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方式:自驾 行走时间:2021.6 行走景点:江苏园博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湖圣路与湖法路交汇处附近东北 行走路线:景区西平门——扬州园——苏州园——镇江园——南京园——宿迁园——徐州园——泰州园——淮安园——西平门 从平江居出苏州园。我们将前往高高的山台。 垂直仰望更觉它的高大。亭台楼阁上的飞檐挑角灵动而张扬。 四周用石块垒起的高高的山墙形成一道壮观的城郭。 拾级而上 三。镇江园:吴关取胜 山岗之上,平台开阔,平台中间有园林小景,四周各种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的排列其间。 有亭独自而立 有连排而立,拱桥相连的双阁。多景楼的西侧有一虹桥横跨与南京园的楼阁相连。从这个角度看虹桥又好似一道山门的作用。 有联排的典型江南建筑风格的住宅。 这座画梁飞檐的双层楼阁的名字看门楣——多景楼。原来这里是镇江园了。多景楼的真实版位于镇江市北固山甘露寺的背后,它是古代"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武汉市的"黄鹤楼"齐名。多景楼创建于唐代,楼名取自唐朝宰相李德裕《临江亭》"多景悬窗牖"诗句。楼为两层建筑,回廊四通,面面皆景。在镇江园仿建了多景楼,现在不用去镇江也能让我们一睹它的形状了。 多景楼内有一个镇江醋的展览。一座楼台让我们感知了镇江的历史也感知了镇江的特产。 端庄方正的一座宅院 此时已近黄昏,华灯初上,暖暖的灯光让心都温暖起来。 进入房屋,门庭处的方圆之间见风景 亭台四周围合成庭院,庭院内水池假山的园林小景有着典型的江南特色。 平台一侧有一高于平台的小亭为临江亭。几节不显眼的台阶却又将我们的视野抬高,让我们能看得更远。 其实山岗就是一个大大的观景台,站在这里俯瞰我们刚刚身处其中的苏州园别有一番精致。不同形状的屋,亭,阁。廊头尾相连组成曲线优美的环绕,将水池,山石的园林环抱其间。苏州园里廊环水,藤萝蔓挂,有着古朴幽静的山野之美。 登高俯瞰,脚下是苏韵荟谷的江南片区点缀在山林绿水之间。流水串联间,各个城市展园各依地势,楼阁错落。 看到眼前的景色就是我们刚刚身处的苏州园。园林依山傍水、还原了沧浪亭的震撼与壮观。 锦鲤湖水的柔情与崖壁的沧桑感带给我们一种震撼。远处群山起伏,空中轨道交通到底驶向何方?前后景,左右景都显现了山水画“平远、深远、高远”的意境。镇江园内楼阁不多,但因为它占据的高度和位置极佳,视野极好,看到极佳的风景。很诧异为什么镇江园会占据这么好的位置。从园区出来,马路上看到一辆正在等候接驳员工的小巴。司机很热情跟我们介绍应该如何游园。我把我心中的疑惑寻问他,他告诉我宁镇文化,宁镇不分家嘛。但其实这样的说法并没有解决我的疑惑。依着他的指点,我们接着游览了南京园。当我参观之后,我寻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四。南京园:华林寻芳 虹桥的一头是镇江园的多景楼 另一头是南京园的东侧的画图阙。画图阙两侧有廊相连,西北侧就是整个园区内最高的景阳楼,形成了楼阁参差、建筑掩映之景。 院子敦实的木质大门很有质感。进入院内一下子便穿越到六朝古都厚重的历史之中。三层高主楼景阳楼映入眼帘。南京园以已经消失的建康华林园为蓝本,再现了六朝时期盛极一时的金陵帝苑。据介绍,建康华林园的前身是吴国宫苑。华林园前后延续了 300 余年,与整个六朝相伴,堪称六朝第一皇家园林。而今,这座湮灭于历史之中达1400多年的名楼盛世在江苏园博园重现,让人感慨万千。 景阳楼是南京园内最高的建筑,大量使用天然柚木。景阳楼上所挂的“华林寻芳”牌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书写。该楼秉承了六朝时期的建筑特色,雕梁画栋。很想上去看看更远更高的风景,被工作人员阻止了。还被告之现在在楼上走动的人员是消防检查的工作人员,现在工作人员挺敬业,六七点的光景还在工作中。 景阳楼前一方天渊池,嘉木依傍在旁,古朴清丽共同再现了六朝时期盛极一时的金陵帝苑之景。 以景阳楼和天渊池为核心,山林嘉树为优美景色,质朴舒朗的建筑,再现历史上风华流连,风轻云淡的六朝文化。 连玉阁是一栋建筑复杂的楼阁,艺术性丰富,楼阁内陈列着式样繁多、精致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 在南京园的这个角度看山脉边的双楼和长廊。 南京园的南侧山脉之畔是代表着徐汉文化的徐州和宿迁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