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于找到了!卡瓦劳峡谷(Kawarau Gorge)最刺激的那个点(不是蹦极)

 新西兰导游天舒 2021-12-17

卡瓦劳峡谷的岩石狞戾裸露,充满钝痛的意象自不必说,那河水也时常浑浊如同饱和的泥浆,可这些丝毫不会阻碍试图跨越河流的脚步。

峡谷中存留着一个淘金遗迹纪念公园,巨大的水枪仍旧日夜不停往河水中喷洒,在淘金时代这种设备可是剥开土层与岩石必不可少的利器,如果稍微仔细一点,就能发现关于河上那个神秘的天然石桥的蛛丝马迹。

Whata Torere,一个毛利人早已熟知的地方,在这里,宽阔的卡瓦劳河展开巨大的Arm,回旋着减低了速度,迅即被两岸狭窄的巨石收窄,形成急速咆哮的激流,在这里,几十米宽的河面陡然缩窄至1.2米,两边各有巨石接应,如果胆子稍微比天舒大一点的人就可以纵深一跃,至少90%的可能性能够安全跳到对岸去。

这个点比想象中要难找到,主要是位于主路旁边,停车不太容易,如果不怕开泥沼,也可以将车子开下去,底下有个可以停车的场地

天舒选了四个地方分别观看,四种角度,这个是几乎到了河岸的一个角度

高处从左边看

中间从上往下看

以及站得更右侧一些的

这么多年,河上的情况也一定发生了许多变化,所以无法确定当初那些往来于南部地区和西海岸的采玉人纵身一跃的时候会不会比现在更容易一些。但可以肯定,无论对于早期的毛利人,还是淘金时代的工人,这里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跨越,因为这是克卢萨河与卡瓦劳河上唯一可以不用船就能通过的地方(那个时代还没有桥梁),这两条大河实质性阻断了南岛的南部与西部,只有越过河流才能经由卡德罗纳山谷前往瓦纳卡,前往哈斯特山口,去开启西海岸寻觅玉石的大门。

毛利人对于这条捷径的使用已经在六百年以上,欧洲探险者只是在近期才对此有所认识,1853年,欧洲探险家Nathanael Chalmers在当地毛利向导 Reko的指引下跳过了这里,然后获得了一个西式的称呼叫做“Chalmers Leap”。想必查莫斯当时也要鼓足了勇气来了次跳跃,因为据天舒的详细观察,两岸的岩石非常湿滑,你几乎能肯定凭借自己的能力确乎可以一跃而过,但却没有把握在落地的时候能够站稳,毕竟另一边不是平坦的飞机跑道也不是学校操场上过于甜美的沙坑,我倒觉得过这里绝不能独自一人,否则失足落入河水几乎就没有获救的机会,最好的方法是绑根安全绳在腰间,万一跳滑了,其他的同伴赶紧用绳子将其拽回来,至少保得生命无忧。


前一篇:《中奥塔戈︱奥塔戈中部之醉乡民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