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女观看《觉醒年代》第三十六集

 新用户0751s46w 2021-12-17

《觉醒年代》第三十六集一开篇就讲述了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的事,标志着中国据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史上的一次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标志着五四运动取得了全面胜利。

陪纤姑娘观看完这一集后,我感觉这一集主要是教我们一些文化知识的。

首先,是在湖南长沙,毛泽东脚踏两只水盆在《湘江评论》创刊号上写道:“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

这段话与李大钊耕地时与农民交谈的话遥相呼应。农民们说就算赶上丰收年仍然吃不饱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只好选择农忙时吃干的,农闲时吃稀的,平时再带点杂粮。没的吃的了就出去借,借不到了就出去要饭。然而,就算这样,农民们仍然觉得这是他们的命,当牛做马的命。李大钊告诉他们自己的命要自己来定。这便是读书人与文盲的区别!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人有三命,一是父母给的,曰天命;二是由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所决定的,曰实命;三是文化给的,曰自修命。”这也是为什么普通人家的孩子更要刻苦读书了,因为读书是可以改命的!

接下来,是在北京京师警察厅,吴炳湘拿着《湘江评论》来狱中敲打陈独秀时,陈独秀直接引用屈原《离骚》里的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来表达自己为推翻旧社会的封建而断头流血都不怕的心志。

当陈独秀拒绝了吴炳湘提出的同警察厅合作的建议后,情不自禁地吟唱起苏轼的《定风波》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自我感觉这段词尤为应景,竹杖芒鞋肯定不会轻胜马,只是作者自我感觉良好罢了,虽然有点自欺欺人,但是也体现了词人身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的胸怀。

很多时候,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有些残酷的现实也是我们改变不了的,所以我们只有坦然接受。

最后,是在河北昌黎五峰山韩文公祠,李大钊带着学生们一起参观,并为他们讲解:“'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是韩愈先生上书言政被贬潮州在出京路上写下的著名诗篇。国内纪念韩愈先生的祠堂总共有三处:一处是在河南的孟州,那是韩愈先生的家乡;第二处是在广东潮州,韩愈先生曾经在那儿做了几年的官;第三处就是我们河北昌黎了,其实河北昌黎和韩愈先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只不过和他的出生地同名,所以在明朝的时候,先后有人建了两座韩文公祠,一座在昌黎县城,还有一座就是在这儿。”

同学们听完李大钊的讲解后,都疑惑李大钊不是批儒大师吗,怎么住到尊儒文人的祠堂来了?

李大钊告诉学生们自己批的是政治尊孔,不是儒学传统文化,他还肯定了韩愈一生坎坷,为文为诗,直指时弊,发言直率,慷慨陈词,其文章之思想光耀千古的事实。

听了李大钊的介绍,我查了资料,发现韩愈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然而,李大钊也是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我想李大钊之所以吟诵韩愈的这首诗,也是借此明志的。李大钊以韩愈自比,表明自己做的事就是为中国铲除弊政的,自己走的是正确的路,尽管会招来弥天大祸,他亦无怨无悔。

陪纤姑娘观看这一集,我不仅重温了苏轼的《定风波》,还学了韩愈的一首诗,真的是受益匪浅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