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课表排课、个性作业匹配、接送动态播报......这些课后服务形式你慕了吗?| 关注

 老友茶馆 2021-12-17

民小编说

课后服务的推行,给学校管理和教师工作都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所学校通过打造一站式课后服务模式,让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到各式各样的兴趣课程,分层作业自动布置,老师们的压力小了,此前“逢接必堵”的交通拥挤也解决了。他们是怎么做的?我们来一探究竟。

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缓解家长接送孩子困难、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民生工程,也是主动占领教育阵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途径。杭州市春晖小学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拓展课后服务形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01

整体思路:2+2托管一站式服务

每一个校园空间都是重要的,都是值得研究的。春晖小学教育集团聚力课后托管的一站式服务,其中课后托管,致力于全员服务,综合提升;暑期托管,自主报名,假期放心;晨间托管,一人值守,早来无忧;迟接托管,一人值守,迟接无忧。四类托管,长短结合,完善的课后服务体系,致力于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春晖小学组建课后服务管理项目中心,专人专班进行管理,进行常态的课后服务研究,统筹并牵动全校进行常态的托管项目管理。每周校长室1人,每日每班值周1人,每日每班教师1人,每天每校区1人进行常态统筹管理。目前,学校1067名学生,每组开设164个班次,90.1%参与了本次的课后服务学习。

春晖小学的课后服务工作思路,是致力于聚焦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精准服务,差异服务,有效与课内教学进行互补。其中,主要围绕以下四点:精准荐课,根据学生特质分析推荐课程;按需开课,扩大课程供给能力开设课程;课赛一体,为学生搭建赛事和展示平台;末位淘汰,注重全面评价与课程迭代。

图片

春晖小学聚焦形成课后服务行动标准,完善了《2+2课后服务行动手册》和《作业管理行动手册》,建设起基本的行动规程与秩序。以便于更好的导引整体的工作秩序。

02

聚焦精准服务,推动课后服务实践创新

课后服务是未来教育中的大事要事,春晖集团聚焦精准服务,推动课后服务实践创新,保障新一轮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

(一)精准服务,聚焦行动前的预沟通

在春晖,我们向来重视重要行动前的预沟通,课后服务体系的构建也是如此,我们在家长、教师和学生三个维度上分别做好引领,带领各群体从不同视角读懂时代、理解变革、顺势而为,进而促进行动落地。

与教师群体的预沟通,着重传达政策变化的时代意义,讲清政策落地的学校路径,探讨引领学生家长的方式;与家长群体的预沟通,重在传达政策变化的时代意义、讲清政策变化的具体举措,重视探讨家校协作的新模式;与学生群体的预沟通,做到让学生理解校园“双减”的重要意义,明确适应变化的具体要求,同时共同探讨“双减”背景的行为约定。

(二)多样服务,聚焦时间安排科学性

充分利用课后时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是春晖课后服务体系的价值追求。基于此,我们实现了分时段落实多样化服务。其中,第一阶段为基础托管,时间15:30—16:20;第二阶段由基础托管、拓展托管、晖宝社团、爆米花体育俱乐部四种形式组成,其中基础托管、拓展托管时间16:20—17:30;晖宝社团、爆米花体育俱乐部16:20—17:40。

(三)系统规划,聚力课程系统完备性

春晖的课后服务课程类别丰富,涵盖了素养提升类、体艺拓展类、综合实践类、科技创新类、国际视野类课程以及特色校本课程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和提升的机会。

图片

春晖小学教育集团充分挖潜资源,利用家长、职工、教师、兄弟学校及社会等资源,补齐短板,做强优势,总共开设六大类课程。(1)素养提升课程:拓宽拓深素养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2)体艺拓展课程:兼顾增强体质的同时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形态,艺术体育并驾齐驱。(3)综合实践课程: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开展戏剧、垃圾分类、生活环境等综合应用学习活动。(4)科技创新课程:深入落实通过编程、航模、人工智能、乐高机器人等科技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5)特色培养课程:基于西兴灯笼、啦啦操和口琴演奏集团三大特色校本课程,弘扬学校主流文化。(6)国际视野课程:作为市智力共建学校,开展国际象棋、影音欣赏等课程,认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六大类课程形成了1+X+N综合服务体系。

