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句流行语:“年轻就是资本”,其实,如果不依靠父母的话,尚未工作的年轻人一穷二白的,哪有什么资本可言。除了体能好、包袱少,家庭和社会负担轻,与中、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最大的资本不过是时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年龄的消耗就意味着生命的减少,在拥有更充足的时间资源这一点上,年轻人毫无疑问是时间富翁。在浩浩荡荡向前延伸的时间面前,当一个人还很年轻的时候,他的人生貌似一切皆有可能,因为他有足够的试错成本,他有机会在走了弯路之后,还能做出对结果产生影响的改变。在我的理解中,“年轻就是资本”这句话,有些类似于无知者无畏。因为年轻,还不必担负起各种职责,所以也不必面对因此而来的失去。因为还不用被迫做出选择并得知自己将失去什么,所以也没有丧失感与匮乏感的产生。为什么年轻时的生活经常无忧无虑?因为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失去什么,当然,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这虽然会带来迷茫,但也让人自由,让人有想象空间,让人对世界充满希望和期待。在现实中,担负起职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选择的余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缩减。起初人很容易忽略这一事实,等到发现时一切都晚了。有一天回望17岁时的无忧无虑,你才意识到自己已经60岁了。此时人生留给你的已不是无穷分岔的花园小径,而是笔直地通往余生的天际线的,所剩不多的几条道路。 所谓“年轻就是资本”,是一切还没有开始的感觉。之所以觉得自己拥有资本,其实是眺望和想象着前方,可能诞生的无数个平行宇宙,乐观地觉得自己的人生可以有一个较大的“增量”。这个资本,其实是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并不是现实的资本,而是幻想的、等待转化的资本。青春期如同置身于小径分岔的花园里,不同的时间衍生交叉产生不同的未来,无数种人生可能性像迷宫一样交织杂乱地上演。然而,一场中考,一场高考,一次留学申请,人生第一份工作……就是一个岔路口,当一个年轻人走上一条特定的路,就失去了走向其它未来的可能性。青春期,我们都感受过身体的巨大改变和情绪的激烈波动,第一次直面人生的许多问题: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爱谁?为什么我在这里?我是谁?——这些问题通常都得不到解答。真实世界向年轻人掀开了帷幕的一角,他们看到了一个幽暗未明的茂密森林:世界向无数个方位展开,展示着巨大的多样性与可能性。可我们早晚总会明白,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17岁时觉得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只是因为其时还在准备阶段,人生的具体选择还没有摆在面前,无数个隐形的分岔路口在前方延伸,还不知道最终将通往什么样的终点?那时你无知者无畏,那时你对未来充满期待,那时你还是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的狂妄少年,在无限广阔的世界之海上还没有抛下自己的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领海。
|