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气寒冷,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我们需要如何做?

 初上旅途Lzg 2021-12-17

小雪节气之后,天气越来越冷,冬天也是患病最为频繁的时令,许多病人往往也是在这个时候易发生意外。其中心血管疾病就是一类常见的易复发疾病。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我们需要如何做?



图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心血管疾病在人群中的得病率越来越高。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高血压2.45亿,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心病500万,心衰450万,风心病250万,先心病200万。

在2016年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因中,心血管疾病居于首位,高于肿瘤及其它疾病。其中,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全部死因的比率为45.50%,城市居民的这一数据为43.16%。也就是说,5例死亡中就有2例是死于心血管疾病,加强对心血管健康的关注已经刻不容缓!

冬季高发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心血管功能对气温变化最为敏感,气温突然改变,会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及心血管功能发生变化,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心脏负担加重,从而诱发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血管疾病。

除此之外,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还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不合理膳食等。如果对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加以重视,长期以往后患无穷!

图片

心梗、脑梗的预警信号

虽然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总是发生得突然,但它们也并不是毫无预兆。出现这些症状,可能就是身体在发预警信号:

1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胸骨后、心前区的剧烈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心肌梗死发作前可能还会表现为牙痛、胃痛、肩背痛等并不典型的症状,但这些信号通常很容易被忽视,当毫无来由地感受到以上几种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2


脑梗死

头晕,头痛;

四肢无力或有疼、麻感,走路像踩在棉花上;

感觉周围物体在晃动;

舌根发硬,说话含糊不清,词不达意等。


图片
我们常说,对于疾病,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寒冷的冬季,更需要做一个“爱心护脑”的人。
图片
图片

临床经验证明:中医经方运用广泛,疗效切实可靠,从而可以用于诸多疑难病症。本期仲圣经方医案系列合辑,分享仲圣师友在临床运用经方治疗心血管疾病案例,供大家参考。

01


冠心病案


患者:谢某  豫灵人士 

性别:

年龄:58岁

初诊:2020年1月16日

主诉:冠心病,心绞痛,胸闷、手脚麻木,失眠,已经上了2个心脏支架,每晚2点以后失眠,面色暗,脉沉细无力,舌黯苔浊,有瘀斑,齿痕,舌下瘀,睡眠差,纳差,睡觉不能平卧,心悸,气促,胸闷,心前区疼痛。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半量加味

剂量:5剂(日一剂,水煎服)

方组:柴胡60g 党参20g 茯苓20g 黄芩20g 龙骨20g 牡蛎20g 磁石20g 肉桂20g 半夏20g 生大黄20g 生姜20g(切)大枣6枚(撕)附片20g 丹参20g 川芎15g  

煎服方法:1500ml泡透30分钟,水开后再煮40分钟,余600ml,分三次服。

治疗效果:第二天早晨,迫不及待回访患者,诉当晚2点以后没有咳嗽,持续睡眠,晨练感觉腿有劲了,疗效非常好,患者说没想到经方这么神奇,自己每年吃2万块的保健品都没有这么好的效果。

(仲圣师友三门峡张晓冉医生医案)

02


冠心病案


患者:崔某

性别:

年龄:65岁

初诊:2021年3月30日

主诉及现病史:胸闷2年,尤其上坡时闷重,平时出汗多,口干、小便可,大便正常,纳可,眠多梦,双膝疼痛,走路多无力,双膝怕凉,手凉,苔白腻,质淡红,边齿痕,脉弦细。

诊断:冠心病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半量

方组:柴胡60g 制半夏60g 党参20g 黄芩20g 肉桂20g 茯苓20g 龙骨20g 牡蛎20g 磁石20g 生大黄20g 大枣6枚(撕)生姜20g(切)制附片30g 