1.扎实的“1”,构建基础托管理想教室

春晖小学教育集团创建“1+X+N”学后托管新路径,“1”是基础类服务,开展个别作业指导和自主阅读,组织文艺娱乐,享受放学同伴互陪,不让作业回家。除了积极筹建基础托管的教室样板间之外,我们还给出六类学科空间,划分不同的区域,让学习的选择触手可及,督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2.丰富的“X”,注重多元课程个性选择

“X1”是拓展类服务,以“拓展托管”“社团”的形式,主要开设少儿绘画、图形化编程、科技实践、思维训练、经典诵读等课程,由学校教师或外聘教师自主研发,满足个性化需求。“X2”是学校爆米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聘请校外非常专业的教师上课,课程如:旋风网球、动感街舞、乐高机器人、酷炫跆拳道、信奥C++、人工智能、体育舞蹈、国际象棋等,深受学生喜欢。

图片

3.多元的“N”, 学科在线产品补充服务

学校多渠道开发在线产品补充服务。聚焦微课程系列,开发学科特色微课程,学段衔接微课程、家长教育微课程;聚焦在线课程系列,每月定期推荐全学科共享阅读书单和家长育儿经验。借助官微、学习强国、之江汇等平台,开设老师们多元引领家长的平台,推动线上服务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03

教师减负,推动精力管理双线突破

面对顺应时代潮流的课后托管铺开,无论是学校管理还是教师工作,在时间管理上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杭州市春晖小学找准两个突破点:

(一)关注教师个人时间管理能力

关注教师传统思维方式中固化的时间管理难的问题,主动破解僵局。上好教师团队的时间管理课和精力管理课,倡导顺势而变;理解教师团队新的压力和负担,做好团建和情绪管理疏导。

推出课后服务时间管理课程,在教师沙龙会议上共同探讨学习,改变教师原有固化的时间安排。各项工作权衡利弊精简做,减少机械批改时间,减少仓促应对时间,减少单兵作战时间,减少啰嗦沟通时间。各项工作改变惯性革新做,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集中处理事务性工作,重要事情定期复盘。大事要事团队做,适合自己担纲的事精细做,适合学生锻炼的事培训做,适合同事协作的事联手做,适合家长帮忙的事精选做。教师借助工具有序做,规划日常工作工具清单,善于迭代尝试新工具。

杭州市春晖小学精心挑选10款工作APP,在时间管理课上共享给全体教师。无论是支持多人填写、用于收集数据的表单,还是家校高效沟通、开展线上会议的公用平台,亦或是用于课后服务图文创作、活动记录的工具等等,都可以帮助教师在应对繁杂的课后时间管理中“轻装上阵”。

(二)关注团队公共政策调整

重视本轮改革带来的新的时间矛盾,主动改变,帮助团队重组时间;主动调整师训时间、会议时间,并探索弹性工作;不断厘清公共时间秩序,并发现新的问题,微调迭代,达成最优。

学校对各项工作时间进行了合理调整。在师训时间上,增强线上教研比例,学科教研错峰进行,集团教研统整安排。对于会议时间进行调整,能用微信通知不必开会,日常例会不超30分钟,多用视频电话会议。教师弹性工作调整,明确班科协作比例,每周一次零星假,节假日早下班半小时,增设教师工作吧。

04

技术保障:系统架构托管服务“驾驶舱”

作为一所现代化的小学教育集团,全域的数字化改革,是春晖集团化办学靓丽的行动密码,也是春晖开学第一天就全面铺开托管服务,高效有序高质进入常规服务状态的秘诀。

1.掌上春晖,选课排班和常规管理在线一体化

学校智慧中心关注托管服务需求,开发了“私人定制”的课后托管服务平台,快速实现各类托管课程的选课、排班和常规管理的移动在线,极大地提升了业务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基本实现一站式数字化管理。形成每期课后服务一生一课表,实现课表智能一对一。

