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梅傲雪更娇艳——记中国评剧院优秀青年小生演员韩立姣

 戏剧传媒 2021-12-17
不久前,我去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对中国评剧院优秀青年小生演员韩立姣老师作了一次专访。韩立姣身材适中、面容清秀,是标准的小生形象。


韩立姣是河北保定人,出身梨园世家,爷爷和父亲都是唱河北梆子的。她十三岁那年,父亲为她报了唢呐学习班,对她说:"学这个并不是父母要你从事这个行业,等你长大了,不论选择哪个行业,我都会尊重你的选择。”殊不知,这个无心插柳的学习班,居然成为了她日后步入艺术之路的开端。韩立姣初中毕业后,考入了保定艺校学习河北梆子老生行当。在校期间多次参加下乡演出,积累了丰富的演出实践经验。2006年,保定艺校毕业时,恰逢唐山滦南县评剧团来校招生,她以优异的成绩顺利的考进了滦南县评剧团。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河北梆子改学评剧,虽然谈不上跨行,但是对韩立姣来说,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对评剧尚且陌生的她,为了尽快进入状态,专门找来评剧专辑熟悉各个行当的唱腔,那段时间每天连吃饭睡觉都抱着随身听,象着了魔似的,一边听一边学,就这样,她先后学会了《刘伶醉酒》《周仁献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唱段,冥冥中也许是命运的安排,直到很久之后她才知道这是“洪派”洪影老师的唱段。县文化局长在一次开会时,见到了洪影老师,局长便把韩立姣的情况跟洪老师讲了,洪影老师就提出见见韩立姣,要听听她唱的怎么样。韩立姣再见到洪影老师时紧张的头都不敢抬,洪影老师很和善,没有艺术家的架子,这让她这一路上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于是韩立姣抖胆唱了一段《梁祝》选段,洪影先生听后很是高兴,也很满意,当即决定要她的弟子张俊玲收韩立姣为徒。就这样,韩立姣正式成为洪派第三代弟子,开始了评剧小生行当的演艺生涯。

与师父张俊玲合影

2011年,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招生,韩立姣考取了评剧大专班。2015年北艺毕业后,她做为优秀青年人才被吸收引进到中国评剧院工作,同年又考取了中国戏曲学院得以继续深造。从国戏毕业回到评剧院后,几年间她先后主演了《花为媒》中的贾俊英、王俊卿、《向阳商店》中的陈老奶奶、《新亭泪》中的渔父、《高山下花环》中的梁大娘、《良宵》中的狄仁杰等角色,去年在剧院排演的《马背上下》中主演了朱买臣这个角色。

《良宵》中饰演狄仁杰

《新亭泪》中饰演渔夫

韩立姣非常感激师父张俊玲,她说:“师父在艺术上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她不希望我在排练场上傻练功,要学会学习方法,表演技巧一定要在情感之中,所有唱腔和表演身段都要根据人物感情出发,只有这样才会有戏,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
韩立姣是行动的实践者,她一直致力于将老师传授的知识与方法融入进角色的塑造与创作中。尤其是《马背上下》这出戏,给她留下了深刻的感触与体会。

《马背上下》中饰演朱买臣


《马背上下》是编剧徐棻老师在晋剧《烂柯山下》的基础上改编移植过来的。由于剧情时间跨度的需要,韩立姣饰演的朱买臣前两场是小生行当,后几场则是老生行当,当时她接这个角色时是有顾虑的,担心演不好,让领导和老师们失望。第一天在排练场排朱买臣挑柴担上场时,只听见导演郭学文一声呵斥:"回去!”第二次上场又被呵斥回去,反复几次都没通过,当时她也懵了,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导演说:"你是小生,可你演的不是朱买臣,回去你自己去琢磨。”晚上她回家就躺在床上想怎么才能是朱买臣的样子,她忽地想起去安徽登黄山时看到挑山工挑着担子上山给游客送水送东西颤颤悠悠的样子,她就想何不把挑山工的动作稍加提炼运用到剧中人物表演上去呢?第二天她再去排练场排练时就用了挑山工挑担子的步法,这回得到了导演的初步认可。朱买臣因屡试不中,被崔氏冷嘲热讽,逼他写休书。朱买臣开始还是低声下气的:"这么多年都熬过去了,再忍一忍吧,以免功亏一篑。”在被崔氏逼急时有一个甩髯口的动作,韩立姣认为多甩几下就能将人物的激愤之情抒发出来,观众不叫好不停,可导演却拍了桌子,喊道:“停下来!这些技巧是为人物出发设计的,你多甩一秒就是炫技。”郭学文导演在表演和塑造人物上切切实实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视频:《马背上下》片段

在排这出戏时,师父张俊玲也放下自己的事从唐山过来亲自为徒弟辅导。在第一场崔嫂要朱买臣写婚书时,张俊玲启发她要演出人物的书呆子气和木讷较劲的一面。在演到马前泼水后,朱买臣有一大段六分多钟的唱腔,回忆妻子崔巧凤为他付出和要求重圆而被拒之后发自内心愧疚的心情,表达了朱买臣得中后,愧疚自己“不记她七年共患难,单记她错在一念间”,恨自己“心胸狭窄理不端,得高中焉能将她弃而不管,得高中怎能对她泼水马前……。”韩立姣将人物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和愧疚的心情唱的如泣如诉,演出了一个真实的人物形象。

《无双传》中饰演王仙客

《秦香莲》中饰演韩琪

韩立姣作为中国评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她唱腔韵味醇厚、吐字清晰、扮相俊秀、表演细腻传神,通过理论学习与演出实践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每一个角色。她曾荣获河北省“红梅金奖”;第四届全国评剧专业院团青年演员展演“评剧新星”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盛世花为媒”青年演员大赛中获金奖。她感言:“作为`洪派’第三代传人,转眼之间评剧艺术这条路已经走了十多年了,目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主要还是离不开剧院领导的大力培养和师父辛勤的付出。常言说,艺无止境,我今后会向前辈老师们多学习、多请教,更加努力地演好戏为广大观众服务。”

本文作者郭宗民与韩立姣合影

文:郭宗民

供图:韩立姣





作者 郭宗民:北京市房山区人,《戏剧传媒》特约作者。以釆访宣传戏曲名家为主,数篇作品被《中国京剧》《中国演员》《北广人物》刊登发表,部分作品均被报刊、杂志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