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变阴合,开、阖、枢三态,先化三阴三阳,再化在天之六气and在地之五行

 黄帝内经参详 2021-12-16

《素问·阴阳离合篇》岐伯讲: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图片

《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据上作图一如下:

图片

说明:上篇推文“六图附说:一气混茫阳变阴合,化生地之五行,清晰于目、了然于胸在作图时误将少阴少阳的上下位置标注反了,特此订正并致歉图片图片

再在上图基础之上作三阴三阳南上北下展开图,图二如下:

图片

《素问·天元纪大论》鬼臾区讲:阴阳不测谓之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谓本也,是谓六元。

再在前两图基础之上,据鬼臾区此语而作图三如下:

图片


中气斡旋阳变阴合遂有三阴三阳,阴阳不测之谓神、妙万物之谓神。[清]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卷八(上)·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注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莫可穷测,用施于四时,变化乎万物,无可矩量者也。

阴阳不测之谓神,神在天为寒、暑、燥、湿、火之六气,神在地为木、相火君火、土、金、水之五行。故图一、图二、图三,三图合一如下:

图片

窃以为,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中气斡旋,阳变阴合,遂有三阴三阳,阴阳不测之谓神,自当以三阴三阳为本,三阴三阳更进一步所化生的在天之寒暑燥湿风火等六气自当为标。

在这一点上,鄙人之观点显然是同深受唐启玄子王冰注解《天元纪大论》影响的广大医家们的观点背道而驰的,王冰、张志聪,还有黄元御等皆认为应以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

但从《黄帝内经论·素问》中运气论七篇的逻辑来看,三阴三阳当为本;另从哲学的观点看,大道之简,应当以简驭繁,先太虚一气而后阴阳两仪,再后阳变阴合化生三阴三阳,最后阴阳不测妙万物之谓神。

所以,五运六气等都应当是阴阳演变之余绪,也就是说,三阴三阳当为六气之本,六气乃为三阴三阳之标;而且,地之五行之气也应当是三阴三阳之标。我们确实不应该象王冰那样倒果为因呀。

当然,鄙人之观点只是从《黄帝内经》和哲学思维之逻辑的角度立论的,至于能否成立,只能求证于先我等普罗众生而得大道的医林方家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