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除夕之夜注定很难入睡,电视机里的春晚流光溢彩、热闹喧腾,屋外此起彼伏、前仆后继的鞭炮声,好像一直能持续到大天亮,想到第二天还有更好吃的、好玩的,逛庙会、走亲戚、舞狮舞龙、长辈发红包,人被刺激得这么兴奋,怎么可能睡得着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晚上吃得太多了,肚子胀得难受——当然那份难受,又是可以承受的,也甘愿去承受,这毕竟是一年到头最丰盛的、一家大小团团圆圆坐满一桌的一顿饭。除夕的设定,之所以要守岁,也许因为,所有人类的狂欢活动都必须有着从白天到入夜,甚至通宵达旦的设定,这些活动无一不是欢歌宴饮、奢靡破费、对抗睡眠。人们把一年来储存的精力和金钱都用上了,向夜晚宣战、拒绝睡觉、流连沉迷于这难得的好时光。除夕之夜,是旧的一年的尽头,是新的一岁的开端。日子还是这个日子,但因为要过年了,所以,桌椅都擦拭干净了,地板重新拖过了,角角落落的灰尘,都打扫过了,水果洗净,红红绿绿装在果盘里,各式糖果糕点也都备齐了,门上的春联都贴上了,一对红灯笼高高挂起,大红福字也贴上了,看着像是住进了一幢新房子,一切都是簇新的,欢欢喜喜的,你对明天又生出了无穷的信心。 生活和时间本没有阶段性,它们以一种游离的、漫无目的的方式存在,然而,我们因各种理由人为地给予了它们开始与结束。一段时间和一段生活的概念,节日是最重要的一种划分符号。除夕,除旧布新的晚上,划分开两个实质上并不存在的年头。除夕之夜,相比于大年初一,其意义更多是对昔日一切经历的回顾、吸收、交融与谐合。年年此夕,在满目的红色吉祥中,在亲人们的团圆欢宴中,像是把过去一年的心酸与感动又用浓缩闪回的方式走了一遍,经这么一走,终于可以搁浅了,终于可以热气腾腾地开始一段崭新的人生篇章了。小时候,年里有喜庆有盼望有家人的暖意,还有新衣裳。长大后,春节还是那么讨喜,年还是那么朴厚。我们需要至少一年一次为自己的生活铺陈上这年节的氛围和味道,在最朴实、最原生态的生活情趣中,安放一下这颗心,让它得到保养和维护,然后,喜滋滋的过下去。春节的韵律是杂乱无章的,有时甚至是百无聊赖的,但这仍是节日。即使身在其中的时候会偶然感受到闹心和烦乱,但这就是过年,这就是我们的有生之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