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背影的弹幕

 黎荔专辑 2021-12-17
关于背影的弹幕
黎荔


上线10年的B站(国内知名在线视频弹幕网站哔哩哔哩的简称),每个月至少有1亿年轻人在上面发送超过14亿条的弹幕。当无数条弹幕无声无息滑过屏幕的时候,你能看到一些耐人寻味的个体或群体的情绪,如同浪花浮蕊一样被拍打上岸。这些弹幕背后的情绪,或显或隐,或丧或躁,复杂、多义、让人产生无限联想,有些很好理解,有些则相当无厘头。
 
比如,在B站,有人每逢在视频里看见一个背影,就会在弹幕中发送一句朱自清名篇《背影》里的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我实在不理解这是少小离家在外奋斗的人忆念父子情深,还是被刻板化的中学语文教育摧残过深、以至条件反射般背诵课文,一半认真、一半调侃的在宣泄吐槽?

 
在朱自清那篇著名散文中,父亲与儿子都是为生计所迫、东奔西走的人,之前父子关系并不见得有多好,家庭琐屑往往触发父亲的暴怒。在祖母的丧事之后,父子俩各奔前程,父亲要到南京谋事,儿子也要回北京念书。他们在南京火车站分别。临别之时,老境颓唐的父亲,还非要蹒跚地穿过铁道,爬到那边月台的栅栏处,为儿子买几个橘子送行。他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深深地留在了儿子的心底。一转眼已是两年前的事了,乱世中人,相见不易,在北京的儿子收到父亲的一封来信,说身体每况愈下,也许大限将至。父亲在站台的背影,忽然清晰地浮上来了,儿子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为什么父亲在儿子心中烙印最深的是背影呢?
 
也许,背影是背对我们而去的人,给我们留下的最后印象。背影总是很孤零,孤零更让人记得清。“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在《目送》中这样写道。《目送》这篇散文我读了一次又一次,每次读来都有感受的。父母在岁月里只能不断目送孩子远行;孩子在时光流逝后,也只能目送自己的父母日渐衰老。人都喜欢回忆往昔亲人一起的美好时光,期待美好能一直延续,可是,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想,那些借朱自清文中的话来发弹幕的人,其实是在书写一种属于这个时代的深刻的孤独吧?在看似无厘头、无意义、烦人的弹幕背后。

 
世界变得太快,眼花缭乱,来不及驻留,来不及回味,来不及告别和回头再看一眼。一眨眼功夫,无数事物只剩下背影,成了往事和收藏。当你跟不上,一个敏感的人,一个看重感情的人,一个内心喜欢稳定和秩序的人,会痛苦,会失措和迷惘。无论那些远去的背影因何而远去,只要是背影,其实都掐断了共同的明天到来的可能。远去,“你”不能再看见“我”,远去,“我”也不能再看见“你”。从此,此间已经没有了“你”和“我”,因为“你”和“我”应该是一个相互面对的共语和倾听的关系。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世界上有多少回去与归来的人们,不正在目送中体会彼此无奈与悲情?或许,“背影”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典型的象征。各人有各人的取经路,出发的背影,隐藏着无从告慰的伤感,却依然要打起精神,扛起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金箍棒,继续那十万八千里的征程。目送的人面对着消失的背影,明白这就是生活,是最怅然而又永远无解的,安土重迁、喜聚不喜散的古典生活再也无法回来。

 
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艰难的父亲的背影越过障碍时,他的心是在朝着儿子走来,儿子的心也在朝着父亲走去,不曾理解的父子在“背影”的“召唤”结构中,血缘的亲情被唤醒。而在B站上,那些在每个背影后弹幕“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的人,是在借他人之杯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还是想在别人的人生镜像中忘记自己的?深夜发弹幕的人,写写写,按下手指送出一条弹幕到那个永远波荡的互联网海洋里,一定知道这个传输档渺小到,存在了等于泡沫破灭那一瞬间。这个孤独者透过屏幕望见的是谁的背影?在记忆的湖水中飘起一个透明的气泡,小小的,只有短暂的光亮,是谁曾经的存在印记?
 
B站上每个月发送超过14亿条的弹幕啊!这里,那里,人们在互联网的数字海啸中,如同无垠海洋的无数菌藻,在瞬生瞬死中,交换着短短的基因段记忆体。一条条千姿百态的弹幕,夹杂着那些渴望被理解、被发现的信息,持续地发射到空中,闪烁出微弱的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