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乘船游三峡(六):过瞿塘峡

 zzz_0401 2021-12-17

从巫山县出来就进入了瞿塘峡,从巫山县的大溪镇到奉节白帝城算作瞿塘峡,这是长江三峡里最短的一个峡,只有八公里。别看它只有这么几公里,可却是三峡当中最雄伟险峻的一段。两岸都是陡峭的山崖,直耸入云;江面又非常窄,不容飞舟。最早的时候,这里的江面只有一百多米宽,最窄的地方只有几十米。现在,江面宽阔多了,否则大游轮如何过得?

我们的前面是“世纪传奇”号游轮,一前一后进入瞿塘峡,逆水而上。那条船的宽度大概有三十米,目测这里的江面大约有五百米宽。

右舷的北岸是悬崖峭壁。

左舷的南岸还是悬崖峭壁。峭壁上有摩崖石刻。

不仅绝壁多,而且江上的拐弯也多,还都是急拐弯,一个拐弯就看不见前面的船了。

即使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两岸的的山上也还有人居住。南岸的一个山坳里有一户人家,据船上的宣传部长口头介绍,这户人家所在的地方原来是一个村落,大概有十几户人家。三峡移民的时候,这个村子迁到县里开办的移民工厂去了。可是有二位六十多岁的老二口不习惯工厂里的生活,也玩儿不转那些机器,就又搬回原来的村子。村子里的房子都在拆迁的时候清理水道给摧毁了,就只剩下他们家在最高处的房子。老二口住在那所房子里,开了一块小片荒,种上包谷、辣椒之类的口粮和蔬菜,还在房前种了一颗果树,秋天能结出二十斤红桔。据我们大老远观察,房子周边好像有不止二位老人在活动,宣传部长说那些是老二口养的“猪啊羊啊送给解放军”,还有几只下蛋的花母鸡。不知道有没有大鹅,太远了,看不见。他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长,既没有人来找他们收公粮,也没有人找他们照章纳税。老二口农闲的时候,把家里的动物喂饱之后,就下山到江边开着自家的动船去逛新城。往上水可以逛奉节新城,往下水可以逛巫山新城。回家的时候就在船上装满城里商场买回来的香烟洋火桂花糖,外加一桶柴油。逢年过节的时候,沪上的儿女会回家看看,给老人带点花花世界的雪花膏和小花布。老头就会戴上老花镜看那雪花膏瓶子上的字,然后告诉老太太“一日三次,饭后抹”。这整个就是一幅世外桃源的画面,古朴自然。

八公里水路没多远,比“浏阳河拐过了九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近多了,但是好像拐了不止九道弯。我们就来到了白帝城下,下面图片里山上的这个楼子就是瞿塘峡西端终点的标志,古时候这里是三峡航道局的衙门,现在是奉节水文站的办公室。

过了这个水文站就可以看见一个河汊子,旁边立着175米水位线,表示此处以下“小心洪水出没”。

这个奉节县可是太有名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江边小山上的这座白帝城和里面的永乐宫。

站在白帝城最高处可以看见瞿塘峡西面的入口。人民币十元纸币背面的长江三峡图就是在这个视角看三峡,当然,那位画家站得更高,是站在云端画的。

瞿塘峡入口两岸的峭壁好像是刀劈的一样直上直下,就像前面的图片里那样,这个地方古代称作“夔”,这个入口也就叫做“夔门”。奉节老城那个位置是过去的夔州古城,现在已经淹没。夔州最早在西周的时候由武王设立了夔子国,这是公元前1016年的事情。在这之前是巴国的地盘,经常被蜀国占了去,然后巴王再来夺回去,就这么来来往往的。到了周赧王的时候,这里就设立了鱼复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设县的地方,这已经是公元前314年,距今有二千三百多年了。瞿塘峡之雄险自古人皆叹之,说是“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

夔州旁边的白帝城既是古城,也是自古以来三峡水路上的一个驿站。李白所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就是说的天一亮从白帝城出发,下晚儿就到了宜昌的江陵。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江水奔流得有多么急迫,也可以想象出李白那条船的老大驾船技术有多么娴熟,还可以想象出李白仗剑立于船老大身后的高大身影。

白帝城还有比李白更老的故事,那就是《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里面说的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这段故事多有杜撰,不一定与史实相符,但是流毒甚广。而且当地人还就在山上山寨了一个白帝城,里面塑了一些泥像,演了一出托孤大戏。游客到这里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说是要去看看刘备和诸葛亮是怎么沟通的?刘备托孤都有哪些考量?把哪些蜀人福祉托付给了诸葛亮?其实大家主要是去看赵子龙的泥像,都说常山赵子龙是刘备集团中最帅的小鲜肉嘛。

上回说古人进出川多走三峡水路,就要经过白帝城,路过瞿塘峡。武将走三峡虽然轰轰烈烈,却很少留下蛛丝马迹;文人就不同了,他们基本都要写点诗,或者赋首词,后人常吟之。李白那首《早发白帝城》最是脍炙人口,那是李白遭流放遇赦回家路上写的,虽然心情急迫,但是充满正能量。他还有一首乐府《荆州歌》:“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这首诗和前面那首是阴阳一对儿,前面是写李白赦罪回家心切,这首是写李太太在家盼夫心焦。白帝城边的瞿塘峡五月波浪滔天,李太太怕先生在那边等落潮急白了少年头,没想到人家李先生仗剑逼着船老大开船,结果千里江陵一日就还了。

几百年以后,到了宋朝,那位长着一双红酥手的陆游又和了李白一首《荆州歌》:“楚江鳞鳞绿如酿,衔尾江边系朱舫。东征打鼓挂高帆,西上汤猪联百丈。伏波古庙占好风,武昌白帝在眼中。倚楼女儿笑迎客,清歌未尽千觞空。沙头巷陌三千家,烟雨冥冥开橘花。峡人住多楚人少,土铛争响茱萸茶。”从三峡最下游绿如酿的楚江,一直写到白帝城,不过方向和李白相反。

唐朝另一位诗人白居易也写过瞿塘峡,他有一首《杂曲竹枝》:“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这里也提到了猿啼,我们又没有听到。白居易擅长写叙事诗,这首诗也是,悲悲切切,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我们把船在奉节县城靠岸停好,天上就开始要“日落西山红霞飞”了,站在船舷边上向西望去,云端露出了虾米皮色。

太阳从云缝的上边向下发射出一片赤光。

太阳公公急速坠落,就坠到了云缝,向全世界放射出万道金光。周围万籁俱寂,大家默默地看着太阳的光芒,目瞪口呆。

等到太阳坠落到云缝之下,赤光反而倒向上散发出去。

惊回首,奉节之塔沐浴在夕阳下。

有人在船舷那一边吟诗:暮至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三日行。两岸猿声听不到,游轮已过万重山。这个不是典型的句型替换吗?我们小时候学英语常做这样的练习。句型:This is a pen. That is a pencil。替换成:This is a cat. That is a dog。哈哈。

这个时候,天色暗了下去,奉节新城搭的城门上点起了灯。今作古时今似古。

天既黑,餐即备,大家下楼用膳。膳毕,电影院放映三峡风光纪录片,里面记录了最早的三峡到现在的演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