剂量:3剂

煎服方法:用1400ml冷水泡透,煮余600ml,平分三次热服。

禁忌:生凉、水果、牛奶、酸奶,绿豆制品,肥腻之物。

二诊:2021年4月3日

治疗效果:服3剂后,胸闷大减,头较前觉清爽,余症均减,共服15剂愈。

(仲圣师友山东杨秀霞医生医案)

03


阵发性胸闷心悸20年余案


患者:段某

性别:

年龄:82岁

主诉:阵发性胸闷心悸20年余

现病史:患者20年前被确诊为:冠心病,间断性治疗20余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加重,现心悸胸闷,动则益甚,双下肢水肿,舌淡苔白腻,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滑无力。

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半量(人参加至45g)

剂量:3剂

方组:柴胡60g 人参45g 茯苓20g 黄芩20g 龙骨20g 牡蛎20g 磁石20g 肉桂20g 半夏20g 生大黄20g 生姜20g(切)大枣6枚(撕)

煎服方法:1500ml泡透30分钟,水开后再煮40分钟,余600ml,分三次服。

治疗效果:服后大便次数多而无乏力,胸闷心悸双下肢水肿随减轻。继服21剂,诸症息除。

(仲圣师友山东济宁陈志强医生医案)

04


快速性房颤案


患者:刘某某(家父)

性别:

年龄:68岁

初诊:2020年11月18日

主诉:心跳、胸闷

现病史:两年前在本市级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快速性房颤。近段时间因家事操劳出现心跳、胸闷症状。刻:舌淡苔白,两边对称白苔,脉弦浮,稍有口苦。

处方:柴胡桂枝汤原量

方组:柴胡125g 黄芩45g 制半夏60g 党参45g 炙甘草45g 桂枝45g 白芍45g 生姜45g(切) 大枣12枚(撕)

剂量:3剂

煎服方法:冷水2400ml泡透,煎取1200ml,去滓再煎取600ml,分一天三次温服。

二诊:2020年11月22日服上药已基本没有再发作,效不更方原方又进六剂。

三诊:2020年11月28日考虑到已没有症状,改用柴胡桂枝汤半量方。

处方:柴胡60g 黄芩20g 制半夏20g 党参20g 炙甘草20g 桂枝20g 白芍20g 生姜20g(切) 大枣6枚(撕)

煎服方法:冷水1200ml泡透,煎取600ml分三次一日温服。

感悟:辨证需准确,重病需下猛药。

(仲圣师友河南刘俊科老师医案)

05


冠心病心绞痛案


患者:叶某

性别:

年龄:74岁

初诊:2021年03月14日

主诉:心前区疼痛,气促3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3个月以前着凉后,感觉心前区不适,疼痛气促,2年前在盟医院做过心脏支架,今天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冠心病心绞痛”收住院,入院以来二便正常。

诊断:冠心病,心绞痛。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方组:柴胡125g 党参45g 茯苓45g 黄芩45g 龙骨45g 牡蛎45g 桂枝45g 磁石45g 半夏60g 大黄45g 生姜45g(切)大枣12枚(掰)

剂量:7剂

煎服方法:泡45分钟,水开熬30分钟,去渣重煎20分钟,余600ml,分3次服用。

禁忌: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二诊:2021年3月21日,续方14剂

治疗效果:患者心前区疼痛气促消失,能接送孙子上学了。

(仲圣师友内蒙古肖美荣医生医案)


图片

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

患者敬赠锦旗

内蒙古肖美荣医生与患者合影


图片

如何让你的血管安全过冬?