图片

2.春晖智库,打破统一学习进度,赋权增能

春晖小学长期潜心研发的“春晖智库”拓展类学科在线微课程在课后托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在线微课程由学校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和特长精心打造,形成序列课程、专栏课程和积件课程。这些课程符合本校学生特点和爱好,为课后托管服务提供了优质的资源。

(1)开发学科课程序列。各学科组长基于学校提出的发展方向,集中骨干力量进行课程研发,服务学生整体发展。如语文学科图书馆课程“掌上春晖,经典导读”、科学学科的“春晖学子的60个科学小实验”等。

(2)研发教师专栏。鼓励教师根据自己兴趣研发课程,带动有兴趣的学生群体在线学习。如英语学科的“Mia老师的晚安故事”、美术学科的“小艳老师折纸课”、体育学科的“西西老师健身体能训练课”等。

(3)研发课堂微课“插件”。学校聚焦学科常规教学的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研制像“积木”一样可以自由组合的微课“零部件”,用于课前导学、课堂学习、课后固学。

3.智慧接送,协调多批次混合型班级接送

托管服务带来了多批次、混合型班级的放学接送难问题,学校研发的智慧接送系统发挥了重要的协调功能。家长开车或步行至学校地下车库,通过智能安防道闸到接送中心等候孩子放学。接送平台精确通过大屏幕和手机终端推送各类班级学生的放学和接送状态。

图片

在地面划分区位并印制课程名称,并将接送示意图发送给每一位家长。每到放学,托管教师将孩子送到指定地点,家长根据标识轻松找到孩子,整个接送流程高效快速,孩子们放学是排着队被教师带到接送中心完成接送,整个过程在十分钟时间完成。有效解决了逢接必乱、逢接必堵、逢雨必湿的难题。

4.个性作业,有效提升托管作业“减量提质”

利用信息技术的加持,充分发挥资源库的数据优势、精准优势和个性化推送优势,我们建立了年级课件集、链接资料集、错题文件包。争取让优质的教育资源个性化地分享给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努力实现减量提质。下一步,通过整理学生错题数据和学科知识图谱,我们将精准开展学情分析,从资源库中寻找匹配点相关作业,实现个性化作业的智能组合。通过学生当前学情,为学生智能生成“最近发展区”的提升方案,让学生明确练习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从而促成“一生一案”。

05

强化监管,聚力常态运营的规范性

1.根据画像精准推荐。专设学科课程顾问进行选课指导,根据家长和学生需求,结合学情,一对一进行需求分析和课程推荐。

2.多方搭建展示平台。通过对接校内外竞赛,让学生有展示的舞台。同时,在学校的常规项目“我要上六一”和“我要上春晚”的舞台,也有这些课程的展示。借助这些平台,检验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家长学生的参与率与满意度。

3.常态监管固化流程。(1)每期选课指导。专设学科课程顾问选课指导。(2)每天日评反馈。管理教师要做好每日记录,详细记录每天管理情况,负责服务时间内学生的安全和照管。每节课后要反馈学生参与兴趣度、达成度等情况,让每一位家长知晓课程内容和进度。(3)每月电话抽调。学校通过家长服务中心,每个月会对引入非学科类课程进行抽样访谈,随时监管课程实施情况,了解家长和学生对教师满意度情况。(4)每期课堂开放。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课程开放日,欢迎家长进校对引入的非学科类课程进行专项调研。

4.常态评估定期迭代。对引入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开设的课程,实行末尾淘汰制度。每期结束后,由家长、学生和学校老师,对开设的所有课程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合理性、趣味性、实践性等,上课教师的专业性、责任心等,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学生的学习达成度等,注重全方位评价。最后根据满意度评价综合研判,实行末位淘汰与课程迭代。

进一步推进课后托管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教育人需要顺势而为,主动作为,为落实政策,办老百姓满意的学校而付出心力。春晖小学教育集团将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拓展课后服务形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做好“双减”民生工程,推进“五育并举”,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图片

文章作者 | 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理事会供稿
微信编辑 | 谭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