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细的品味同里——街巷和桥(下)

 火车侠 2021-12-16

行走时间:2021.3

行走方式:自驾

行走路线:

D1:

南京——苏州同里古镇(退思园——丽则女校——王绍鏊纪念馆——珍珠塔——穿心弄)

D2:

苏州同里古镇(嘉荫堂——崇本堂——耕乐堂——罗星洲)——同里北联村——苏州甪直(保圣寺——沈柏寒故居——米行——江南文化园)——南京

同里的建筑大都贴水而筑,临水而建。

更多的斑驳陆离的墙壁,砖瓦积着深厚的苔藓,还有一些冷清的褪色木门,每一幅画面都像极了独特的山水画。

长满青苔的白墙已经成为墨色,涂抹出岁月的沧桑。

屋檐上的绿植生机勃勃,娇嫩的小花随风摇曳出别样的风情。

同里虽然售票,但古镇内的原住民占比很大,除了景点,客栈之外的屋舍基本都是原住民,所以走在街巷间处处感受生活的气息。

古镇的小狗对游客也是习以为常的淡定。

同里古镇外四面环水,古镇内有15条河道纵横,曲折。河道上横卧这各种石桥。桥上可纵观河道交汇处的美景。凭栏瞰,水巷舟楫,来来往往。

因河多,桥也多,镇内共有大小桥梁40多座,大多建于宋以后各个时代。而且古镇中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令各镇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

同里镇上的桥,有高的,有低的,其实都和河道里通行的船只有关。竹行街一出来的泰来桥是连接东面同里湖,经过市河向西到庞山湖去的水上航道。从芦墟、莘塔开往苏州的航船、轮船比较高大,所以建得比较高。桥身本就高大,加上桥顶上搭了一个竹子的大盖方亭,更显得威武高大之气势。

与泰来桥几步之隔就有一三拱石桥——中川桥。

站在高大的泰来桥上以高空的视觉看同里水乡。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的古镇展现在眼前。远处的升平桥,连同它的倒影就如一轮满月悬挂在河面。

站在桥上俯视川流的木船,远眺整片屋檐,粉墙黛瓦,水、声、空气都融有古远的韵味。

俯瞰中川桥

而古镇里面的沿着新驳岸的桥,因为通行的是农家普通小船,所以桥都比较矮小。

最著名的要说同里三桥了。三座古石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是同里桥中之宝。三桥相距不足50米,分别建于明、清两代。三桥呈“品”字型,跨于三河交汇处,自然形成环行街道。桥身小巧玲珑,端庄雅致,而又古朴稚拙,凝重沧桑。河水明净如镜,小桥如飞虹卧波,波光桥影。

沿河青石驳岸,岸边绿树遮日,两岸筑有花石栏,河中船来船去,桥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站在桥上看风景,小河两旁的石驳岸,单落水或双落水的河埠,镶在驳岸上系船用的缆船石,岸上铺排整齐的块石路面,以及依水的民宅还有屋檐下的红灯笼一副迷人的风景画。

一艘小船上几只鸬鹚让河道热闹起来。

河岸两侧一溜排开的店铺,在此可以品茗、聊天、听曲、走三桥。

走在同里镇上,随处是桥,随时要过桥。这些桥不仅仅是为了过河的便利,每座桥都精致讲究。就连桥的名字都是寓意深刻的,比如泰来桥、三元桥、鱼行桥、升平桥......

河道边这棵睡倒下来的树吸引了我的注意,它也是极喜欢同里的河水的,如此极尽所能的想投入它的怀抱。

这一座梁式三孔石桥叫中元桥。

除了数不清的古桥与弄堂是古镇的特色外同里还有一个特色——廊棚。所谓廊棚就是带屋顶的街。廊棚以砖木结构为主,一色的墨瓦盖顶,沿河而建,即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廊棚大多一侧是卖特产,饰品,小吃的铺子和居民,另一边则是河道。有的廊棚一侧还有靠背的长凳,走累了可以坐下来歇息。在廊棚下品茶、喝酒、吃饭或聊天,那也是别有一番情趣。

站在升平桥上沿着上元港河向东眺望,可见泰来桥与中川桥组成的双桥倩影。泰来桥高高耸立,中川桥平平仰卧,这幅双桥图景颇为别致。

同里有众多的建于各个年代的古桥,这些古桥在岁月的风雨中高高地挺立着,这些坚硬冰冷的桥经受了漫长岁月风风雨雨的侵袭而变的温柔多情起来的。它们是古镇活的历史。

这里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同里的桥梁,石板巷都是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元素,值得你停下脚步慢慢走,细细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