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其实无所不在。每个人都有自身利益和自身视角,所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族群为了建构自我能接受的认知体系,都在不自觉的生成傲慢,傲慢又必然导致偏见,傲慢与偏见可说是人类之共性。而就中国人而言,由于神圣信仰的缺失,绝对权力的横行,傲慢与偏见更是一直霸占着我们的心。如果我们看不到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只是由于不够尊重与了解,只是由于我们将目光只投向了“中心”,投入了大多数人的主流观点,因而忽略了脚下的大地和这片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千姿百态的文化样态。 我们一生都容易受各种各样的偏见左右,如果说人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犹如在遮天映日的森林当中行走,我们要看到真正的阳光难度很大,看到真正的月光都很难,只不过是树缝里面洒下来的一点点斑驳光影而已。这条遮天映日的小道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偏见、先见、前见,让我们视而不见。《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要在这一生中行为修养上做到这四点,实在很难。尤其第四点“毋我”,就是不要认为自己是对的,不要唯我独尊。孔子反对自以为是,他虽然学问好,修养高,却认为自己比不上 一些学生。例如他认为颜回比他更了解仁或更接近仁的境界,他又觉得学生子贡比他更善于辩论,而子路则比他勇敢。我景仰一生的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所提倡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与此相似,他认为“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强化知性的唯一方法就是取消偏见,也就是说,要容纳所有思想,并将自己的心变成大路,超越自我,浑然与天下大同。所以,我始终认为,顶尖大学是让各种背景、各种信仰、探寻各种问题的人,能到此自由开放地学习和探讨想法的地方。包容他人观点,以及表达自身言论的自由,是顶尖大学不可分割的价值。一所大学的职责并不是教学生思考什么,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这就需要倾听不同声音,不带偏见地衡量各种观点,冷静思考不同意见中是否也有公正的论点。在每个问题上,都应该遵循有理有据的原则,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只要我们这样做,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没有打不破的僵局,没有达不成的妥协。中国的思想市场需要多样化和相互博弈,春秋战国和五四时代的中国之所以生气勃勃,就在于这两个开放时代形成了中国百花齐放的思想格局。当下大转折时代的中国需要思想市场,而思想市场需要良性竞争,一个运作良好的思想市场,培育宽容,这是一副有效的对偏见和自负的解毒剂。只有自由的空气,才使一个机构、一所大学、一个国家成为一流。 当下中国,正处在艰难的转型期。中国的利益已经多元化,因此正在崛起中的多元思想反映着多元利益。所以,近年来几乎每一个社会热点事件在网络上都是巨大的舆论分裂,包括最近人虎皆亡的宁波动物园悲剧,人们的评论就观点鲜明地分为了两派:一派是“挺虎派”,一派是“挺人派”,人与虎两种不同的死亡,更加激化了两派的对立,争论激烈到达人身攻击的地步,这似乎成为某种程度的死结,代表着截然对立的思维方式。不过,无论“挺虎派”怎么攻击我这个“挺人派”,认为我给交大丢脸也好,认为我不配为人师表也好,认为我脑残也好,我都会把你的留言加精公布(如果评论区显示不了,是因为超过了精选留言数被限制了),“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早已说明了我发文纯个人趣味,不代表正确,不保证你喜欢,但我会认真倾听不同的观点,包括不同的思想派别、经济阶层、文化地域、宗教背景,一个人的丰富和高贵并不取决于他的学历地位职业。也请不同意我观点的人,不要动不动用一句“身为大学老师应该如何如何”来定义我,我只是一个有勇气思考和表达的人,根本不受外在身份这些劳什子的束缚,向往澎湃大海的人是不可能被塞入一个小小的玻璃瓶的。中国的思想市场需要多样化和相互博弈,这是我创办西安交通大学“学而讲坛”以及坚持以自媒体的方式独立思考和表达的宗旨。我可能犯错可能信息不对称,可能从自我的文化标准出发来评判异类文化时带有文化偏见与心理偏差,但我愿意兼听则明、努力克服、不断前行。我接受辩论和质疑,但请来自平等的氛围。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打造充分的公共空间为交流提供方便,为自由空气的流动提供通道,但也请辩论者和质疑者懂得包容、学会教养。 当下中国,在物质文明蒸蒸日上之时,精神文明却遭遇前所未有的窘境。国家意志与公民权利的冲突屡见不鲜,理性精神常被权力魔掌和世俗偏见掩盖。真正荒唐吊诡的,是肆意的审判;真正可悲可怜的,是乌合之众的狂欢;真正可恶可耻的,是以道德名义实施的强权的迫害、选择性的执法。我们不承认经济繁荣背后掩盖不了的贫富分化、社会矛盾、相互伤害、冷漠猜疑的现实,我们也不承认长期以来“无智无趣”的生活对民族精神造成的扭曲,我们不承认我们无处不在的偏见狭隘和灵魂苍白。纷争不断,乱象丛生,中国离真正现代文明国家就越远,我不知道,如白岩松所说的,“还要牺牲几代人,中国人才能够重新纯净起来?”我与你们所有一样,是历史过渡时期无所适从的一代人,社会在此“凤凰涅槃”的历史新关口,中华民族如何复兴,中华文化如何自强,大国崛起路在何方?让我们放下偏见,培育宽容,共生互助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