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白绮丽梦,诗意慰平生 :丁智会《梦游天姥吟留别》郑州市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和课件

 郑州一中侯巍 2021-12-17

遇语文,一个博雅的公众号,九位笃行的教师,范文写作,知识整合,引领教学,笔耕不辍……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李  白

讲课:丁智会

学习目标:

1.品其梦:反复诵读,置身诗境,感受绮丽梦境。

2.感其人: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滋养自我生命。

学习重难点: 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滋养自我生命。

学习方法:诵读法(五“读”俱全法)、问答法、讨论法

一、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

一、“梦”中飞花入情境

飞花令游戏:学生分左右两组PK,说出带“梦”字的诗句。

二、一读:因声求气初识梦

学生齐读,思考:

1.表现作者开始进入梦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作者惊悸梦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梦”为中心梳理文脉。

三、二读:置身诗境再入梦

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

——李荣浩《李白》

品赏佳句,置身诗境。李白梦境深几许?

思考:你读出了李白梦境中的几重情感?

参考要点: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愉悦)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迷茫)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惊惧)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惊叹)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怅然)

四、三读:披文入情三品梦

梦是心理的真实,是潜意识的体现。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依德

联系平板推送的李白生平资料和写作背景,思考:你觉得李白为何会有这样的梦境?

“诗仙”生平:

15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4  仗剑出蜀,漫游求仕

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  病逝当涂,诗仙飞化

这首诗的奇特就在于梦境的不确定性,它可能是李白所向往的自由境界,也可能是他精神上迷惘失意的反映,甚至包含着他对长安三年一梦的嗟叹。正因为如此,这首诗才在给人奇谲多变、缤纷多彩的丰富印象的同时,又启发了多方面的联想。 

              ——北大教授葛晓音《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

五、四读:梦后余情品诗仙

你,需要我们的理解;我们,需要你的表达。

——刘雪枫《永远的李白》

从入梦到梦醒,你读出了怎样的李白?从李白的其它诗文里,你读出了怎样的李白?(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预设关键词:浪漫、傲岸、狂放、乐观、自信、洒脱、豪放……

1. 浪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浪漫主义的特色:重主观内心世界,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内容)

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手法)

热烈奔放的语言(语言)

2.傲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这句话的伟力在于:在人格尊严喑哑的漫漫岁月,他是一道宏丽的呐喊;在人格尊严几乎全无的强权社会,他是伟岸矗立的灯塔。他冲开死寂,冲开沉积的“秩序”,灼然一道,刺破苍穹,照亮黑沉的历史!当我们的人格尊严受到轻慢时,吟诵李白,我们会感到气为之舒,眉为之扬,骨为之立。

拥有独立风骨的人物:庄子、陶渊明、李贽、朱自清……

六、五读:再读诗文慰平生

依据屏幕背诵提示,试着背诵全诗。

七、课堂结语(结合板书内容):

这节课,我们随李白一道天马行空、驰骋想象,梦游天姥、高声吟唱。我们的人生亦如登山,是不断攀登的过程,会遇到艰难险阻。我希望同学们在人生历程中纵跨越山丘不改其赤诚,纵遭遇急流不失其傲岸,能守住心中的那轮明月。纵岁月漫漶,李白如一轮皎皎的明月,照亮世人征程,沾溉后世无限。愿我们多读李白,多读诗,滋养我们的心灵,丰盈我们的人生!(丁丁原创)

八、“以梦为诗“任务群作业设计

1. 小组合作飞花令

六个学习小组合作寻找带有“月”的诗词,在小组内部完成海选,各推出一名代表参加明天下午的飞花令比赛。

2. “梦”诗比较鉴不同

找其他文人写梦的诗词(至少列一首),从内容到形式分析与李白诗歌的不同。

3. 诗仙诗文待君评

从评李白其人、评《梦游天姥吟留别》、评浪漫主义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学评论。

九、板书设计

预设如下,可能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有所不同。

二、精美课件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