起居

1. 清晨“魔鬼时间”不容小视

上午6点-10点被喻为心血管病的“魔鬼时间”, 大部分心血管病都在这个时间段猝发。人在夜间睡眠时,身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早上刚醒来,心跳频率从慢到快,让血管收缩和凝血的物质增加了,容易出现血栓,而醒后猛起身,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发生。所以清晨醒后,最好在床上“赖床”一小会儿,让人体有个适应过程。

2. 不良生活习惯应该摒弃

抽烟是公认的心血管病危害因素。特别是冬天,在棋牌室久坐打牌,在封闭环境中吸烟,空气不流通,容易产生缺氧窒息,诱发心血管病发生。熬夜也是心血管病的危害因素,心血管病人应该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3. 大便通畅很重要,起身动作要缓慢

冬季胃肠消化功能下降,加上喝水减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容易导致便秘。而便秘是诱发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冠心病病人,应保持每天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引起腹压增加,导致疾病进展。另外,在蹲便后应该缓慢起身,避免心血管意外。

饮食

1. 冬天进补长膘不可取,饮食宜荤素搭配

冬季进补通过高脂饮食增加饱腹感抵御寒冷,但油腻、高热量、高脂、高胆固醇和高糖食品容易导致肥胖,特别腹部脂肪堆积,是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饮食宜荤素搭配,每天膳食营养应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方案,每天适量的蔬菜、水果、豆制品、谷物及蛋白质等,营养均衡。

2. 高盐饮食应避免,当心“隐形盐”

冬季火锅、腌肉、腊肠、咸鱼盛行,这些食品无疑增加了饮食当中的“隐形盐”。高盐饮食是医学界公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力衰竭等密切相关。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健康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相当于是一个普通啤酒瓶盖去胶垫盛满盐后抹平),高血压患者则要求更低一些。

3. 饮酒要限制,一天不要超过一两

天寒地冻,饮酒驱寒,煮酒论英雄。自古以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这番景象都是英雄豪杰的标配。但对于心血管病而言,特别是在饱餐后,饮酒、吸烟多个危险因素叠加更加容易诱发心血管病发作,有饮酒习惯者应严格限制酒量,一般每天饮酒最好不要超过50克,即一两,最好饮红葡萄酒。

4. 主动补充水分,提倡喝白开水

喝水对于心血管病人是门学问。冬季出汗少,我们会主动喝水减少,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引起血栓形成,诱发冠心病发作。

运动

1、冬季户外活动减少,很多人喜欢在家看电视、上网或打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一动不动。上班族也不出门吃饭而点餐上门,这种长时间静坐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引起血管堵塞。静坐1小时后应活动一小会儿。

2、最好每天规律运动1-2次,每次半小时-1小时,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好,不宜过于剧烈,健步走比较适合心血管病人。

3、户外运动应注意保暖,午后运动温度适合,避免在清晨、晚上或雾霾天气运动。

其他

1、积极乐观心态

从容不急,不争不抢,不急不躁,宽容待人,良好心态是预防心血管病的良药。

2、养成测量和记录血压的好习惯

心血管病是慢性病,病人要学会自我管理。每天应做好血压、心率监测和记录,每天根据病情需要测量4次以上,其中清晨测量尤为重要。清晨起床后吃早饭(及降压药物)前测量血压。这些测量记录的数据将是医生调整心血管药物的重要依据。

据研究,人体血压也有季节性的波动起伏。冬季人体血压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可能会分别高出夏季12毫米汞柱和6毫米汞柱。所以冬季血压比夏季难于控制,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

3、不要擅自增减药物

在进行用药调整时,首先应以一段时间的血压变化为依据,不要因一次血压测量结果的不同就盲目增加药量。其次,用药调整前应注意把生活习惯改变考虑在内,否则即使调整用药也无法收到良好效果。再次,用药调整要在日常用药的基础上进行,不宜变化过大。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用药调整因涉及诸多专业问题需要咨询专科医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也要按时按量服药。


图片
今日惊喜
图片
晚期癌症患者重现人生曙光!

图片

(此案例来源于仲圣师友临床反馈,真实有效!)


编辑:茯苓  校对:甘草  白芍  肉桂  大黄 桃仁  厚朴

注:仲圣平台医案均源于参加仲圣经方讲座师友临床应用经验, 谢绝侵权使用。欢迎平台各位师友积极提供总结医案,为中医药事业添砖加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