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西迁主题油画展 黎荔 走在交大的梧桐道上,但见两排粗壮的法国梧桐树冠相接,以高举的U字型掩映天空。初春的嫩叶衬着苍劲的树干,把阳光切成斑驳闪烁的碎片,洒在这条仿佛走不完的路上。远隔一段红尘,仿佛一幅宁静幽深的油画。不时有急驰的汽车驶过,年轻的孩子们三三两两,嬉闹笑语走过,但却没有喧嚣的感觉,也许是静静的梧桐稀释了各种噪音。如果你沿着梧桐绿荫,往校园的西二楼西南侧,也即机械学院方向走,走到尽头,就来到了交大迁校60周年纪念校门和西迁广场,这是2016年4月8日交大120周年校庆日落成的。广场背景墙上题刻的主题雕塑名称为“交通大学西行之履”、交通大学西迁述略、迁校各类机构设置沿革等文字内容,西迁广场设有迁校浮雕六幅,圆雕人物六个。 你会发现这里与前不同,矗立了一个巨大的红色展板“西迁精神主题油画展”。在旁边有一个不规则的玻璃房子,拾级而上,你会走入一个布满了西迁写实油画的展厅。以2018年4月8号校庆为契机,由西安交大校友、职业画家李伟组建创作团队,为母校完成了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油画肖像和群像作品,一期完成27幅油画,共完成40多平方米,其中巨幅2幅,将在4月8日开展,展期半个月。 第一展区表现交大筚路蓝缕、扎根西部的过程,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彭康率资深教授亲往西安踏勘校址,是进入展厅后扑面而来的第一张巨幅油画作品。第二展区表现交大西迁中鞠躬尽瘁的开拓先驱,真实表现当时全校大部分专业及师生迁至西安,在田野四围的简陋校舍中如何迅速开展教学和科研,扎根黄土地艰苦奋斗。第三展区表现交大西迁中涌现的科学泰斗与教学名师,钟兆琳教授、陈大燮教授、张鸿教授,以及黄席椿、沈尚贤、严晙、陈季丹、周惠久、赵富鑫教授等,他们胸怀壮志、义无反顾、西行而行,成为西迁的中坚力量,谱写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建设祖国西部的壮丽诗篇,铸就了爱国奋斗、彪炳史册的西迁精神。 以交大2004级油画专业校友李伟为核心的主创团队,用画笔回馈母校,用艺术描绘西迁,他们将发黄的黑白老照片转换成色彩浓郁的油画,以现代色彩让历史弥新。油画材料总的效果厚重饱满,可以描绘很逼真的效果,也可以制造出丰富的肌理效果,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和迷人光泽,这些是其他画种所不具备的特点。油画以其特有的写实表现力和长于以现实主义方法表现社会性题材的特点,激发了这批青年艺术用画笔表现交大西迁历史的创作热情。他们的创作不仅仅是对老照片的复刻,而是基于真实历史场景,从艺术角度重新对构图进行主次布局,对于光线进行严格的雕琢运用,同时注重刻画人物眼神,表现出清澈有神的艺术肖像风格。使交通大学西迁场景,通过环境和布光,打造出经典油画般的艺术效果,赋予庄重而厚重的史诗感。在这次创作中,有一些重要场景还采用了巨幅形式,这是西迁主题所蕴含的“纪念碑式”的文化历史价值所决定的,惟其如此,才能最彻底地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冲动。 这批“交大西迁史诗”纪实性油画创作,是在交大宣传部的指导下,在西迁广场旁边划定专门的创作室,由交大校史中心和档案馆提供丰富的素材,经过文献调研、立意构思、画面初创、现场采风和当事人物访谈等一系列的工作,反复研讨契合主题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方法,最终历时两个月完成的初稿。