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情是一种磁力作用?

 黎荔专辑 2021-12-17
爱情是一种磁力作用?
黎荔


看到一种关于爱情的科学解释,爱情是一种磁力(magnetic force)作用。人有生物电流,有磁场。生物电流能够互相感应,只要频率相同,就好像收音机接受无线广播电台的信号一样。“一见钟情”就是因为爱和被爱的两人电磁波频率相同。ABBC,则是彼此的电磁波频率各异。“一见钟情”有多快速度呢?——答案是瞬间。因为,磁力是电磁场传播,电磁场的速度是光速,磁力作用的速度也是光速。
 
我相信真实情况可能这样。看不见的难道就不存在吗?老子《道德经》第21章,就描绘过这种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空间隐形存在有气场、声场、光场、电场、磁场,人体会接受与释放,即使我们看不到甚至感知不到,但其却在对我们施加着无形的影响。


 
看到过一张根据普朗克望远镜获得的数据构建的图像,所显示的我们银河系的磁力线分布状况,那是宛如宇宙指纹一样美丽繁复的图案。磁场在星际物理学中扮演什么角色?根据这张宇宙磁力线分布图,画面中暗红色显示的是银河系平面,那里的尘埃浓度最高。平面之上巨大的拱形结构很可能是银河系中心过去爆炸事件的残留物,在概念上类似于我们在太阳大气层中观测到的类似磁环的结构。弯曲的磁力线与星际间的中性氢气丝走向相吻合,这表明磁场可能不仅在塑造星际介质过程中,而且在形成恒星的过程中对引力起到补充作用。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尚不清楚其本质的磁力,塑造和影响着我们星系的演化。磁力在宏观尺度上连浩瀚的星系演化都能影响,当然亦可以施加影响于小小的地球人类的一场“一见钟情”?
 
2009年以来,普朗克望远镜一直在监测宇宙微波背景(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CMB)——大爆炸发生后38万年时宇宙深处发出的光芒。当然,普朗克望远镜也能观测更近距离、更近时间节点的宇宙光线。凭借其装备的高频仪器,普朗克可以探测到银河系内微小尘埃颗粒,帮助科学家研究光波震动的非随机方向,即所谓的偏振。正是这种偏振光表示了磁力线的方向。正如地球一样,我们的银河系也有自己的磁场,这提示了宇宙中磁场的泛在甚至无所不在。


 
虽然银河系磁场规模要大得多,但强度只有不到地球磁场强度的10万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生活在银河系中磁场强度极强的一个星球之上。地球表面任何地方不论山地、平原、海洋、森林都存在着磁场,在距离地球表面十万公里的高空都有明显的磁力线存在。地球的南极与北极都是巨大的磁场,磁场的产生与地球自转、公转及太阳、月亮和其它星系有着密切关系。正是这种磁场的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皆按一定规则运行和生存,任何物体、生命都难逃磁力的牵引和制约。如果你在地球极地观察过极光这种自然现象,极光的产生,是由太阳发生的高速带电粒子受地球极地磁场影响偏向两极,并使大气中的分子、原子交激发而形成绚丽多彩、奇异壮观的彩色光象,你就会知道这种磁场引力具有多么强大的激荡的力量。
 
美国科幻作家雷蒙德·库茨魏尔(Raymond Kurzweil)在著作《奇点临近》中预言科技设备将导致“人类潜力的巨大扩张”。在当今世界上,有一派“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的先锋人士,主张人类使用科技超越自身肉体局限。他们被视为未来主义的先行者。其中,我看过相关报道,有一个英国舞蹈艺术家Moon Ribas,这位奇女子在她的手臂上,植入了一个永久性的感应磁体,从此她可以感知地球上的每一场地震,并将大地母亲的频率融入到自己的舞蹈中。Ribas将机械和自己的职业乃至生活连接到一起,成为一个半机械人艺术家。“我想更加深入地感知运动,比如地球的运动、持续不断的震颤和每天的移动。我认为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将地球大规模的自然运动诠释出来,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Moon Ribas表示。


 
我不知道她的体感是什么样的?在她手肘的弯曲处植入的那个小型磁铁,可以实时感知地球的各种振动。当她的爱情到来的时候?是一场什么强度级别的地震呢?还有,不仅人类会动,不少东西都会动,地球在不断地运动,它不仅在旋转,它还在摇晃,它在不停地摇晃着每个东西,这种力量非常强大。当连绵不断、各种级别的地震扰乱了她的生活,当她持续地处于各种震颤的时候,是不是反而降低了敏感度,不容易陷入一场于个体的磁性感受来说天崩地裂的爱情了呢?
 
磁力,是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和电流的作用力。未来的科学可以描述出“一见钟情”的场景的磁场精细结构吗?在那一瞬间,是否是无数磁场磁感线的交汇,在交汇的区域,磁场显示出一种激烈的纠缠和混乱?未来的科学家们,是否可以通过这种类似指纹一般的磁力线图像,更好地理解神秘如谜的爱情的形成机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