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保定:燕下都遗址、定窑遗址被列入“十四五”时期国家大遗址名单

 唯我英才 2021-12-16

日前,国家文物局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基本成型。全国共有145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遗址及5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遗址,入选“十四五”时期专项规划。其中保定市燕下都遗址、定窑遗址两处上榜。

大遗址是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保定市的2处遗址你都了解了吗?

燕下都遗址:遗址位于易县境内,是已知已发现的战国都城中最大的一座,建于战国末期燕昭王时代(公元前311年),东西约8公里,南北约4至6公里,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

燕下都遗址。胡影供图

遗址整体格局分为东西二城,东城为内城,西城为防御的廓城。东城内有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墓葬区等,并且东城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说明此为燕下都的繁华区,为当时人群活动的中心。

定窑遗址:遗址位于曲阳县涧磁村、野北村及东、西燕川村一带。该县曾属于定州管辖,故称定窑。定窑遗址的发现为何如此重要?从陶瓷史来看,最早出现的是青瓷,后来发展到白瓷。宋代定窑可谓中国历史上白瓷发展的大成时代,其原料制备考究,造型风格独特,装饰技法独辟蹊径,尤其覆烧工艺首开唐宋陶瓷生产之先河。

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其他四个都属于青瓷系列,只有定窑是白瓷,因而更显得难能可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