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时看着一个空洞无聊的房间,什么也没发生,只是渐渐的,有阳光从窗外照进来,然后房间的那个黯淡角落,就忽然被这阳光,渲染出金黄灿烂的光泽,阳光如金粉一样轻扬,在光芒的散射中,一切都变得如此温柔、轻灵、透明。那时我就会想,再怎么无聊的人生,也会有某一个角落,在某一个时刻,被一道光芒照亮呀!但是,转念一想,当这一道光消逝之后,是不是这个房间又重新变得空洞,甚至比之前更加空洞暗淡了呢?在我们的生命中,一定有某一个场景,某一个时刻,一个人的出现就像一道光芒,突然照亮了我们的眼眸以及心灵。初见的动心,往往是最荡气回肠。那一段四目相对、初见惊诧、了然认定、若有似无的情动,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下肆意荡起的水花,目光纠缠中,一瞥已惊鸿。记得李碧华说过:“在爱情游戏里,最重要的,也就是第一眼。”因为,难道这不是那一道光芒突然降临的时刻吗? 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可后面,还会有庞大的岁月,苍凉的岁月。怪不得张爱玲叹: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怪不得林青霞感慨:我过得“省”……是不愿意依赖婚姻,刻骨铭心的感觉,难以永恒。爱曾是一道光,照亮彼此灵魂里最脆弱的地方。然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光芒就会逐渐消逝,一道光依依不舍地离开,就像孩子们在黄昏时离开一条愉快的街道那样。越年轻的时候,感情越纯粹,两个人就是全部的世界。但生活哪有那么容易?爱情不是你侬我侬,激情褪去时,剩下的不过是茶米油盐。后来,爱情去哪儿了?两个人不知所措。而可怕的是,让人不知所措的,不一定全是家长里短,一地鸡毛,这些实际的生活问题,更多的大概是对未来的迷茫,以及某种说不清的生存欠缺。记得柏拉图在讨论“爱”的哲学作品《飨宴》中,认为人被天神惩罚,劈成了两半,所以,终其一生在寻找另外一半。人为什么会有爱?因为本身不是完整的,因为欠缺才去爱;当人找到另一半,跟另一个身体合而为一的时候,才是完整的人。但是,即使找到了那个你认为可以让你人生完满的人,我们拥有的依然是七零八落不完整的生命。爱情是很辛苦的,不但体力上辛苦,同时还恐惧它易逝,只有当它成为人们存在的方式而不是平庸生活的甜点的时候,它才伟大和真实。可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爱只是曾经来过的那一道光,用来遮蔽一个人存在的虚空。 认知到人生有所欠缺,我们惧怕得额头冒汗,可人生完整到底又是什么?即使现代人给自己生命交代的是许多理由,可在逻辑上使我们必然幸福的理由,到底是搪塞不了生命本身的。现代人的忧郁、焦虑、强迫、空虚、失落,不仅仅是不良情绪的反映,而是真正的生命欠缺的表达。可悲的是人们到死闭不上眼睛,也不知自己到底欠缺什么。正像生于动物园的鹰、老虎、狼,冥冥中感到一种召唤而到死也不知那召唤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总觉得大多数人度过一生好像都欠缺点什么,你有你的欠缺,我有我的欠缺,都不完整。只有少数人可以完成对于欠缺的超越,他们不是顾念所见的,而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于是,在这广大的世界的边沿,他们独自站定,沉思。他们不会在意,那一道装点虚空的光有没有来过,以及如何长久停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