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之大络与宗气外泄

 黄帝内经参详 2021-12-16

胃之大络通行胃气,积于胸中,是谓宗气,又称大气。

胃之大络在所有经络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并不属于十五大络脉之一,而是直接从胃腑分出去的大络脉,不是从足阳明胃经在小腿前外侧丰隆穴分出去的足阳明胃经别络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岐伯讲:“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在病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岐伯这句话,有的版本是在《素问·玉机真脏论》中。脉宗气,即测候宗气。

图片

一、胃之大络的始点:“虚里”何谓?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这是岐伯所言。问题是,虚里就是左乳下吗?恐怕非是,我们将按照岐伯对大络脉的命名逻辑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同样记载岐伯所言的《灵枢·经别》在命名十五大络时提到,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手心主之别,名曰内观;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任脉之别,名曰尾翳;督脉之别,名曰长强;脾之大络,名曰大包。

查探上述十五大络脉,其命名逻辑都是以大络脉之首穴命名的,同理,胃之大络也应该以首穴命名的,这个首穴应该就是“虚里”。

问题是,虚里是穴位吗?既称之为虚,它还能是有形的空间吗?

类比手少阴心经之别,名曰“通里”,通为通道,里为里面,意为心经经水由通里穴的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通里”之意不言而喻。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虚里”,里为空间地点,犹如问“你是哪里人”之“里”;“虚”则不实,虚里是胃之大络之起点,胃为腑,泻而不藏故为虚,从取象比类的角度讲,心虽为脏,但其内亦虚,故有“虚心”一说。

故而,“虚里”本身代指的是胃,至于胃之大络起点在于胃之外,还是胃之内壁,岐伯就语焉不详了,但从望文生义的角度理解,窃以为还是起于胃之内壁,至于胃之内壁到底是哪个地方,那就是专家们讨论的事情了。

因为,俺也不知道嘞,咱也不是医生,也没见哪个专家论述这么细致过。

当然,有的专家也是和我理解的不一样的,专家将“虚里”等同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有些医生也是人云亦云。专家这样做就不应该了,因为岐伯明言胃之大络“出于左乳下”,按照岐伯对十五大络的命名逻辑,虚里是胃之大络的始点,专家将终点和始点混为一谈,虚里等于虚里,这是啥逻辑?试问岐伯除了“呵呵”一笑还能说什么呢?如果非要说,恐怕岐伯只会对专家说“年轻人不讲医德~”吧。还有的专家说虚里就是心包膻中穴,这可就不是不讲医德那么简单了啊,见解所限,咱也不好苛责,人家毕竟是专家啊。

二、胃之大络的特殊之处

经脉与络脉不同,《灵枢·经脉》讲“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故胃之大络为横络,以区别于足阳明胃经之经络。

但胃之大络却又和其他十五大络不同,它太特殊了,所以有人又将胃之大络称之为第十六大络。

特殊在何处呢?

图片

十五大别络都是起始于体表而终于体内,例如,足阳明胃经之别络,名曰“丰隆”,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其走向分别为: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 循径骨外廉, 上络头项, 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噫。……。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灵枢·经别》)。”丰隆穴在膝下踝上小腿外侧处,公孙穴在足内侧缘,赤白肉交际处。

唯独胃之大络独树一帜,反其道而行之,起于体内(虚里即胃)而终于体表(左乳下)。“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

而且,十五大络的起点都是腧穴,唯独胃之大络的起点虚里不是腧穴,况且虚里到底是不是穴位还未得而知呢,说不定就是代指的整个胃呢!

三、胃之大络的路径走向

胃之大络起于胃(即虚里),然后“贯隔络肺”,出于左乳下。

起始点,自不待言,关键是“贯隔络肺”四字。

1.出虚里,贯隔,贯穿胸隔。脾胃在中焦,心肺在上焦,隔膜横断其中。上篇推文“人以胃气为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讲过“五脏六腑则禀气于胃”,胃气经由胃之大络贯穿胸隔而入上焦。

问题是,胃气如何贯隔而上呢?胃之三隧之一。

《灵枢·邪客》伯高讲:“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五谷入胃化生胃气,胃气经由胃之三隧(隧道)之一“积于胸中”。窃以为,宗气所经之隧即为“胃之大络”,胃之大络流注胃气即宗气于胸中。所以,胃气入于胸中不是经过渗透,而是通过胃之大络导引而入的。

正因为宗气积于胸中,所以才会有专家将“虚里”等同于“膻中穴”。膻中穴为心包之穴,岂可混同于胃之大络之穴?

