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是错过了

 黎荔专辑 2021-12-17
还是错过了
黎荔


发现从古至今,中国人的植物学著作都有一大特点,不是第一句,就是最后一句,一定会有一条注释:“可食”,或“不可食”。“民以食为天”,对于中国人来说,“吃”这件事,可能是点亮日常生活最简单的方式。中国人的吃,讲究的是应时而食。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的衣食农事皆是依照季节气候而作,例如谚语“立夏栽棉花,谷雨种甘蔗”;“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所以古代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以节气时间为序,不像现在,因为大棚培植、基因改良,瓜果蔬菜可以跨越季节、地域而种植,能够不分四季的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古人认为,顺应天时,应时而食,是对大自然规律的一种遵循、敬畏,也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保养。春天吃芽、夏天吃瓜、秋天吃果、冬天吃根。春天就是要有野菜的鲜嫩清香,夏天的滋味中缺不了冰镇西瓜的香甜,秋天的大闸蟹最是膏黄丰腴,还有一筐筐新采的橙黄橘绿,冬天的羊肉滋补暖心,还有从秋叶落尽的大地上掘回来的根茎——土豆、山芋、山药、红薯。天地万物皆有本源,为真,为善,为净,为美,当令而食,是与天地同流,是与自然共振。时节就像是翻书,翻过一页就是一季,错过了,就没有应时应季的好物。错过了时令,就无法汲取自然最为纯粹的能量了。


 
不过,谁又能做到与自然精准同频呢?总有那枝头错过的一枚秋果——熟透烂掉了,总有那竹林错过的一根春笋——一夜长高了,总有那光阴里最好的东西,悄悄从马蹄下溜走了。一转眼,老了;一转眼,没了。总有我们错过的时令花期,总有我们辜负的岁序美意。
 
说起来每个季节都急急匆匆的,其中,春天尤其急性子。稍微错过一秒花就乱开了。都要掐着每一寸光阴来过春天,那些花儿,每一秒的样子都不一样。每年春天,我都要在春花下发呆,因为舍不得这奢侈的好时光。只要一有时间就紧紧盯着春花看,怕错过了她们一生最美最短暂的时光!春天、爱情、青春,这些稍纵即逝的好事物,为什么总让人那么心疼?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因为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人生所有的经历都可以用“错过”二字来定义吧?有时候,人生,它有如深夜最后一班公共汽车,绝尘而去,我们是错过了末班车的人,再怎么追都没有用。某些话,错过了当初的年纪,就失去了开口说出的勇气,某些人,错过了相爱的年纪,就没有了再次拥抱的权力。世事无常正是世事之常,又有什么能挽回这一切?
 
我们究竟错过了哪些原本可能拥有的人生呢?与安常处顺的古人相比,今天的人更加患得患失。现代人类已经患上“错过恐惧症”,总是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虽然手中的选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选了之后又很难全心全意对待。我们就像是在一个充满机会的森林里梦游,由于选择太多,反而不知道该做什么,我们想在一个地方安定下来,同时不错过别处的所有一切——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想想我们错过了多少春天?不是所有的春天,是逝去的某个生动的春天。连春天都错过了,还有什么没错过?今年春天,被疫情锁在家里,我错过了交大樱花的飞花吹雪,错过了从花瓣滑落泥土的那颗露水,而那颗露水钻入泥土,已永不再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