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照亮 在一部哲理性随笔集《生活之路》中,托尔斯泰这样宣称:“铭记死亡将有助于灵魂的生活。”在他看来,人如果忘却了死亡便等同于动物,而只要时刻意识到死的存在,也就接近于神圣。“只有真切地想象到你正处在死亡的前夜,你就肯定不会狡诈,不会欺骗,不会撒谎,不会指责、谩骂、仇视他人,不会抢夺他人的东西。在死亡的前夜所能做的只不过是最简单的善事:帮助和安慰别人,对别人待之以爱。”托尔斯泰进一步阐述道:“在人死去的那一刻,点燃着一支蜡烛,在这烛光下他曾读过一本充满了焦虑、欺骗、苦涩和罪恶的书,此刻这蜡烛爆发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明亮的光,把以前隐没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照亮给他看,然后噼啪响过,闪动了一下,便归于永久的寂灭。” 生命中的“向死”思考,能够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人生体悟:当“死”闪电般刺透灰蒙蒙的天窗向你招手,生存的暗房骤然被照亮,一瞬间,你看清了许多隐瞒着的“核”与真相,生命的目的、本质、诉求和广阔的道路……你一下子生活在一个被闪电照亮的世界里。如果没有意外的疾病和最终的死亡,我们很可能会平淡而无为地度过这一生。但生活中时时发生的疾病和死亡,打破了这种平静麻木,它们就如同镜子,既映照着周围人等的面目,也在瞬间,照亮了我们被日常磨损的晦暗人生。 我很喜欢这“照亮”二字。我有时看着一个空洞无聊的房间,什么也没发生,只是渐渐的,有阳光从窗外照进来,然后房间的那个黯淡角落,就忽然被这阳光,渲染出金黄灿烂的光泽。那时我就会想,再怎么无聊的人生,也会有某一个角落,在某一个午后,被一束光照亮呀! 你见过突然之间被照亮的脸吗?我曾见过一对情侣在街头闹小别扭,彼此都绷着脸,剑拔弩张,恶语相向,谁也不让谁,眼看就要不欢而散了,男孩却突然扭头说了句:“吵了这么久,都饿死了,我们去吃饭吧!”说着说着,顺驴下坡,讪讪地主动过来,一把拉起女孩的手,服软和解。女孩的脸,上一秒还是乌云密布,下一秒,却像一朵花粲然开放,啪地照亮了整张面庞。明暗的切换就在一瞬间。如果说琐碎的日常生活只是粗糙的泥土,那么它的最美好的产出就是长出爱情这朵美丽的花朵。这花朵照亮了泥土的平凡、沉闷甚至是丑陋。 除了死亡与爱情,生活中还有很多被照亮的时刻: 我们在小说的丛林里潜行历险,感受着另一种人生的惊奇与震撼,作为一个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沉闷单调,被纸上世界一束神话般的光芒所照亮。 生命中的一些美好时光,就像四季里的缕缕霞光,不可触摸,却可以穿越时间的阻隔,照亮回忆中的每个角落。想到往事,忍不住轻轻叹息,当初惊艳过的人,那些点滴的温柔,就算后来默默消失,也是心头的白月光。 当你听一曲高歌穿云裂帛,你的情愫随美妙的音韵飘荡,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美感。那些翱翔九霄云外的歌声,犹如美丽的小鸟飞向一碧如洗的蓝天。就在那一瞬间,高远入云的歌声中,你仿佛重获自由,哪怕自由的感觉,只如一个飞掠而过的闪光,给了你一个短暂的照亮。 月光把梦照亮,爱情把心照亮,那些给予我们力量的人,穿过世界的窗,把光芒洒落在我们身上,照亮我们的生命。黎明升起,一如往昔和永恒,照亮世间一切。照亮是感受到内在的喜悦与光明,照亮是发现,是彻悟,是醒觉,是一瞬间看清了过去与未来。生命中总有那样一个时刻,有一个人、一句话、一个念头击中了我们,照亮了我们,改变了我们的前行的方向。那个决定性的瞬间,以何种形态呈现?是的,那是一种灿然的照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