2. 络肺

胃气经由胃之大络贯隔入上焦之胸中,肺亦在上焦胸中。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朝百脉,肺之络脉乃至孙脉联络于胃之大络,从而禀气于胃。胃气入胸为宗气,宗气乃诸脉气之所宗,肺脉自不例外。甚至,宗气还起着主导肺气之功用,否则,宗气下陷,长吁短叹,即是此谓也。

3. 以贯心脉

胃气贯隔积于胸中成宗气,不但“络肺”,而且还“贯心脉”为心脏提供心气,心脏搏动之动力源即源自宗气。冠心病就与宗气凝滞从而气血不通有一定关系。

4.出于左乳下(右乳下亦出)

为什么有的专家说做左乳下称为“虚里”甚至以心跳来脉(测候)宗气?恐怕就是因为胃之大络在“以贯心脉”后走左心尖下(出于左乳下)出来的缘故吧。

我们先来看看左乳下属于什么穴?乳根穴也。不但左乳下有乳根穴,而且右乳下也有乳根穴,左右各一。

乳根穴,俗称气眼,属足阳明胃经,既然乳根穴左右各一,为什么岐伯单独言左乳下呢?明代医家沈子禄、徐师曾撰《经络全书·前编/分野·五十四、虚里》中记载:

“顾英白曰∶乳根二穴,左右皆有动气,经何独言左乳下?盖举其动之甚者耳,非左动而右不动也。其动应手,脉宗气也。……。张介宾曰:虚里跳动,最为虚损病本,故凡患阴虚劳怯,则心下多有跳动,及为惊悸者,人但知其心跳,而不知为虚里之动也。其动微者病尚浅,动甚者病则甚。凡患此者,常以纯甘壮水之剂,填补真阴,活者多矣。”

概略意思有二:

其一,胃气经由胃之大络贯隔积于胸中化为宗气后,分走左右乳下之乳根穴,左右皆动,但因左乳根穴靠近心脏,胃之大络又贯注心脏,从心脏而出,故左乳下乳根穴与心脏搏动形成共振,故左乳下“动之甚者耳”,微触之则其动应手,瘦弱阴虚者则其动应衣。

其二,乳根穴之跳动本身不是心脏搏动,而是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自身的脉动,两者不可混为一谈。但是,胃之大络形成的宗气毕竟为心脏提供搏动的原动力,故而心跳与乳根穴之跳亦有一定的联系。 

四、其动应衣(有的版本是应手),脉宗气也 

胃气之宗气在左右乳下乳根穴处微微跳是常态,左乳下动而甚者,无论是应衣还是应手,并非是宗气充足的表现,而是“宗气泄也”。宗气从哪里泄,从“气眼”泄,气眼即乳根穴,乳根穴即俗谓气眼儿。泄者为气,泻者为水,故宗气之泄用“泄”,气眼即乳根穴就是宗气外泄之处。

所以,左乳下这个气眼就是测候宗气的地方。

宗气泄什么表现?“盛喘数绝者,则在病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

为什么会发生宗气外泄的情况?

黄元御《灵枢悬解·玉机真脏论》:“盖胃以下行为顺,下行则浊气全降,虚里不甚跳动。阳衰湿旺,胃土上逆,浊气不降,蓄积莫容,故其动应衣。此宗气升泄,不能下蛰也。虚劳惊悸之家,多有此证。若盛喘数绝者,数绝,数之极也。缘甲木克贼戊土,二气壅迫之故,则病在中,若气结而横阻,是少阳之经痞塞不开,应有积矣,此太过者也。若经脉不至,则胃败而曰死,此不及者也(此因脾脉而及胃脉)。”

宗气外泄怎么办呢?

清代医家张锡纯认为宗气就是大气,宗气外泄则胸瘪,他《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三)治大气下陷方》中提供了“1.升陷汤、2.回阳升陷汤、3.理郁升陷汤、4.醒脾升陷汤”四种药方,兹录“回阳升陷汤”如下:

“治心肺阳虚,大气又下陷者。其人心冷、背紧、恶寒,常觉短气。

生黄 (八钱) 干姜(六钱) 当归身(四钱) 桂枝尖(三钱) 甘草(一钱)

周身之热力,借心肺之阳,为之宣通,心肺之阳,尤赖胸中大气,为之保护。大气一陷,则心肺阳分素虚者,至此而益虚,欲助心肺之阳,不知升下陷之大气,虽日服热药无功也。

或问∶心脏属火,西人亦谓周身热力皆发于心,其能宣通周身之热宜矣。今论周身热力不足,何以谓心肺之阳皆虚?答曰∶肺与心同居膈上,左心房之血脉管,右心房之回血管,皆与肺循环相通,二脏之宣通热力,原有相助为理之妙。然必有大气以斡旋之,其功用始彰耳。”

治病开方,医生为王。

请谨遵医嘱。

小结:

五脏六腑皆秉气于胃,胃气经由胃之大络积于胸中化为宗气,又称大气。胃之大络,起于胃内,胃为府脏,其内为虚,泻而不藏,故“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胃有三隧,其一为胃之大络。胃之大络贯隔络肺,与上焦左贯心脉,经由心尖,出左乳下乳根穴(俗谓气眼儿),亦于上焦入右乳下之乳根穴。乳根穴本不甚动,但若宗气外泄,则左乳根穴其动应手,动之甚者其应衣,为宗气外泄或大气下陷之症状,乃为“胃土上逆,浊气不降,蓄积莫容”所致,可在医嘱下以张介宾“治大气下陷方”参考调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