创作团队为此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辛劳。西迁精神主题作品的时代背景,是共和国百废待兴的社会现状和新社会朝气勃发的国民精神,因此每一幅画中都弥漫着真诚与激越的时代气息。以李伟、李传军、郭峰为代表的青年艺术家创作团队,也正值风华正茂之际,能深切体会共和国建国之初战天斗地的精神世界,在创作的热血沸腾中达成与西迁精神的同频共振。历经连日奋战,今日终于布展完成,我现场转了一圈又一圈,非常喜欢展出作品的画面色彩,蕴含着一种昂扬的正气和鲜活的生命力。透过画面的笔法表现,可以感受到画家创作时的振奋之心,以及对西迁师生的由衷的敬重之情。我尤其喜欢李伟画的彭康校长,站在画幅前,长时间凝望校长骨格清奇的面容,这是这位革命家和教育家信仰和毅力手挽手的一生,多少坎坷成败铸造而成的面容,如此方正,如此坦荡,我感到扑面而来的一股元气。彭康校长在画框里,目光闪闪,亲切地注视着我,注视着他一手创建的这个校园的时光荏苒岁月如歌。 我知道每一张作品的成之不易,每一幅画都是逐步完成的。通常一开始是一张草图,然后再逐步填入细节。但是,它又不单纯是一个填入细节的过程。有时,原先的构想看来是错的,就必须动手修改,甚至完全颠覆、推倒重来。油画是一个不断叠加的过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出画家在其中不断掘进的心力。作为这一次“西迁精神主题油画展”的策展人,我太了解完成了14幅油画的主创李伟的投入,他吃住都在学校,这几个月几乎没怎么回过家,春节期间也没有一天停过画笔,他在画室中日夜挥毫不停,几乎用尽洪荒之力。李伟告诉我,这一批西迁精神主题油画,因为要赶在4月8日校庆之前出来,所以有一些大尺寸油画只是出来了基本型,在细节填入中还需要大量时间,只有放到后期来完善修补了。直到布展期间,他才停下近几个月来日夜奋战、焚膏继晷的生活,陪伴家人,稍事休息,只有5个月的小女儿自出生之后,他几乎没有看护陪伴过。但是,在展厅中一个人静静地转来转去,听取陆续前来的交大宣传部、档案馆领导以及各路朋友们的观展意见后,他脸上的神色不是变得舒展,而是变得更凝重了。李伟和我说,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必须比它应该有的样子更好,这可能听起来有点矛盾。因为,他希望他对作品每一部分的认真程度,完全不取决于预料中会不会有人仔细看这个部分。每一笔都要一丝不苟,绝不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前方还有堆积如山的工作要完成。更何况这27幅油画只是一期的创作,二期的创作难度大,作品将涉及到《草棚大礼堂开会》、《周总理主持西华厅会议》、《习仲勋参观成果展》、《钱学森校友返母校参观》等8副巨幅油画,共计45平方米,展览时间将在9月10号。 “西迁精神主题油画展”将在4月8日上午11点开幕,并一直持续到本月的22日,期间李伟会一直在校友师生的观展中埋头创作,在这之后,李伟以及创作团队还将在这里继续坚持创作。沿着校园的梧桐绿荫一直向西走,来到机械学院西头的西迁广场,在那个灰蓝色的不规则玻璃房子中,你会碰到画油画的交大人,他正在手执色彩斑斓的调色板,一笔一笔地,在满园子沉静的光芒中画着画着。他相信用心,用情,用力,坚持一丝不苟,就能取得优秀的成果。因为那些看不见的细节累加起来,就能变得可见。所有那些看不见的细节合并在一起,就使得由无数笔触构成的画面逐渐浓郁厚重起来,仿佛上千个细微的声音都以同一个音调在歌唱。 走进展厅,走进油彩之上的西迁往事,透过落地玻璃往外看,无限深蓝的高远天空,半个多世纪的老梧桐吐露着新芽,也在满园子的沉静光芒中一笔又一笔地画着,一个个交大故事,一层层交大记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