栋屋子是旅游服务区,在这里可以请一位景区讲解导游带领我们一起参观,这样是更有利于了解历史的。不过很多熟知历史的人是不需要的,想着如果和父亲一起来这里我就可以省下请导游的钱了。 讲解员的费用表 讲解员的休息区 现在的复原建筑是当年西柏坡村子东头的中央大院。院内建筑大致分前后两部分。前部自西向东依次为董必武,刘少奇,中央军委作战指挥室,毛泽东旧居,任弼时,周恩来旧居等。让我们跟着漂亮的讲解员在神秘的小村庄一览革命前辈的足迹。 董必武同志旧居 旧址和故居内均有复原陈列。一间间普通的土屋,一张张漆迹斑驳的桌椅……这些平凡、朴实的物品,就像一本本鲜活的教材。 炕,在北方是很重要的屋内必备设施。 院中的屋宅都是这种砖木结构的平顶屋,院中高大的梧桐上开满了梧桐花。 中央机关小学也是中央机关招待所的旧址 刘少奇旧居 简陋的小平房里陈列着当年领袖们工作,生活用过的用具。 新华社旧址 普通的农家院落 这一字排开的住宅是军委作战室工作人员住址 毛泽东同志旧居。这座普通的农民住宅为前后两个小院。前院设有警卫室、水房,后院是毛主席的寝室、办公室及家人居住的地方。 毛泽东同志是1948年5月26日来到西柏坡的。从那时起到1949年3月,毛主席就是在这座普通的山村农舍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在这里,他组织指挥了举世闻名的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撰写了《将革命进行到底》、《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等20多篇光辉著作,论述了取得全国胜利的路线、方针、政策,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办公桌上的翻页日历定格在1949年3月23日。这一天,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标志着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民主革命的任务完成,党的工作重心逐步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毛主席的寝室 院中的石磨 最靠院墙的是周恩来同志旧居 桌子一角的收音机是战争中的缴获品。 周恩来一生简朴,两条长凳充当了床脚。 开合式书架一直陪伴着总理南北征战。 毛主席旧居的后门直通西柏坡的防空洞。 防空洞是依据天然的小山包挖掘的,全长二百三十二米,共有四个洞口。分别在毛主席旧居,刘少奇旧居后边。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东边。朱德旧居对面。 爬满爬山虎的中央政策研究室 村庄后部东北角这栋建筑不同于西柏坡其他建筑,是仿陕北窑洞式的建筑,坐北朝南。 为迎接中共中央的到来,工委请陕北的工匠在驻地后面的山沟里为毛泽东新盖了三间窑洞式的房子。但是毛泽东到来之后,坚持住进了任弼时西邻一所普通的平房小院,把新窑洞让给了年岁大的朱德。 旧居内的家具很多都是战争中缴获的战利品。 油漆斑驳的办公桌,老式的电话机,陈旧的椅子,沙发,还有那密密麻麻的军事地图.....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艰苦岁月。 青青的西伯坡岭角下,简朴的农家小院,到处记载着革命先辈工作生活的足迹。领袖们的音容笑貌,战友们的欢歌笑语成为人们缅怀历史的美好回忆。 前后两部分之间即小山包的西北方向,是"九月会议"会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和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谈判旧址等。 中共中央接见苏共代表和国民党和平代表团旧址 讲解员的讲解方式多样,用打快板的方式给我们生动有趣的再次介绍了西柏坡的光荣历史。 一树的梧桐花让这个小村显出艺术的气息。 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位于中央大院西北角,它是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的大伙房。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开会时临时布置成会场。 会场正面悬挂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和党旗。整个会场整洁、朴素而庄严。 用于采光通气的天窗 南半部为会场,北半部为服务处。会场中参观的人流让会场拥挤不堪。 普通民居 中共中央九月会议旧址 这就是环抱整个西柏坡的岗南水库。碧波荡漾、山水潋滟,满坡翠柏、松涛阵阵,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形成了独居魅力的秀丽风光。 西柏坡的文明园中一座座雕塑显示出革命豪情。 小朋友也来这里了解感受红色革命历史。 西柏坡五大书记铜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五尊铜像。五大书记各个气宇轩昂,那份从容淡定是即将“走向全面胜利”的成竹在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