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潮8弄”能让“这条鱼”再活蹦乱跳吗?

 周炳根 2021-12-17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01

虹口的今潮8弄是眼下的热门话题,被视为振兴四川北路商业的一个契机。在说今潮8弄前,我先说说四川北路曾经的辉煌吧。

不是摆老资格,论说上海,我没有绝对的资格说三道四,但说四川北路,我可以闭着眼睛,站在四川北路桥墩的中间,左右开弓,左手指着上海邮政大楼,右手指着集邮公司开始,一条条马路、一家家商店数过去。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四川北路,位于虹口区南部、中部偏西,它南起四川路桥北堍北苏州路,中途经横浜桥至东江湾路,最后在东江湾路、黄渡路结束,全长3.7公里。

一路上有数不完的商店,从右手的虹口食品商店到左手的一定好食品店,强调一下,一定好是广东人开的,广东人还在四川北路上开了一家广茂香烤鸭店,它的烤鸭味道不输给燕云楼的,也是虹口人过年过节作为送礼的高档礼品。

图片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在虹口食品商店一段,有大兴钮扣店,三福绒线店,红城辅料商店,佳美羊毛衫店,特别是红城辅料商店,每天早上店还没有开门,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几乎全上海做西装和衣服的裁缝,甚至全国各地的服装厂采购员都在门口排队,长长的队伍排到后面的蟠龙街,真的是前面是人接成龙。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后面是曾拍摄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电影取景点的蟠龙街,住着真正的上海人,低调实在,不哗众取宠,拍个电影有啥好叫的?

虽然男女主角是当时红的发紫的斯琴高娃和周润发,但在四川北路人的眼里,四川北路天天在上演比电影还要精彩的剧本。

图片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剧照

太湖饭店门口,一到好日子,新娘子新倌人站在门口迎接来喝喜酒的人,他们是当天四川北路上最漂亮的人和幸福的人,接受着走过四川北路的每一位路人的祝福,他们就是最佳男女主角。

沿着太湖饭店向北走,像模像样的饭店门口都立着年轻漂亮、郎才女貌的新人,这些当年在凯福饭店、三八饭店、西湖饭店举行婚礼的人,都已经子孙满堂,过着幸福的生活呢。

图片

快要关门的西湖饭店

一到夏天,虹口食品商店卖西瓜肉的队伍形成一条混白的肉龙,男的穿着汗衫,女的穿着白的方领衫,手里拿着铝饭锅、拎着塑料铅桶、大大小小凡是可以装东西的都拿出来了,那场面只有生活在四川北路上的人才能领悟和骄傲,骄傲的是,出了钞票买西瓜肉吃,一是大热天吃了舒服,二是为国家的外汇做出了贡献,知道吗?那时候,我们吃西瓜肉,西瓜皮做成罐头出口赚外汇的。神气呀,四川北路上有个挣外汇的单位!

在挣外汇的单位对面,一定好食品店也不输人,前头说过了,一定好是广东人开的。

广东人华侨更多,改革开放时,华侨都挟着皮包回来了,纷纷在四川北路上找商机,最后有个日本人在四川北路的群众电影院隔壁开了家“妈妈面包店”,生意好得来如面包上涂的油。

四川北路上到处都是油,又引来一位日本人,他的商业脑袋更好,你们买买买,我做箱包,可以用来装买买买的东西。

话题有点兜远了,但意思一样,说明四川北路在当时的上海商业地位,不输给南京路和淮海路的。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继续闭着眼睛数:从南头数到北头,有吃有喝,有电影看还有学校上,闹个肚子痛或是饿了胃病发作,第四人民医院就在家门口,半夜挂个急诊,吊好盐水出来,对面的市北菜场正好到了营业时间,拎个菜篮子买点小菜回来正好吃早饭。

