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必须记住的“十四年抗战”

 黎荔专辑 2021-12-17
你必须记住的“十四年抗战”
黎荔

近期,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了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要求从2017年春季开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凡有“八年抗战”字样,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将“九一八事变”明确为抗日战争爆发的起始点,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以消除原有提法的谬误。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端。14年间,大半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被占,当年日本军人实行的是“三光”政策。中国的死难者超过了3500万人,这个数字是整个二战死难者的40%。从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8月15日,历时14年,5000多个炮火纷飞的日日夜夜,中华民族为了日本侵侵华战争付出了惨烈的代价。一寸河山一寸血,硝烟远去,国殇难忘!现在从“八年抗战”的提法改成“十四年抗战”的提法,不是“重新发现历史”,而是“重新书写历史”。提法改变的背后是史观的改变。伟大的中国卫国战争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争之一!它不是用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就能打赢的。它是用重兵集团与敌人浴血奋战才打赢的!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是为了抛开党争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向所有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尊严而战斗过的人致敬!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四岛倭奴之手。”

“对抗战敷衍等于自杀,为国牺牲是无上光荣。”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无半点改变。”

“我死,则国生。”



这是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说过的话,真正的民族英雄,肝胆忠烈,却曾被痛骂为“华北特号汉奸”。1940年5月16日下午,率领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围,殊死激战一天半之后,张自忠将军右胸被打穿,坚决不退,壮烈战死于湖北省南瓜店十里长山。弥留之际,他的遗言是:“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如此凤凰涅槃,用生命为自己正名,他扬起了“忠于我华夏族(自忠)”、“责任与荣誉(尽忱)”之旗帜!张自忠将军是十四年抗战中无数英烈中的一员,云山沧沧,江水泱泱,血性卫国的先辈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颂扬。


但为什么“十四年抗战”的概念普及来得这么迟呢?1999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们(2017年春季之后中小学教材改版能够直接影响到的人群)和我们将有代沟了,因为,我们从小将“八年抗战”熟记在心,而今天的中小学生,他们学的标准说法却是“十四年抗战”。谁定义了知识,权力定义了知识。“政治正确”就是“知识正确”。正如法国思想家福柯所说的,权力制造知识,这种权力不是一种所有权,它的支配效应不在于占有,而应被视为一种策略,这种权力关系已经深入到社会深层。这种权力不是单数的,而应该是一个复数形式,因为它发生在无数的冲撞点上。权力——知识关系的运作伴随着动态的历史发展演进过程。哪有什么洁白无染、客观中立的知识?在人文科学里,所有门类的知识的发展都与权力的实施密不可分。



记得当年,我的老领导对我有一番咬牙切齿的忠告:“写历史的人都是要被杀头的。”我的理解是,“杀头”是一个以极端严重性来强调的词汇,只是说明撰写历史总是得罪人,不是得罪这个人,就是得罪那个人。因为人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总有人不高兴不同意不喜欢,躲得过这次,躲不过下次,早晚而已。要沧海横流、苏世独立,不被环境裹挟太难了。更艰难之处在于,我们以身殉道也未必能够靠近真理,因为这需要承担一种历史的“综合”,需要我们对于中西文化具有更加完整的知识理性,对于传统、现代乃至于后现代有更好的价值平衡,对于中国近现代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经验有更具穿透力的解释和归纳,对于最终的结构性命题有最具思想性和实践性的回应。


所以,真正想要了解历史的人,不应该只记住一些概括性的说法,那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由权力——知识关系的运作提炼出来的。经过时间和空间、知识和概念、行动和命运,那些远去的历史的背影,终于删繁就简被制作成了标本。敲黑板——今年高考必考“十四年抗战”!“九一八事变”明确为抗日战争爆发的起始点,所有背水一战的高三孩子们注意了!绝对能押中题!即使这个起点未必是绝对意义上的抗战起点,但这是“知识正确”的唯一起点界定!背,背,背,进到脑子里!



其实学校教育包含两种:一种教育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这些知识本来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以外,通过灌输把它送人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变得充实起来;还有一种教育,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做前提,人本身具有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用过去的说法,就是人性的因素。人性的因素与知识的因素不一样,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知识是人的生命以外的东西。如果我们是占有一种知识,那么,它只是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停留在智力结构里,并没有进入我们的心理结构、人格结构,换句话说,它不是我们的存在本身,而只是我们占有的“外物”。那么怎么理解“十四年抗战”?在个人历史(东北抗联90多岁的老兵还健在)、人类精神史、知识史之间,“十四年抗战”作为永久的可重复的研究和怀念的“时间记忆”,我认为,已被血泪模糊地保存在了艺术作品之中,铁血丹心,炯炯烛照。81年前,西安二中教书的张寒晖老师,看到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小,布满西安的街头,那种流浪徘徊的惨景,挥笔写下的这首回肠欲断、声泪俱下的抗战名曲《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就保留了拨动人性深处一根弦的历史真实——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在一堂?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1936年11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