不数了,再数,整篇文章都不够写。

那直接数到四川北路北头,21路公交车转弯的地方,甜爱路,谈情说爱的地方。对不起,那时候没有人敢在马路上搂搂抱抱,万一被纠察用手电筒一照,难为情的,还是到虹口公园假山上坐坐吧。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虹口公园,现在叫鲁迅公园的正门口,那家代表着虹口地标的天鹅宾馆,当时可以接待外宾的,并在很早对外开放的大堂里坐下来喝一杯20元的咖啡憩憩脚,纠察肯定不会来这里。

那时候的20元,同样可以在和平饭店喝上一杯,而且可以享受老年爵士音乐表演。

但我喜欢坐在天鹅宾馆里,四周都是和我一样的年轻人,我们的脸上充满朝气,雄心勃勃畅谈着理想,也为能帮朋友租赁到四川北路上一家商店欢欣鼓舞,喝毕出来,公园里飘来花香令人陶醉,并掏出“大哥大”约朋友去虹口公司看菊花展。

这20元一杯的咖啡胜过上海滩上任何一家咖啡——菊花咖啡。况且,那时候的咖啡店真是凤毛麟角,就是喝也是冲着目的去的,要赚回更多的咖啡钱,去买更多的东西。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02

那时候的四川北路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到,什么东西也都可以卖掉,用当地的居民来说:走走逛逛南京路淮海路,要买实惠请到四川北路来。

这句话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末,也是我们虹口人的骄傲,潜意识是外地人才到南京路去的,阿拉都是上海人,偏爱四川北路。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虹口区财贸办公室的陈锡时,为振兴四川北路商业,对外更多宣传四川北路,他经常陪我去各商店采访。

而我就像跑娘家一样,每到一个店,特别是虹口区烟糖公司所属的商店,他们看见我就直接叫小董,对陈锡时的介绍董记者什么什么的权当着耳边风吹过。

陈锡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读书人,戴着一幅深度近视眼镜,给人感觉除了老实就是言语不多,但和我熟了,说工作时脸上都是笑,那笑容就如虹口公园盛开的菊花,爬满一脸。他笑着说:董记者是真正的老虹口!

这时候,一位小师傅冷不防地敲了敲他的背说道:什么董记者,是小董,她从小在四川北路上长大,家后门的几条小路都通到四川北路,最近就是可以抄到你办公的海南路10号(原虹口区政府办公点),再走到武进路口,拐到中州路上的中州路小学去游泳,当然,这是夏天的时候,到了冬天这个游泳池就用来腌咸菜了。

我一看,原来是我在烟糖公司学徒时的一位师兄,最近他调到了四川北路上工作了,听说,在四川北路上工作找对象都能加分。

于是,我也加一句:我中学就在武进路上的虹口中学。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毕业后,统一分配在虹口区烟糖公司工作,后来,虹口区商业系统办了一个业余学校,我积极报名去读书,四川北路上所有商店的优秀青年都成为了我的同学,后来又进入报社成为一名跑财经条线的记者,报社也在武进路上,靠近四川北路工商银行那里。

对了,就是现在的“今潮8弄”晚间灯光秀的集市那段。

03

说起这块地方,那是四川北路最热闹的地方。

如果说,四川北路整条商业街是一条东海大黄鱼的话,那今潮8弄这段地方真好是黄鱼的中段,也是大家最喜欢吃的“肚档”,骨头小刺少,又肥又嫩,特别是靠近海宁路口的大祥食品商店,正好是肚脐眼,一肚皮是货色,商品琳琅满目,从天上飞的到海里游的,要什么有什么,就是吃一只四分钱的芝麻饼,对人说是从大祥食品店里买来的,那恭喜你,你被人看的眼光都是特别的,仿佛芝麻饼上的芝麻都与其它店的要多几粒。

更不用说,“肚档”里那一连串的卵子——商店,那是让人眼红的店:钟表店、眼镜店、中药店、照相馆、饭店、旧书店和新华书店、还有一家用来听评书的古色古香的红楼,到武进路口就是工商银行。

“肚档”上有两家工商银行,另外一家就是今潮8弄对面的一幢红砖大楼下面,用现在“阅读城市”的行话来说,是一幢老洋房。

老洋房靠近海宁路口,这家工商银行也是当时虹口区对外开放保险箱的银行,大凡虹口有钱的人家多少在这里租赁过保险箱的。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虹口区百货公司的办公地点就在大楼里,隔着大楼的西南方向就是上海市第七百货商店,是当时,可以用300美金买一件貂皮大衣的地方,但我那时候没有美金,只是利用记者的身份花了300元人民币买了一只24K的吊坠,又嫌太土,一直没有戴,现在很值钱了。

04

但令我最难忘的就是“公益坊”边上的英姿照相馆,这是我父母40岁生日拍照的地方,也是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一起拍过照片的地方,那时候,我只有三岁,手里捧着照相馆给的道具,一只红皮球,那长相要有多难看就多难看,根本没有想到十多年后,这难看的人特别喜欢这家照相馆。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原来,中学要毕业了,同学之间要好的就去拍双人照,我和中学里最要好的同学拍了一张,然后,同学与同学间相互交换,交换的照片上都印着英姿照相馆的名头,而最值得珍藏的是我们虹口中学毕业后,全班同学在这里拍的毕业照。

为了省钱,没有要那张有照相店名头的硬片,就要了一张放大的照片,一直保存到现在。

后来工作了,四川北路上的鲁艺照相馆和岷山照相馆都去拍过。

对了,忘记说一下,我10岁和20岁的照片就是在岷山照相馆拍的,10岁是邻居的姐姐陪我去拍的,20岁是另外一位姐姐介绍的,她偷偷告诉我,拍照片的师傅正在和她谈对象,他们是在拍照片的时候认识的。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我就在拍照片时,对这位师傅说:帮我拍了好看点。

但我看到了那位师傅脸上长着青春痘,一副贼塌兮兮的眼睛斜着看牢我。

那时候,我们看到男人脸上长着青春痘就是一种“骚”的认为。我回来后就对姐姐说,这个男人不好,他很骚,你勿好嫁给他的。

说好这话后,我就去鲁艺拍照片了,30岁的照片就是在斯为美吹好头发,淡淡化了一个妆去拍的。这张30岁的照片后,我就没有一本正经去照相馆拍照片了,岁月在人生的30岁后基本定型,一条商业街也如此,四川北路从此走向下坡路。

记得我在虹口采访时,陈锡时就不断地对我说:区里有关领导认为,四川北路太土了,连一般的县城商业都不如,要改造四川北路,成为上海第三条商业大街。

为此,我和记者朋友们一起在出版编辑《上海百家名店》时,把四川北路也列为重点商业街,把它排在南京路、淮海路之后。

但那时候的四川北路在肚档的上方,黄鱼眼睛的地方,开始动迁了。

那里就是上海最有烟火气的地方——蟠龙街,住着几千户人家,这些人家就是黄鱼的活水源,是东海龙王生活的地方呀。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水枯竭了,黄鱼开始进入渐死的状态,虹口区政府的有关人员仍然想挽救这条东海大黄鱼,在黄鱼的头颈处,造起了几幢大楼,把原来的,大兴钮扣店、三福绒线店,红城辅料商店,佳美羊毛衫店等拆了,造了一幢大楼叫佳美羊毛衫商场、大兴纽扣商场,都想借着昔日商场的名气振兴四川北路,但是没有想到,黄鱼肚档上“勒”的一几,被剖腹了,鱼翅也被连根拨掉,最大的一根鱼翅就是七浦路,原来分散在路口的服装摊全部搬进了大楼里;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另外一排鱼翅如:武进路上几幢英式乡村建筑开始拆迁了,而比它早拆的是斜对面的几幢灰色大楼,我的日文老师和报社的副总编都住在这几幢大楼里,他们分别被动迁到了浦东和水电路上。

更悲惨的是,那幢象征着虹口经济和历史发展的区政府大楼,也是一幢老洋房,它从海南路10号搬到了当时被上海人不看好的虹镇老街一带,不过相比之下,虹镇老街也动迁了,看似经历一样,命运却不一样,一个是相公落难,一个是灰姑娘穿上水晶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